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公交车上女孩小朱低头玩手机,没有注意到身边站着的后上来的7旬老人,听到老人儿媳说老人有心脏病,她起身让座后嘟囔了一句“什么意思”,被对方老人及儿子儿媳3人暴打。这组冲突图片也迅速占据各媒体显著位置,引起热议。
近年来,因公交系统上让座而引发的“事件”不断,在社会上掀起了公交乘坐道德的讨论。按理说,公共交通进入国内非止一日,所谓的“公交道德”应当尽人皆知,实在是再粗浅不过的东西,何至于到现在还需要大讨论?在我看来,公交座位之争,与所谓“道理水准”、“个人素质”、“法律制约”并无太大的关系,其实,这其中只是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而已。
我所在的小城,在十年前,公交车只有四五条线路,但仍然乘者寥寥,以至于虽然路上通畅无比,公交车仍然开行缓慢——慢行多等人;而到了现在,公交线路已经发展到数十条,却几乎趟趟爆满。十年之间,需求恐怕涨数十倍,而公交乘坐的舒适度却下降了:车上挤,时间长。十年前,乘客对座位的需求并不旺盛,让座也不成问题;而现在,找座与让座,已经成为一大难题。
针对比较容易得到的物品,人们容易将它让给更需要的人;而针对稀奇物品,特别是自己也很需要的物品时,这个选择就比较有挑战性了。如今,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休息已经成为奢侈品,而城市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挤,使得在公交系统上待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生活“空闲”留在了公交系统上。在这种情形下,有一个座位作为“空闲”中属于自己的空间,实在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但是,目前座位的供给却严重不足,这样,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事实上,在公交车上,让座的道德与不让座的自由常常发生冲突,在于许多人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视他人。相对于法律问题而言,道德问题完全出于公众个人的看法和判断,要命的是,这种判断,特别是对当时情况的判断,往往与事实会有很大的偏差。法律问题的处理者都是法律专业人士,但还常常有无法厘清之处,何况是一群人自以为是的判断?
也许社会确实有“道德滑坡”,但公交上的冲突和道德没有太大关系;也许有人个人素质确实低下,但冲突经常发生在“高素质”人中;也许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但法律本来就无法去判断在公交系统上谁“最需要座位”。一个出来散心的退休老人与一个刚上完夜班的小伙子比起来,老人并非就一定站在道德的高点。根本的问题,还在于需求与供给间的巨大差距,以及生存压力挤占了太多人们的生活空间,这不是那一个个人的问题,无需对此痛心疾首。
我们常可发现,在公交系统上,一般都有广播提醒让座,甚至反反复复提醒,让一些不便让座的“年轻人”非常尴尬。由于座位的稀缺与社会生活复杂的情况,让座与否,应当是出于个人对自己身体状态进行的判断,提醒一次两次可以,却不宜进行特别强调。否则,这种“绑架”很容易使公交系统上面产生戾气——一方面广播反复提醒,另一方面是年轻人“熟视无睹”,一两年来因此而产生的冲突不少。
我一直认为,在公交系统上面,最高的道德是宽容之心、体恤之情,而宽容之心更显难能可贵。用最大的善意来理解不让座行为,其实让不让座,都是一件令人感到温馨的事。当供给与需求之间产生严重矛盾后,让不让座其实不是最大的问题,而是所有的乘客对公交系统上的其他所有人是否拥有宽容之心。
我一位朋友上班离家颇远,每日下班后,她总不在单位门前的公交站台候车,而是远行两站路到起点站赶车,为的就是在一天的辛苦工作后,能够找个座位不再增添新的疲劳,回到家后还得做家务,照顾老人孩子。这样的一个不让座的“年轻人”,又怎么好意思、怎么舍得去指责她“道德滑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