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情结如何解?

2013年10月13日11:54  新闻专栏  作者:王石川  

  ■ 王石川

  又到诺奖季。几年前流行一句颇“恶毒”的名言:每年福布斯名人榜一出来,中国非名人就集体仇富一次;每年诺贝尔奖一出来,中国学界和文坛就集体发癔症。那时候,莫言还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此,这话尽管粗俗,但还是颇为刺痛人心,又让人无可奈何。

  说中国人有诺奖情结,可从几个细节得到验证。一类是拉亲戚、攀关系。日前有几个新闻标题很醒目,比如《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系中国女婿》。10月7日,2013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揭晓,三名获奖者之一的斯坦福大学教授托马斯-C·苏德霍夫,其夫人、中科大校友陈路同样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曾在2005年荣获“麦克阿瑟天才奖”。这种新闻不仅把中国与诺奖得主扯上了关系,顺带还表扬了咱家有出息的女儿,实在高明!

  几年前,有过类似的事情: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分享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一些标题很醒目也有匠心,比如《钱学森堂侄获诺贝尔化学奖》。正所谓“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籍”,钱永健在纽约出生、新泽西长大,几乎不会说中文。

  还有一类是以“差点阔过”自居。鲁迅、老舍、沈从文等作家,并没有获过诺贝尔文学奖,但不妨碍一些国民拿他们说事,经常演绎的版本是颁给鲁迅,鲁迅拒绝了;本打算颁给老舍,但老舍投湖了;沈从文也也极有希望,但他辞世了——沈从文1988年5月辞世,距离当年诺贝尔奖评选揭晓仅剩几个月,诺贝尔文学奖只能颁给依然在世的当代作家。他们都没有获奖是不争事实,一而再、再而三地流露出一种差点获奖的遗憾劲儿、骄傲劲儿,显得自作多情,又一副小家子气。

  鲁迅说过:“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中国人该不该得诺奖,先放一边,所谓的“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确非虚言。因为,不少人希望中国人获得诺奖,往深里想的不多,大抵停留在“壮我中华威风”的层面。

  当然,获得诺奖,多多益善,证明国家的科技实力或文学能力,有何不可?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诺奖情结,如何解?

  日前,中科院院士黄维大胆预言:10年后的中国,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而非个案!预言一出,笑声一片。科技要发展,离不了一定的经费,但是,如果科研经费被一些人吃吃喝喝,甚至用来包二奶,又如何创新?如何出成果?可佐证的是,10月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对目前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感到很愤怒很痛心,十分错愕,并谈到有一个知名的环境领域专家和一个重要省份的科技厅长,都因科研经费出现了违法违纪问题。

  诺奖情结如何解?如果获奖就像探囊取物,国民屡见不鲜了,比如就像美国那样频繁获奖,我们的诺奖情结自然就化开了。但是,这谈何容易?

  长江商报

文章关键词: 诺奖 情结 诺贝尔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