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台故意压低温度是否真的存在?

2013年07月11日13:33  新闻专栏  作者:宋英杰  

  每到盛夏季节,都会有“天气预报故意压低温度”的质疑。

  缘由是:气象台如果预报了气温超过35摄氏度或40摄氏度,就会涉及高温补贴或高温假的问题。于是天气预报按照“要求”,会刻意地对气温进行“维稳”,尽可能地对高温进行瞒报。

  其实气象局(台)是最想说真话的部门,只可惜有时说不太准。如果由于科学局限,没有报准,那是能力问题;如果故意压低、刻意瞒报,那便是尽可唾弃的品德问题了!

  为什么气象台预报说气温只有三十几度,可是柏油马路都快被烤化了,石头上都可以煎鸡蛋了呢?

  这是气温与地面温度之间的差异。

  所谓气温,是指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气温,是百叶箱中观测到的温度,离地1.5米,通风、草坪上、避免地面阳光直射。这样观测,才能剔除地表(下垫面)差异对温度造成的巨大影响,比较真实体现大气的温度状况。这是全球统一的观测标准,具有地域代表性、观测连续性和全球可比对,是国际惯例,而非中国特色。而且气温观测是全球信息共享并且目前大多已在实现自动观测和上传,在气温观测上作手脚,岂不是国际玩笑?

  尽管某地具有代表性的气温值是三十几度,但该地的地面温度却千差万别,树荫下、草坪上、水面、水泥路面温度可以相差几十度,讨论“明天北京多少度”这个问题便变得很复杂,很难一言以蔽之。“火洲”吐鲁番,气温四十几度时,沙丘表面的温度可高达八九十度。

  气温具有(地域)的代表性和连续性,“明天北京多少度?”“石家庄今年比去年还热!”

  气温具有(地域之间)的可比对,“明天重庆和武汉哪个温度更高?”

  一般来说,夏季地面温度高于气温,冬季地面温度低于气温。

  气象台会不会在气温预报上刻意压低呢?

  首先,天气预报的预报结论是预报员负责制,不需要行政领导审批,气象台有尽量客观描述天气的职责,没有刻意隐瞒的义务。“天”职所系,岂可瞒“天”过海?再者,在预报上若有对气温进行系统性的压低,全球内行人岂能等闲视之?

  我可以说,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没有遇到过预报中对气温刻意压低,对高温瞒报的现象。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气象台,这是多么令人不齿的行径啊!!

  在最高气温的预报上,有没有报低的情况?

  有,另外还有报高了的情况。

  个人而言,报低的情况,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三种情形:(1)本地该年尚未出现(或常年极少出现)35度以上高温,但基于气温攀升的趋势,报出34度,结果低于实况。(2)春季迅猛回暖时节,对气温飙升估计不足,结果显著低于实况。(3)认为云量可能较多甚至可能出现降水,结果响晴,气温实况显著高于预报。

  就近年来全国各地气象台的预报能力而言,气温预报的准确性在显著提升:

  以24小时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的全国平均水平为例,

  显然,最近六年来,24小时气温预报的准确率提升了10%。从中也可以看出,白天的气温比夜晚的气温更难以预报,存在预报上的“本底”难度。

  另外,对于极端性炎热天气的预报难度在于,某地创纪录或接近极端纪录的高温天气,对于当地而言,是气候上的小概率事件,预报对于小概率事件的把握能力相对会差一些。

  以北京为例,平均每年都会出现五六天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但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北京只有4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极端纪录是1999年7月24日的41.9摄氏度,其中50年代、70年代、80年代从未出现40度以上的酷热天气),预测北京气温超过40度的预报难度要高出很多(而在新疆吐鲁番,平均每年都会有一个月左右气温在40度以上,所以预测吐鲁番气温超过40摄氏度的难度显然比北京要低得多)。

  随着监测和预测能力的提升,人口密集以及具有典型性的下垫面的地面温度的监测和预报也会逐步建立,这样才能使天气预报更“接地气”,更接近人们最真切的感受,让误解越来越少。

文章关键词: 天气预报 压低 温度 质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