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致贫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不幸

2015年09月09日09:06  新闻专栏  作者:王传涛  
很多农村底层家庭却认为“教育致贫”是一种幸福 很多农村底层家庭却认为“教育致贫”是一种幸福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王传涛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底层孩子们阶层再生产发生的日常机制及策略干预研究》发布。该研究微观揭秘了底层社会中日益严峻的身份性分层:教育的竞争性消费。研究显示,乡村底层家庭从内心也希望让子女能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家长们相互攀比,导致孩子进县城读书的家庭重心就越来越下移到农村。这也导致了“教育致贫”现象的出现,但多数农村底层家庭却认为“教育致贫”是一种幸福,“有出息”、“有面子”。(9月7日《中国青年报》)

  听惯了“教育致富”和“扶贫就是扶教育”,乍一看“教育致贫”,还以为作者是打错了字,或是自己看错了字。揉揉眼睛再看,确实没有看错,就是“教育致贫”。细细读罢报道,并反观自己周边的现象,就会发现我国确实存在大量的“教育致贫”现象。

  “教育致贫”还有许多的具体特征。比如,农村学生大量流失而导致出现的“空心学校”。比如,在一些县城里靠近学校的小区,房价和租金已经涨到了地级市的水平;再比如,为了孩子能够解决上学问题,农村里的大量年轻父母在城里选择租房子、买房子,拼了命赚钱……应该说,对照于“教育致富”的长期性、缓慢性,“教育致贫”的直接性、直观性,更能触目惊心,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关于“教育致贫”的原因,笔者并不同意该新闻作者的说法——家长攀比。窃以为,家长攀比,只是一个直接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导致了基础教育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有了天壤之别。农村的学校,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村学校,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塑胶操场,没有实验室,没有音体美的老师,也没有校车,有的上学还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相对而言,城里的学校就会优越许多。

  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左右下,家长们勒紧腰带也要让孩子去城里上学,出现这种“痛苦的幸福”就很容易理解了。这说明,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存在严重差异,架空了所谓的“就近入学”,甚至让“就近入学”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身份歧视、地域歧视,即,同样是需要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同样被比作祖国的花朵,有的人一出生就可以赢在起跑线上,有的人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其实,早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已经明确了这样的任务——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5年,城乡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近几年城乡教育资源更是有了更加明显的“马太效应”,好的愈好,而差的则愈差。

  本质上讲,“教育致贫”和“看病返贫”之类的民生问题是一类问题。它反映的是,当下我国对于教育、医疗这些基本的民生事项,解决的并不尽如人数。虽然说,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大潮之中,城乡教育资源也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并且,这还是个非常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但是,教育公平是最大的社会公平,政府对于平均城乡、东西部的教育资源工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教育 致贫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