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是一个咒语

2014年05月22日17:54  新闻专栏  作者:濠江客  

  中国人常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对一些无法把握、说了也未必能信的东西给出暧昧的答案。比如60年一个甲子,甲子真的是一个轮回吗?

  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年,转眼已是两个甲子的时间。这场战争之所以应该被纪念,实在是这场战争改变了几代中国人和日本人甚至亚洲人的命运。这场战争也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

  如果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那么,在经过了两个轮回之后,中日关系应该已经超脱了过往的各种纠结、平复了百年间的各种恩怨,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看看如今的中日关系,却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

  影视剧《甲午大海战》海报

  中日仍在历史中纠缠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久前说,今天中日两国的处境类似于一战前的英国和德国,双方要注意吸取教训。英国与德国在一战前贸易往来非常密切,但还是发生了战争。安倍在今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的表态,直接把中日两国拉回到100年前。

  如果安倍的说法只是回应此前中国外交官把日本称之为亚洲“伏地魔”的口水,那么对安倍暗指中国将是亚洲的希特勒德国也不必介意。

  中日两国去年以来不断上演各种加码的口水战。最高级别的,则是最近一个多月里,中日两国的最高领导人相继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点名批评对方,指责对方是东亚或者亚洲的威胁。争议主要是两点:历史认知与领土争议。

  如果我们把领土问题也看成是历史遗留问题,那么中日两国现在仍然纠缠不休的就是一个问题:历史。

  问题是,以安倍的逻辑,当前需要警醒的是中日将会发生冲突,虽然中日两国的贸易额2013年已达到3200亿美元,这是去年中俄贸易额的4倍。

  中日是不是会走上冲突的老路,目前尚未可知。但是120年前,中日之间的冲突,却是日本蓄谋已久、刻意为之的。日本正是由侵略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军国主义不归路的。

  日本因战争而起,又因战争而衰。战争的教训已经如此深刻,是不是日本人已经彻底反省和认知了呢?以今天看,很多人不满意。

  甲午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甲午战争,日本人称日清战争,是中国的灾难,也是日本的灾难。

  1894年的中国,正如晚清重臣李鸿章所言,是一个纸糊的房子,古老帝国不过虚有其表,经不起一场风雨欺凌。

  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后开始的洋务运动,重在外国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引进,促进了中国机械工业和民间资本的发展,但并未对中国政局发生重大的影响,对外开放停留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水平上,清庭对自己的制度文化仍然充满自信。

  而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政治经济改革,成为一个不断崛起的新兴大国,并开始效法欧洲列强,眼睛盯上了周边国家。在吞并琉球没有得到清朝的有效抵抗之后,又尝试进军朝鲜,展开与中国的近身争夺。

  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就是一个没落大国和一个新兴大国对于朝鲜控制权的争夺。这一场战争的胜败,只有时间问题,没有输赢问题。

  只不过,这一战将维系晚清大国形象的窗户纸彻底戳破。而日本则因此一战加速崛起。不仅获得了台湾作为第一个殖民地,还获得中国的巨额战争赃款。仅10年后,获得充足军费武装起来的日本又在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利益的战争中击败俄国,获得了中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并借机吞并了整个朝鲜半岛。

  日本在自己的近邻先后击败中俄两个大国,获得了几倍于本土的殖民地,这种不可持续的武力扩张模式,造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路径依赖,也导致了日本法西斯在二战中的最终覆灭。

  在战争中得到的,必将在战争中失去。这是多数战争的咒语。

  中日必须超越历史羁绊

  国运本无宿命,历史却会轮回。今天的中日关系,仍然面临着与两个甲子之前相同的紧张局面,这与一战之前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前,有何异同呢?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得到了当时的头号强国英国支持,后来又形成了日英同盟。而今天的日本所倚重的则是日美同盟,美国是今天的头号强国。与当时的英国相同,今天的美国貌似也正在走向衰落。

  不同的是,当年日本是正在升起的太阳,而今天的日本则已经在经济低迷中徘徊了20多年;反观中国,在最近30年实现了经济崛起,一举超过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最近的一份报告说,中国将在2014年底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安倍把今天的日中关系比作一战前的英德,是间接承认了,日本正如当年日渐衰落的大英帝国,而中国正在崛起为世界新的政治经济重心。

  但问题是,日本不是当年的英国,中国也不是当年的德国。中日国家实力的交替起伏,并不是注定要发生冲突的唯一原因。亚洲第一把金交椅的交接,可以是和平的,可以是共赢的。

  中日关系能不能突破“中日必有一战”的咒语,就在于能不能突破以非冲突手段实现国家利益和亚洲格局的再平衡。而这种突破的关键,是如何超越历史的羁绊,形成健康的、合作的政治关系和国民心态。对此,两国的政治家均负有重要责任。

  作为对安倍晋三“一战说”的回应,中国外长王毅在今年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表示,2014不是19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

  西欧国家间的历史恩怨和领土争端并不比东亚少,但是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证明了没有什么是不能超越的。有了欧洲的榜样,坚持和平宪法的日本和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不应该纠结于历史,并让历史问题成为现实冲突的原因。

  东亚的未来,取决于中日两国的选择。

  日本绘制的日清海战(即甲午战争)图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