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围观群众,我真羡慕你们被黑

2015年11月24日09:44  新闻专栏  作者:新闻传播学研   
作为围观群众,我真羡慕你们被黑 作为围观群众,我真羡慕你们被黑

  文/马婉莹

  今天(23日)早上在曹林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更新了一篇文章《雪夜妄评中国各大新闻系毕业生的气质》,曹老在文章里列举了复旦人大北大清华华科中传中大等新闻高校,将各大院校的新闻系毕业生的风采作了一一点评。仔细看了这篇文章,曹老除了华科和清华没有出现批评的观点,其他的高校都被曹老“黑”了一遍。

  比如曹老在文章里赞扬复旦新闻毕业生有情怀、有趣、有才华之后,笔锋一转点出复旦新闻有时比较圈子化;在赞扬人大新闻毕业生专业,深刻之外,还指出他们有时太循规蹈矩,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才华。唯一被曹老狠批的学校就是中传了。曹老借助北广毕业生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说中传浮躁、功利、不读书。他们虚荣,但是才华撑不起这种虚荣,他们肤浅,有光鲜的开始却没有厚积薄发的后劲。

  这篇文章得到了大量的传播,北大清华中传的学生和毕业生纷纷在评论留言,证明自己的母校并不存在文章中所提到的那些不好的品质,一场撕比大战立刻开始上演。浏览着这些评论,看着各种观点冒出来,我不得不感叹一句:真羡慕啊。

  我并不是这些高等学府新闻系的学生,所以我只能当一个围观群众。当我第一遍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有一点小小的窃喜,原来中国最高等学府的新闻系毕业生也不过如此嘛,甚至也可以是钱理群笔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这样想想,自己好像也没有多糟糕。但是看完第二遍的时候,我疑惑了:为什么是他们这些名校被黑,而不是我们这种普通学校被黑?按照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名校毕业生自然比我们这些普通学校毕业生要优秀,他们都存在这种问题,难道我们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吗?显然不是这个道理。

  于是,我给这样的现象找了一句合理的话进行解释:有争议才有价值。尽管文章提及了名校们的各种短板,但是还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毕业生依旧是我们新闻发展的主力军。在新闻行业,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他们的毕业生都分散在这些行业里努力的做新闻,努力的做传媒,这些高校也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一批又一批新闻传播类人才。在我们眼里都已经那么优秀了,曹老为什么要还批评他们呢?我觉得是因为他们还值得批评,他们还拥有被批评的价值。

  西方有一句名言:“受益于忠告,比提供忠告需要更大的智慧。”。曹老在媒体呆了十多年,每年在数十所高校进行讲座,指导过无数新闻人训练营,他能写出这篇文章,肯定也有一定把握,不能单纯的用“贴标签”这三个词简单的概括他的观点。曹老愿意花时间点出这些名校新闻系毕业生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些学校的新闻毕业生对他而言并不是简单的过客。他们在曹老的眼中也许就像一个不断成长的孩子一样,需要有人不断地提醒他们不要犯错,不要走错了路。虽然没有什么人喜欢批评。但是,要明白批评意见里摸含的丰厚价值,从批评意见中体会到对这些学校的信任、希望和期待。从这个角度而言,不要扭曲别人的善意,不要把别人的批评意见看成是对这些名校的攻击和污辱。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到一点悲凉。这些上榜被批的都是名校,普通学校连被批的资格也没有。所以有朋友在朋友圈写道:事实证明,只有名校才有被黑的资格,我等非985,谁care 。所以,作为一个围观群众,我真羡慕你们被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新闻系 曹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