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国的珠算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表示,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人们认识和了解珠算,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弘扬珠算文化的行列。据悉,直到上世纪90年代,珠算还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内容,但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珠算申遗成功,可喜可贺,说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恐不为过。珠算被喻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它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珠算被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至名归。
高兴之余,人们想到了怎样保护和弘扬珠算文化,这当然是好事,申遗的目的正在于此。不过,对于一些人呼吁“珠算重返课堂”,我却非常不以为然。珠算是个好东西,但并不是所有好东西都要进课堂;一些人的怀旧情绪可以理解,但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跟着怀旧。
无论珠算曾经多么重要,珠算文化多么辉煌,但必须承认,它已经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器普及,珠算失去了用武之地,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无数“曾经的好东西”都被无情淘汰,怀旧可以,但抱残守缺是可笑的。
比如,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铅字排版印刷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比珠算大得多,其“文化含量”也远甚于珠算,但随着电子排版技术广泛应用,铅字排版已无立足之地,难道我们还要不断培养熟练的排版工人,以保护和弘扬这项文化吗?
再比如,珠算虽被喻为“最古老的计算机”,但它并不是计算机,真正古老而笨重的计算机早已躺在博物馆里,供人们观赏和怀旧,恐怕没有人呼吁要开设一门课程,教孩子们怎样使用它。还比如,在那些已经实行机械化耕种地方,要想弘扬牛拉犁的传统农耕文化,显然是不可能的。
同样,珠算于本世纪初退出小学课堂,说到底是因为它作为一种计算工具已无多大实用价值。虽然它的文化价值尚在,但珠算的文化价值是依附于“工具价值”的,毕竟它首先是一种工具,然后才衍生为一种文化。
有人说,珠算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我觉得这并不能成为珠算重返课堂的理由。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的东西多得是,比如电脑游戏、魔术方块等,可为什么没让这些东西进入课堂呢?某样东西该不该成为一门课程,不仅要看它是否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更要看它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是否有用,恰恰在这一点上,珠算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好东西太多,我们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太多,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最好、最有用的东西进入课堂,其他好东西则让孩子根据兴趣自学,或者等长大后再学。
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减负”是主旋律,珠算重返课堂不是一个好主意,甚至是一个馊主意。传承珠算文化不应依赖于课堂,还得另想办法。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