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是官话
曾经公务员要涨工资的坊间消息,终于成了现实。不少公务员朋友刚刚拿到涨薪后的第一笔工资,为此官话君特地采访了其中的几位,请他们自己说说这外界议论纷纷的涨工资,究竟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徐童鞋(安徽宿州乡镇公务员)
说实话,除了看新闻知道自己“涨工资”了之外,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收获。我参加工作不满三年,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都处于最低的级别,看数目,应该是涨了500多,但是,每个月还要扣去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400多,这样算来,自己的工资才算涨了几十块钱。而我宁愿不要这几十块钱,当初大学毕业的时候,放弃大城市的高薪职位,远离繁华、远离师友回到家乡,为的就是公务员稳定、养老不愁这一点。每当和同学聊天,他们说起缴纳“五险一金”云云,我总会有种不可言说的自豪感:“我是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保险!”可是,现在连仅有的这点自豪感也消失殆尽。
现在,我经常会思索自己的工作现状:每天忙忙碌碌像个陀螺一样,做不完的工作。可是,仔细审视,这些工作很大一部分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会有不同的领导、不同的年长的同事把工作压给自己。年轻人多做点事情无可厚非,但是日复一日做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作确实让人头疼,大学里所学的专业在基层无用武之地,只能日渐荒废。
我时常羡慕在企业工作的年轻人,因为他们干的好都是自己的,当上主管也罢,当上经理也罢,那是对他们价值的认可,对他们作为一个劳动者的基本尊重。可是,我却感受不到这些。因为做得再多、做得再好,都是领导的。我一上班,赶上八项规定出台,从来没有见过加班费长什么样。在基层工作,上班模式是白加黑、五加二,也不知道正常休息是什么样。我相信,每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都幻想着自己能够穿着白衬衫、一步裙、高跟鞋出入在高档写字楼里,捧着咖啡,对着电脑,拥有自己的格子间,朝九晚五的过着规律的生活。可是,看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简直就是灾难,我觉得自己都已麻木,麻木到无法用语言形容自己的处境。
如今,公务员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可能退出机制也会越来越健全吧。我想,也许过不了多久,我就会辞职吧!
郭建强(河南省南乐县民政局公务员)
我1991年参加工作,原始学历中专,目前工资约2300元。我认为,现在公务员的工资不低。农民工外出打工,一个月4、5千元,比公务员高,但是公务员每月只工作22.5天,每天7.5小时,每小时合13.6元,退休后还有工资。农民工一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每月工作30天,合每小时15元,与公务员基本持平。而农民工比公务员要辛苦的多,还没有养老、医疗。我们本地的一些企业用工,工资也就是2000多元,要比公务员辛苦。
公务员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听话就行,所以说,按投入产出比计算,公务员工资并不低。再者,公务员涨工资的钱从哪儿来?如果央行多印点儿钞票给公务员涨工资,只能推动新一轮的价格上涨。近几次涨工资,每次都带来房价和物价的上涨。把给公务员涨工资的钱,用到基层教育上,让山区的儿童都能在家门口读书,多给基层教师涨点儿。用到医疗上,让老百姓看病再便宜点儿,方便点儿。
李咸温(咸阳市渭城区公务员)
这次公务员涨工资,我算了算能涨四百多,总括工资、津贴两项每月收入接近五千元。在我们这样的中等城市,这个收入不敢称高,但绝不能称低。要补充的是,我工龄近40年,科级职龄20多年,文革后第一届大学毕业。所以拿这样不低的收入没有什么不适感。
作为资深公务员,说到涨工资真是感慨万千。我与太太,一在企业一在机关,但太太工资一直高于我。直到2006年公务员工资改革,实行职级工资,收入终于超过太太,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
好多人总这样反驳:公务员不能看工资,有灰色收入,甚至贪腐。对此我要理直气壮地回答:绝大多数公务员没有灰色收入,不贪不腐。这道理很简单,贪腐也罢,灰色收入也罢,必须以拥有权力为前提。不论管钱管人还是管事,只要有决定权,在现有体制下确实有极大的贪腐可能。但这种决定、支配的权力可能落到每一位公务员手里么?比如官员升迁、资金划拨、项目建设,哪一项是普通的公务员能左右的。你左右、决定不了,谁会把钱塞你口袋?
