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重病家长以死相逼孩子上大学,错了吗?

2015年09月09日09:47  新闻专栏  作者:曾雅娴  
患重病家长以死相逼孩子上大学,错了吗? 患重病家长以死相逼孩子上大学,错了吗?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曾雅娴

  开学季有些沉重,“父母以死相逼,寒门兄妹学子跪别父母返校”“下辈子不做穷人家孩子”两则热门新闻都是在讲同一件事,那就是——贫穷生活带来的压力让家长和孩子百般无奈,前面一则是父母深信只要孩子好好上大学,总有一天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不惜用死来逼孩子去完成学业。第二则新闻与与第一则新闻的强烈对比,是一个17岁孩子过怕了贫寒的生活,甚至产生了自杀的想法,虽然孩子已经找回,但谁能保证这个孩子身心会健康发展?甚至还会不会有下一次自杀的行为?

  一方面是物质上穷,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对穷人的态度,所以有人可以仿佛正义地说身患重病家长以死相逼孩子上大学的行为是观念陈旧,孩子答应去上学是愚孝,说十七岁小孩下辈子不做穷人的孩子是不够坚强,是很不懂事。

  但是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选择过一贫如洗,过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呢?在这两个新闻事件中,我们都不该去指责孩子的父母,即使文化脱贫改变命运仅仅是父母的美好心愿,我们应该肯定这对父母对孩子报以必须上学的态度并没有错。

  有钱人家的孩子择校范围广,甚至出国镀金随便玩回来创业找工作,都有现成的一桶金或人脉安排好,而对这个原本改变命运机会就不多的贫穷家庭来说,几乎就是单项选择——他们希望孩子紧紧抓住这个上大学的机会,即使学校里的所获得的成就对于将来在社会上的成功有多重要还颇有争议是个问号,但不可否认这是父母所能看到对孩子有用的唯一出路。他们除了以死相逼有点夸张外,非要孩子去读书并没有错!

  贫富分化,我们的社会不公平确实是存在的大部分人都以金钱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而贫困生相对那些要什么有什么的学生来说,是安静的沉默的,这不是天生的性格内向,而是因为不能拥有更多的怯怯和自卑。

  “钱壮熊人胆”、“财大气粗”不是没有道理的,当有钱人家的孩子假期忙着游山玩水,贫穷人家的孩子却正在为下学期的学费犯愁,帮父母打下手,做零工。这就像员工在老板面前只能低三下四一样。除非你够有钱够胆量,可以辞职不要这份工作,否则要讨生活的你只有小心翼翼看老板的脸色。所以不要说比尔盖茨多牛逼,他的第一桶金也是靠他富裕的家庭赚来的。有钱人为什么胆子大不怕亏本敢投资,因为他不在乎他资源多他起点高,而穷人即使是有能力因为缺少相应的胆量与机会,在获得财富的路上也总是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甚至还需要靠一些运气才能过上稍微体面的生活。

  所以贫穷的人在现实面前就少了从容的底气,甚至自卑,像那个十七岁就说出“下辈子不要当穷人”这番话的孩子。你以为贫穷是可怕仅仅是物质上的困窘吗?

  不,那种对于人精神上的压力才是真正可怕,许多网友说贫穷不要紧,可以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我相信说这些话的网友一定没有亲自体验过贫穷,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当你要为一个孩子的学费,病人的一笔医药费急的跳楼的时候,一分钱是真的会难倒英雄汉的。贫穷会让人忧伤,这种忧伤好的会化成动力,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会更早熟懂事,把心思放在学习与工作上,以通过尽可能的能力换来更好的生活。贫穷还会带来自卑,对周遭的一切充满怀疑,自尊心易碎,甚至因为缺少关爱而不明事理,父母也许目不识丁并不懂教他做人道理,所以他不会感恩,反过来会指责父母无能不能给自己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教育资源不能绝对公平的社会,在学费生活费越发昂贵的今天,孩子的父母未必不明白学历并没有那么值钱,毕业后也未必就可以一帆丰顺挤进城里过好生活,可是他们并没有更多的的选择。上学也不过是无路可走之下一条尚且能给人与一点光明的路途。而那个十七岁的孩子,也未必不知道父母的艰难,只是当他紧拽着两百元生活费省吃俭用时却看到那些可以随意挥霍零花钱的孩子时,想跟那些不缺吃喝的城里孩子一样可以用新款手机,穿潮牌衣服。会心生羡慕会甚至心里有落差也很正常。

  没有人不想过体面的生活,那些贫穷带来的忧伤,几乎是底层个体生命无法轻易扭转的命运,我们若只能旁观,仅仅用道德之高点去批判他们的无奈是多么不负责,甚至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原标题:没有人不想过体面的生活)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以死相逼 穷人 教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