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的信仰

2014年04月08日15:14  新闻专栏  作者:单士兵  
《芙儿与诗诗》入选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3年度纪录片。 《芙儿与诗诗》入选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3年度纪录片。

  6岁多的山西小女孩诗诗信基督,5岁多的四川小女孩芙儿信佛教,她们在一部叫做《芙儿与诗诗》的纪录片中,让耶稣和释迦牟尼坐在一起聊天吃饭、情同手足。

  这部纪录片入选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3年度纪录片,最近,导演谢戎这样说,“我希望孩子有信仰,可以让孩子拥有敬畏之心,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因为人有所畏惧,所以才无所畏惧。”

  没有信仰或者信仰扭曲,那是很糟糕的事情。我们太多的成年人,活在价值溃散和精神扭曲之中,也因此走进太多的人生歧途,承受着太多的人性折磨。这样的迷乱与苦痛,不应该在下一代身上重演。呼喊着“信仰在风中飘扬”的成年人,不能再让我们的下一代不知道信仰的风往哪一个方向吹。

  作为一个父亲,我也一直努力试图在自己年幼的女儿心中植入笃定的信仰,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从而像鲁迅在《现在我们如何做父亲》中说得那样,“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宗教,当然是信仰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信仰又远远不止于宗教。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影视剧中,老一辈共产党人经常在斩钉截铁表白,“永远不会背叛共产主义这个神圣的信仰”。不止他们是话是这么说的,那些热血行动证明了信仰是多么有意义的东西。在我看来,信仰是一种价值,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固化的生活方式,能产生极其强大的精神驱动力。

  在一个文化价值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的年代,我们当然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像诗诗和芙儿那样,来信奉一种宗教,来开始自己的人生修行。我甚至想说,不止一起事件证明,一些家长硬性将自己孩子置于某种宗教环境中,不但没有提升生命的价值,甚至还制造出人性的悲剧。

  写过名著《孩子的精神生活》的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科尔斯也曾说,“将心理学和社会学转变成宗教式崇拜是令人沮丧的发展动向。坦白说,我认为正确面对这些问题是父母亲自己的责任,认识到其间的差别,分享其中的价值……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白中心是人生的意义。”

  问题是,现在很多家长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已经误入歧途。有的家长信仰金钱,有的家长追逐权利,更多家长信奉精致的利己主义。他们不是失去信仰,而且扭曲了信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不能让孩子建立真正有价值的信仰,比如,向往自由,追求独立,寻找自我,对世界万事万物,充满悲悯与大爱。

  “唯有你是救世主”、“到了天堂我们就会长翅膀会飞”、“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翅膀也会飞”,芙儿与诗诗说出这样的宗教话语,最终能在她们心中注入一个充满爱与美好的精神世界,我认为,仍然是取决家长爱的引导。所以,为了孩子的信仰,你不一定非要选择宗教,但是,你一定不能背离独立的文化。

  我最近就经常和女儿一起阅读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让她与那本书里同样在上三年级的安利柯对话,让她在书里书外的生活情境中,体会什么是善良、纯洁与爱。我也经常看到中国人到寺庙里带着孩子求神拜佛。不过,很多人是在祈求升官发财,简单点也是家人平安健康。事实上,佛教在很多中国人心中正在变味,沦为一种形式,或者是说工具。即便是面对更为纯粹的藏传佛教,很多人最多也不过是不图今生,而修来世罢了。没有原罪忏悔,没有心灵净化,没有大爱厚德,大言不讳称自己“心中有佛”,说到底,就是虚妄的信仰与文化的无知。

  在今天,当家庭成为孩子探寻人生意义的最重要场所,家长的文化存在,就是向孩子们传承信仰的基石。要想让我们孩子成为有信仰的人,懂得面对什么应该有所畏惧,什么时候应该无所畏惧,现在最关键的是,我们成年人必须拥有真正的独立精神,必须做到真正的思想自由,懂得梳理清楚什么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然后,面对发生在孩子周围的每一件事情,每一种情境,来做出独立判断,帮助孩子形成特定的观念意识与行为习惯。这其实就是文化,也就是信仰。

  为了孩子的信仰,我们必须追求自由。让我们不再苟且,而是独立;我们不再群盲,而要自醒;让我们不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否则,我们的未来一代,就一定会成为彼此的互害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芙儿与诗诗 宗教信仰 人生意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