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为何屡屡“爽约”?

2014年08月29日18:03  新闻专栏  作者:刘金松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刘金松

  原计划7月份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再次“爽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力争7月底之前出台。然而到了8月下旬方案还没有动静。根据高考改革方案三年早知道,如果2017年开始实施,那么方案应该在今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之前出台。现在来看,几无希望。

  教育部在高考改革方案上爽约已成常态。从2011年起,“力争年内出台”的说法已被媒体报道多次,但到了承诺的时间点,总是既不见方案也不见对外回应。以致有悲观者曾当面质问教育部长,高考改革方案10年内能否出台?

  或许,并非教育部不作为。教育部年年在调研,年年忙方案,但几年过去了,一直拿不出一个能让各方满意的方案,甚至在教育系统内部都很难达成共识。高考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毋庸讳言,从教育部推进之艰难即可窥见一斑。然而,其改革方向早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去年底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决定中都有提及,主要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但在如何落实这些目标上却陷入了两难境地:步子太小,难以完成改革要求的目标;步子太大,又会遭遇现实利益格局的强大阻力。

  从目前一些省市透露的改革信息看,此次改革恐又陷入了以往课程调整的窠臼。在多地公布的高考改革征求意见稿中,一个共性措施是降低英语分值、将英语从一年一考的高考科目改为一年多考的社会化考试。一些步子迈的更大的省份,像广东则开始在部分高校尝试“631”录取模式,即在高考录取成绩中,高考成绩占60%,高校组织综合评价测试占30%,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成绩占10%。

  但这些都和当前高考改革的要求相去甚远。科目调整之类的“改革”已有多年,从早期的6科到后来的“3+1”、“3+2”、“3+x”,学生负担有所减轻,但并未改变唯分数论的一考定终身;即使步子迈得更大的广东,类似于部分高校试点的“自主招生”,可它在当前计划招生模式下运行十多年后,已是质疑不断,甚至异化为钱权交易。

  实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学校依法自主招生”的高考改革目标,最根本的办法是要改革当前的招生制度,将行政主导的按计划招生模式变为高校和考生双向选择的自由竞争模式:将招生自主权还给学校,学校自主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在有机会拿到多所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前提下选择学校。然后辅之以相应的监管制度,才能堵上高校招生的漏洞。

  如此,各级招办等行政机构就要退出高校招生环节,成为独立的监督和服务部门。改革等于先革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让方案制定者挥刀砍向自己,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学生和高校的自由选择,将打破现行按省分配招生指标的模式,势必引起类似京沪等高录取率地区的反对。

  高考改革方案之所以难以出台,就在于各种利益博弈难以平衡。高考改革不仅是一项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成了户籍制度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在国家大力推进户籍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公共福利均等化的背景下,高考改革应该拿出更大的勇气和动力,为国家的户籍改革创造条件,而不是成为最后的障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高考 改革 教育部 爽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