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高密度、高强度的反腐措施受到全球关注。国际反腐组织“透明国际”2013年公布廉洁程度排行中,中国位居80位左右,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邻国日本则排在18位,属于廉洁度较高的国家。在经济高速腾飞的时期,日本也曾经历过腐败案件多发、频发的阶段。通过立法执法、人事制度、舆论监督等立体方式,使日本的政治和行政领域的廉洁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首先,日本通过法律方式对公务员的腐败行为进行严格限制。在行政领域,公务员的廉政法规包括《国家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伦理法》等。此外,在容易出现腐败行为的领域,也有详尽的法律法规。如《关于整顿经济关系罚则的法律》、《防止不正当竞争法》等。按照《国家公务员伦理法》的规定,公务员在参加饭局时,有义务承担自己用餐的费用(也就是AA制),在去企业或下属机构视察时,不能随意接受礼品,哪怕是不贵重的土特产。这些规定在日本公务员队伍中已经深入人心,绝大多数公务员都会自觉遵守。
其次,选举领域的政治献金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日本法律在这方面也有严格的限制。如小泽一郎、前原诚司都曾因政治献金问题受到调查。东京都前知事猪濑直树因接受医疗法人“德州会”5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0万元)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除《公职选举法》外,《政治资金管理法》对政治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都进行了严格规定。2007年这部法律又一次进行了修订,各政治团体1日元(约合6分人民币)以上的全部支出,都有提供发票的义务。
此外,公务员的“定期调动”制度也有效遏制了腐败的发生。在这种制度下,不管是高级干部还是刚入职的普通公务员,基本每两年都要调动轮岗。如经济产业省每年的5月到7月是“调动的季节”,全体公务员中约有半数会调动,每个人大概每两年都会被调到其他部门去。很多人调动会夸部门,如经济产业省的公务员有人会调动到内阁府,也有人调动到外务省。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让公务员接触更多职位,增强综合能力;同时也有效遏制了腐败问题。由于任期短,腐败问题不易发,即便发生腐败,也很容易被下一任发现。
还有一个因素造就日本较高的廉洁度,那就是社会和舆论的监督。1974年,时任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率先公布个人财产,打开了日本官员公布个人财产的大门,很多政治家的财产和收入高度透明。社会和舆论对公务员和政治家的财产和收入紧盯不放,很难有藏污纳垢的空间。在很多腐败案件中,日本媒体的深度调查甚至不逊色于日本检方的调查。此外,整个日本社会对腐败问题容忍度极低,官员一旦发生腐败问题,就很难东山再起。如1996年日本副部级高官冈光序治因腐败而落马被判刑。出狱后,他只能回老家照顾老母亲。
腐败问题事关民意、国运,须长抓不懈。中日同为东亚国家,官民关系和官僚心态有诸多相似之处。日本在治理腐败问题上的诸多做法,或许能为中国破解腐败难题提供些许借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