但作为公务员也不是一无是处。一是收入稳定也不低;二是有地位有名头,虽然虚也满足虚荣心;三是工作强度不大;四是接触面广,人熟好办事;五是面向实际,对中国状况看得更清;六是能吃几口不要钱酒席、坐几回不要钱公车——八项规定前还有,现在不行了。
肖生(深圳公务员)
深圳的许宗衡市长出事以后,至少一部分公务员都感到很惋惜,因为许宗衡还算有作为。在他任内,地铁建设速度、大运会筹备、公务员涨工资都深得人心。不知道是不是矫枉必须过正的缘故,之后的市领导,大都有意无意地奉行了“垂拱而治”的信条,以至于深圳市的公务员大约有十年没有再涨过工资。各位在体制外工作的市民可以想想,假若你在一家企业工作了十年,仍然不涨工资,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物价指数蹭蹭地往上窜,可是工资十年不变,实际购买力毫无疑问是下降了。
这种现实,深圳市领导其实是了然于胸的。2014年借着公车改革的春风,给公务员加发了车补,用主持改革者的话来说,就是“变相为大家涨工资”。然而,身为改革开放窗口,本来应该得风气之先的深圳,较之省内外一些城市,步子还是慢了,人家已经享受了好几年的待遇,深圳姗姗来迟。可以欣慰的是,迟到总比没有强。但令人郁闷的是,深圳车改刚结束不久,中央政府也有动作了。中央政府给出的车补指导数额,没有深圳地方政府给出的力度大。所以,车补这个蛋糕,还没吃几天,就要严重缩水了。
八项规定出台以后,隐形的灰色的福利统统没有了,就连属于正常福利的过生日的蛋糕券也人间蒸发了。公务员收入缩水,工作却并不缩水,甚至还增加了不少。公务员这个行当,是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了。坊间流传说,深圳市已经有不少有一技之长的处级干部准备辞职,因为人数太多,组织部竟然放出话了“需要排队”。要说到最近中央这次人均300块的涨工资,至少深圳这边在我这个部门这个层级没有感受到。相反,我8月份的工资倒比7月份的少了400多。原因是,之前一部分补贴无需交税,现在说要涨工资,工资没见涨,需要交的税款倒是先长了。这个涨工资,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据说”罢了。
菜刀散人(西安税务工作者)
恰好工资刚发,热腾腾的毛爷爷容我细细数来。
说到工资具体构成,我是头大的。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朋友之间喜欢聚,很多在企业工作的大学同学晒工资条,条目比较清楚。回到单位,我去财务室找工资条,结果会计递过来一份工资表,A3纸打印,密密麻麻,条目很多,条目下面的数字却不大。原来我们也是有工资条的,就是没有剪下来发给大家而已。关于这些条目,尽管后来几年我也查过几次,但依然还是记得不大清晰,只知道基本工资=职务工资+职级工资,其他的大概可以用绩效津贴来概括,像其中类似肉食补贴(5元/月)的细项,至今想不起来几个。
大致数字,八项规定前是4000出头,之后就3800了。我是科员,职级和职务工资都是最低的(应该也是公务员队伍中数量最多的群体了),加起来就是基本工资,一共好像1200多。
在经历几次津补贴规范后,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那些不惑之年的同事,特别是年过四十、又无其他收入来源的一般干部。对于我而言,影响也是有的,工作和生活所在的县城,房价已经到了4500,房贷每月固定支出2000大洋。一半的工资基本按月交给银行,消费能力非常有限。除去水电物业、通勤通讯和人情往来,手头所剩基本为零。加班是常有的事儿,但八项规定后,加班费不让发了,有的单位和科室还可以调休,像我们办公室的同志,基本上告别了调休这个词儿。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大家对我们的印象是这样的:税务系统,好单位,美差,工作不累待遇高;或者是油水多,肥差,灰色收入高。
关于工资,看法还是有一些的。一是基本工资标准十年不变的问题。现行的工资,仍然按照2005年的标准发放,十年未涨的基本工资标准,和十年不断上扬的房价物价相比,就显得有些落后了。说好的动态调整、两年一涨呢?二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初期,国企经过改制,逐渐打破了“大锅饭”的情况,而在国家机关内部,人员工资分配的“大锅饭”至今依然未得到很好解决,干与不干和干多干少在工资分配上都一样。三是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同样的系统,还是原来的内容,还是熟悉的业务,从县城换到市区,工资马上蹭蹭往上窜。全国各地情况不同这可以理解,各省的工资差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同一个市,有的只隔了一条河一条街,有的甚至在一座楼里办公,依然相差几千块,这就让人不得不思考同工同酬的问题了。
对了,我上边谈的这些都比较敏感,就不具真实姓名和具体单位了,拜托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