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招考“都教授”,教授都知道自己想干啥吗?

2014年04月04日09:29  新闻专栏  作者:熊丙奇  

  “怎么帮《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和千颂伊回到另外的星球?”“王岐山和奥巴马都喜欢看《纸牌屋》,对此有什么看法?”近日,华工自主招生面试进行,面试试题引起家长、学生和教育界人士热议。不少家长对其中两道“热门电视剧”考题发出质疑:高三学生有时间看《来自星星的你》、《纸牌屋》吗?没看的话,怎么回答这道题?如此一来,面试的公平性如何保证?(广州日报4月2日)

  在笔者看来,自主招生面试,可以出与社会热点相关的题目,但是,面试考官要知道自己究竟想要考察考生什么,如果面试考官都不清楚出题的用意何在,这面试就会稀里糊涂。而遗憾的是,这样稀里糊涂的面试,在每年的自主招生中都会发生,表明我国自主招生必须提高招生的专业性以及面试考官的素质。

  对这两道来自热门电视剧的题目,家长质疑,是有道理的,你这是考学生是否看过电视剧,还是考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根据题目,学生如果没有看过电视剧,根本难以回答,这对没有看过电视剧的学生是不公平,而且,要学生回答这道题目,一定要看电视剧,这样的考试,是不利于考察出学生的真实能力与素质的。

  自主招生中可以有与社会热点相关的题目,但考察的重点,不在于对热点本身的了解,比如,知道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发生什么事件,而是告诉学生这一事件的大致经过,由学生对这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不要求学生详细了解热点,而是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避免因对某一话题不熟悉,而造成对学生评价的偏差。——不要把学生想象为超人,什么话题都必须熟悉,这就是对没有那么重学业压力的外国学  生也是过高的要求。

  这类似于语文考试中的材料作文,好的作文题,不是时政题、科技题,而是可以给学生提供言说、表达空间的题目,否则,这就不是语文考试,而成了其他科目考试了。法国高考的作文题,曾引起我国网友热议,而这些题目的共同特点是,给学生很大的思辨空间,不走热点路线,像文科,题目有 :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对于活体的科学认知是否可能?评述萨特《伦理学笔记》中的一段文字。学生可选其一回答。

  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近年来不断出雷题,这主要有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高校并没有想清楚究竟考察考生什么,以为学生能说出看某些电视剧,就是兴趣广泛,关注社会,紧跟潮流,但看不看某部电视剧,根本说明不了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到学生身上;二是一些面试考官,没有面试的经验,还是采取传统考试出偏难怪题,以考倒学生的方式。面试考察,用意在于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而这些根本不需要偏难怪的题目,这完全可从身边的一个熟知的现象说起,然后在一问一答中深入、展开。这样的面试,考生根本无法准备,因为一个开头之后,接下来的的话题走向谁都不知道,有经验的教授会把谈话引向深入,由此了解学生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国高校总希望自主招生能体现本校的特色,于是在笔试题目、面试题目上下工夫,而综观国外成熟的自主招生,有多少学校是自行举行笔试的?几乎所有名校在招收学生时,都认可统一的学业水平或学术能力水平测试成绩做申请依据,而不是自己搞一套。招生特色体现在对这一评价标准赋予的权重,以及和其他评价标准的综合使用上。在面试中,有多少面试官,出稀奇古怪的题目?更多的是,在校园开放日、模拟上课、教授与学生一对一交流中,还原学生的真实状态。

  要让自主招生走向完善,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并通过合理的程序设计和招生组织来落实这些认识。我国大学的自主招生必须推进两方面改革,一是真正建立“统一测试+自主招生”的模式,而不是实行目前这种先学校举行笔试、面试,给学生自招资格,再要求这些学生参加统一高考的方式,只有实行统一测试基础之上的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自主招生,才能转变学校的理念,真正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二是在学校中成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负责制订学校的招生标准,并监督职能部门执行,这才能使招生专业化,减少招生过程的随意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自主招生 都教授 高校招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