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分子都去哪儿了

2014年08月27日15:53  新闻专栏  作者:陶彦召  
“9.11”恐怖袭击是奥萨马·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所为。 “9.11”恐怖袭击是奥萨马·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所为。

  进入21世纪,生活在西方国家的人们一度认为,这将是一个恐怖主义盛行的时代。

  “9.11”事件无疑是这一认知的开端。2001年9月11日,包括纽约世贸中心、美国国防部在内的多处目标遭遇规模空前的恐怖袭击,近3000人罹难,震惊全世界。接下来的几年里,针对西方国家目标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相继发生——2002年10月12日,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遭遇炸弹袭击,共造成202人死亡,其中多数是来自西方国家的游客;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市郊铁路系统遭遇连环炸弹袭击,导致191人死亡;2005年7月7日,英国首都伦敦的地铁公交系统又遭连环炸弹袭击,共造成56人死亡。一时间,西方国家的人们谈“恐”色变,草木皆兵。

  众所周知,“9.11”恐怖袭击是奥萨马·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所为。巴厘岛恐怖袭击的凶手是东南亚恐怖组织“伊斯兰祈祷团”,该组织受到来自“基地”组织的资金支持。马德里连环爆炸案和伦敦地铁公交爆炸案的制造者都是伊斯兰极端分子,他们或许与“基地”组织没有直接联系,但毫无疑问深受其理念的影响。“基地”组织显然成了全球恐怖主义的领导者和精神支柱。

  西方反恐战争成效显著

  面对恐怖主义的严峻挑战和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做出的首要反应,即严厉打击“基地”组织。2001年10月7日,美、英等国开始对庇护“基地”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进行空袭,随后又支持塔利班政权的反对者发动地面进攻,短时间内便迫使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放弃阿富汗的大城市,进入逃亡状态。之后,美军以及美情报部门一直在阿富汗和毗邻的巴基斯坦大力追剿塔利班和“基地”成员。2011年5月2日,美军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城阿伯塔巴德展开突袭行动,击毙了藏匿在那里的本·拉登。

  本·拉登被击毙,固然是西方国家反恐行动的标志性事件。实际上,除本·拉登外,还有大批“基地”组织高级领导人和骨干成员在反恐战争中被清除,包括穆罕默德·阿提夫、伊亚斯·卡什米里、阿提亚·阿卜杜拉·拉赫曼、阿布·叶海亚·利比等人。对于外界来说,这些名字很陌生,但他们都是本·拉登的“左膀右臂”或潜在的继承人。“基地”组织的领导层已然遭到重创,侥幸存活的高层人物诸如扎瓦赫里等也都处于疲于奔命的逃亡状态,对全球恐怖活动的指挥能力大为下降。此外,“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的训练营等设施也遭到沉重打击,这削弱了其培训、输出恐怖分子的能力。

  对外进行反恐战争的同时,西方国家普遍在其国内采取了全新的反恐战略,全面强化本土安保措施。“9.11”恐怖袭击发生一个多月后,美国国会即通过了《爱国者法》,英国议会也分别于2001年、2005年和2006年出台相关反恐法案。这些法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赋予执法部门以更大权力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活动。一方面,这引起了西方国家部分民众的担忧,认为政府可能会借此干涉公民私人生活、侵蚀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新的反恐法案确实使得执法部门的反恐工作更有效率。据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统计,从“9.11”恐怖袭击到2013年7月,美国国内至少发生了60起恐怖袭击图谋,其中有53起在策划或早期实施阶段就被联邦调查局等执法部门挫败。另外,西方国家还在机场、港口、地铁等人员密集场所大力加强安保措施,这也降低了恐怖袭击发生的可能性。

  在内外合力之下,西方国家的反恐战争成效显著。自2005年伦敦地铁公交爆炸案至今,西方国家再也没有发生过由伊斯兰极端分子实施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不仅如此,全球范围内的恐怖袭击事件也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数据,全世界在2007年共出现14415次恐怖袭击,到2010年减少为11641次,2011年更减少为10283次。然而,2011年底美军撤离伊拉克之后,伊拉克国内冲突加剧,使得全球恐怖袭击的数据止跌上扬。

  政治转型国家更易滋生恐怖主义

  不过,尽管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国际恐怖主义已遭到了沉重打击,但恐怖活动对西方国家的威胁还远未消除。最近,一名美国记者被占据伊拉克、叙利亚部分地区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所“斩首”,让西方国家民众再次感到震惊。

  目前,在阿富汗、巴基斯坦残喘的“基地”组织核心似乎已经失去了全球恐怖主义的领袖地位。“基地”分支机构所在的也门、索马里等地,以及“伊斯兰国”(ISIS)所活动的伊拉克、叙利亚正在成为新的国际恐怖分子的大分营。尤其是“伊斯兰国”这个曾经效忠于“基地”的恐怖组织,原本只醉心于在伊拉克、叙利亚攻城略地、建立“国家”,近来却越来越多地发出了要对西方国家目标实施袭击的威胁。大批伊斯兰“圣战者”,甚至包括一些西方国家的公民,投奔到该组织的旗下。目前,尚不知美国奥巴马政府会不会借鉴其前任打击“基地”组织的经验,来消除“伊斯兰国”这个恐怖组织的威胁。

  不难发现,政局动荡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成为恐怖分子横行的天堂。而这些国家,诸如巴基斯坦、也门、伊拉克、叙利亚,无一不是处于极权统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时期。相比之下,极权统治国家和民主国家都不会频繁出现恐怖袭击事件。这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处于政治转型时期的国家,更容易滋生恐怖主义,特别是当这些国家受到伊斯兰极端势力影响时。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恐怖袭击 基地 塔利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