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事业转型谈何易

2014年06月11日13:50  新闻专栏  作者:崔子研  

  近日《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4)》指出2013年是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转型年,前景乐观,人心提振。蓝皮书从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募捐市场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改变、社会组织的税收制度改革以及中国民间公益慈善事业自身的迅速变化等方面作了论证。所谓转型,一般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不同转型主体的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转型内容和方向的多样性。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过去一年各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也还是要看到转型的艰难和必经的多方面的改革发展过程。

  ●政府改革的力度

  仅就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来讲,门槛确实是降低了,但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和政府有太多的交织。主管单位、财政拨款、行政级别、干部任免等问题并没有全局性解决,去行政化还大部分停留在说法上。慈善法迟迟出不了台,这不只是文稿问题,而是体制机制一时难以理顺的问题。公益慈善事业简单去行政化是有难度的,公益组织、捐赠人、受益人等很多都在行政化里,落实项目很多也要通过行政化手段,政府购买服务有成绩,但救灾等公益慈善项目落实却反过来购买政府服务。政府购买服务有一个发展过程对接过程,公益组织也有一个能力建设的过程。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税收优惠政策等都不可能只单一解决公益慈善改革问题,公益慈善事业改革也不会脱离整个体制而独行。政府改革的力度是重中之重,应该加大,但事实上需要时间。

  ●自身发展的速度

  从数字上看社会组织发展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增速,是好现象。但品质的提升更为关键。现在公益组织很多处在全能型运作阶段,以捐赠人意愿为导向,以募集资金数量为绩效,专业程度低,执行效率低,福利待遇低,公信力低,市场化程度低。项目雷同、机构臃肿、竞争无序、管理落后、观念陈旧等问题普遍存在,官本位思想、行政依赖思想也还大有市场。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还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过程,跨界公益仍需探索和规范,社会运动形式还有待检验和成熟。速度和质量有时是一对矛盾,盲目追求速度,有时适得其反。2013年公益慈善界自身发展是可喜的,但还要苦练内功,提升品质,研究理论,制定规则,发育市场,培养人才,积蓄后劲,才能更好地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社会认识的深度

  大的事件有时会成为社会认识的转折。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使人们认识到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必要性,政府也力促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但从社会对公益慈善事业的质疑声中,可以看出社会对公益慈善的认识还有很多的误区。一是把公益慈善无瑕化,不能容忍公益慈善有任何瑕疵,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其实世界上就没有尽善尽美的事物,公益慈善也一样,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二是把公益慈善孤立化。公益慈善不可能脱离社会。在发展中受到社会干涉、体制限制、商业扰动、市场淘汰、文化传染等都是不可避免,只对公益慈善高要求、严标准而不考虑复杂的社会因素,就一定会产生认识的冲突和推动不力。这些认识误区势必导致公益慈善与社会接合不洽,成长不顺,影响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社会认识还需逐步深化。

  ●公民参与的广度

  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统计出公益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就业等数据,乃至经济效益和工时多少,但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公民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能力、意识、热情等还不足,不论是覆盖面还是频度、比例,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现在参与公益慈善的主体还不是个人,就这一点来说,在广度上还不能说实现转型。公民参与的广度是公益慈善事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指标,当“人人公益"的理想变为现实的时候就真的转型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公益事业 公民参与 改革力度 转型角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