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航为乘客“特例”还是“惯例”?

2013年09月23日09:08  新闻专栏  作者:朱少华  

  9月15日,陈静正在杭州出差,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称她家中的女儿和婆婆出了车祸,女儿当场就走了。心急如焚的她急于从杭州赶回长沙,但等到她赶到机场时,已经错过了最后一班从杭州直飞长沙的班机。绝望无助之际,机场叫回了已经准备起飞的班机,重新搭上了陈静,让她能第一时间赶回长沙。(据9月22日钱江晚报)

  看到这样的一幕足实让人心里一热。在场人的眼里,飞机不同于其他交通工具,开弓没有回头箭。但为了一个家中出了塌天大祸的女子,情愿在即将起飞之时毅然返航,不惜付出天价成本。这样的行为不仅是一种感天动地义举,更是一种伟大的人性在闪光。机场可歌可泣,那一百多位毫无怨言的乘客更值得大书一笔。

  但是,在为机场这样的壮举竖指赞成之时,笔者也有一种疑问,这样的行为到底是机场的“特例”还是“惯例”?如果是“特例”,毫无疑问是可喜可嘉的。而如果是“惯例”,特别是为了一些明星大腕,一些达官贵人,机场都是可以返航或推迟时间起飞,甚至这样的行为已经成为“惯例”,那么这件事情的“伟大意义”又可另当别论了。

  笔者的疑问并不是空穴来风。就在这篇报道的开篇,记者就援引机场人员的话说:“而这一次,不是为了某个明星,也不因特权”。这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解释:飞机返航接迟到乘客,原来都是为了“某个明星”或“某个特权”,就是这次是为了“是因为一份母亲家逢意外时想要‘回家’的迫切之情”?

  有这样的猜疑更不是杞人忧天。在我们的社会里,飞机晚点是司空见惯的。和其他一些国家航空业比较起来,我们国家的航空准点率是最低的,而据《羊城晚报》今年8月6日报道,目前有些延误是因为飞机“插队”造成的,“载有政界官员、商界大亨以及民航业内领导的要客航班可以享受优先放行”。能“优先放行”当然也就能“返航等客”。而这是航空业内部的“潜规则”当然也就可以视为“惯例”了。

  因为乘客的特殊原因,飞机以人为本,返航或等待乘客,不仅合情合理值得赞扬甚至歌颂,乘客不仅不会有怨言,好会支持和理解。但如果飞机是因为金钱和特权形成了“惯例”,这样的延误不仅不值得同情,更是应该受到谴责和唾弃的。据悉,这次为了迟到的乘客返航,不仅是南航杭州站第一次,在萧山国际机场的历史上也不多见。在这里是“特例”,而在其他机场或航空企业呢?

文章关键词: 机场 乘客 返航 飞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