一年一度高考大片再度上演

2014年06月09日12:44  新闻专栏  作者:新京报媒目  

  “高考——史诗级灾难鸿篇巨制,全国千万演员聚集,国家教育部巨资打造,六月七日上午九点全国同步上映。”正如网络热传的这幅调侃海报所写,一年一度的高考的确可比一部史诗级大片,近千万学子迎来的最重要时刻,全社会亦为之牵动。

  熟悉的新闻,熟悉的味道

  “考生赶考堵车,蜀黍警车护送;考生忘带准考证,蜀黍爱心快递;考生迟到被拒入场,家长求情无果后痛哭;家长施展各路神通护考,拦车封路,自组人墙;全民吐槽作文题,网友试写0分作文。”

  6月7日早晨8点,距离全国高考大戏上演还有一个小时,@中国之声的这条微博似乎已经把戏码说得一清二楚。

  “考生睡过头,交警紧急送考的新闻有了。”@江苏身边事先来报捷。

  上午8时30分许,成都一名女生因睡过头,自己向市交警七分局交警求助,民警接警后立刻用警摩将考生顺利送达考场。

  “小妹,你太淡定了吧?这还能睡过头?你妈妈也不叫醒你?” 网友@米瑞蓉的评论颇有喜感。

  考生睡过头每年都有已不再新奇,@深圳晚报报道了一条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这条微博也被@南方都市报评为“这可能是今年唯一没有预料到的高考新闻”:深圳梅林中学一位班主任睡过头,带着全班准考证堵在路上,幸好遇到执勤交警。班主任赶紧坐上交警摩托车抄小路狂奔总算赶上。

  高考日媒体集体温情

  《深圳晚报》6月6日的报纸头版直接用答题卡的形式“祝福考生”,《晶报》则用头版为投向考场的学子壮行:“你行!你一定行!”

  同样温情脉脉的还有前段时间备受争议的河南省郑州市西瓜办官方微博@西瓜办,这个“萌爆了”的账号提醒考生少吃西瓜,“西瓜含水量大,考生考试过程中要少吃西瓜,不能因尿频影响考试。”

  四川在线的一篇稿件可谓催人泪下。

  4月19日,四川温江一对母女晚饭后上街遛弯不幸遭遇车祸,母亲当场身亡,女儿吴双身受重伤。这位温江二中高三学生至今仍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即使在昏迷中仍惦记着高考”。6月7日,她坐着轮椅走进考场,希望在考试结束后第一时间见到自己的母亲。

  各家媒体不约而同选择在微博上直播高考进行时。

  学生场内考试,家长场外陪坐;人大附中铺红毯,老师列队送考生……@新京报多位记者发回前方图片,@南方都市报则祝愿考生旗开得胜:广州华附考点,10多名家长不约而同穿着旗袍来助威。“旗开得胜,喜庆,好运呀”。

  目睹高考之怪现状

  中新网的一组武汉高考现场图片被某网站新闻客户端以标题“武汉送考家长沿街烧黄纸跪拜”呈现,学生家长跪在“马到成功、蟾宫折桂”的横幅下面烧起黄纸为考生祈福,表情专注。

  这让“想上学时,没有了读书的机会”的@任志强看来,使“孔子难堪!”

  为了孩子,为了高考,一些家长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重庆晚报》报道,重庆某栋15层高的楼房电梯被停,只因一高考生家长认为电梯运行噪音大,影响孩子休息,遂向物管申请关停。96户业主因此爬楼,七八十岁的老人和几岁的小孩都觉得有点吃不消。

  在微博上,有人甚至把广场舞大妈和高考家长并称为“最不讲理的两大团队”。在兰州,城管对广场舞大妈进行劝解和执法,请她们在高考前把音乐关小,大妈不听劝阻,执法人员收走音响时遭到围攻,甚至发生冲突;在上海,广场舞大军和高考生家长矛盾日趋白热化,广场舞爱好者认为高考和他们无关,不会改变跳舞日程,至于影响不影响不是他们的问题,克服下即可。

  “城管、广场舞大妈、高考家长的对决终于要上演了吗?”诸如此类的新闻甚至让一些网友们有些幸灾乐祸,相比之下,以冷幽默著称的@作家崔成浩的判断更加发人深思:新闻说,孩子去参加高考了,有家长在高中门前下跪烧香放鞭烧纸,磕头驱邪祈祷保佑,家长越是什么都放不下,事事操心,孩子越是见事怕事,毫无胆量,即使上了大学,也难有出息。

  全民吐槽高考作文

  文如其人,文如其时。带有时代的印记的高考作文题向来备受关注,吐槽作文题,试写零分作文甚至成为微博段子手们的传统,“高考微作文”也和“高考进行时”同时被新浪推为热门话题。

  各地的高考作文曝光,给段子手们打满了鸡血。

  “老规矩,大北京的老规矩所知不多,但我#妈的规矩#多的像天上的繁星”。演员@王珞丹看到北京作文题目“老规矩”之后想到的是妈妈的规矩,“吃蘸酱菜,蘸了再吃,吃了不能再蘸;吃菜要从盘边开始;不可以抖腿;不可以穿低腰裤;从大人这离开到家必须报平安;不可以早恋,除非你认为早恋对象命够硬,不然老爹会开车与其刮蹭”。

  四川高考作文题目最早由@四川在线曝出,“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一主题被网友配以坐在轮椅上的X教授或科学家霍金的图片,喜感莫名;网友@剑神葡萄的段子获得近万转发:“这位考生,你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 “没问题你站起来做啥子呦?” “我正在写作文。”

  网友@鞭鞭少将发现,把作文题都串起来,是一段好暖的情话:没有什么不朽,我们终将生老病死。但我不想探究老规矩,只想带你走过那门那路那独木桥,穿越沙漠和自由,穷村落和茫茫山顶,在空谷数繁星,在窗边看霓虹。想如芯片一般永驻你心,做永久的房客,共谱一篇爱情剧本,记录点滴,让我不用站起便拥有这个世界。

  @西门不暗认为“高考作文出题,考验老师的整体能力”,四川的高考作文,就体现了老师缺乏人文关怀,对瘫痪的残疾人有严重歧视的嫌疑。而以梨花体闻名的诗人@赵丽华则从总体上分析高考作文命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堵死了青年人与现代诗歌之间唯一的一扇窗口,“本来教科书现代诗歌篇目就极端陈旧,再加上这要命的八个字,使几代人的诗歌审美仅停留在那些虚假虚饰高蹈空泛的诗歌上。”

  6月7日出版的《新京报》书评周刊梳理了高考作文的前世今生,写完胡适、丰子恺、陈寅恪、臧克家等人的作文轶事后,文章最末引用了一位评论者的感叹:“与这些简洁、精炼的试题相比,我们今天的考试还能让孩子领略到学习的快乐吗?与如今那些动辄长达十余页、似是而非的高考题目比照,究竟哪一种更接近我们教育的初衷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高考 作文题目 家长 考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