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负面新闻背后的集群效应

2014年09月10日18:24  新闻专栏  作者:寒珠  
最近,类似女生失踪遇害的负面报道接二连三 最近,类似女生失踪遇害的负面报道接二连三

  文/新浪新闻专栏 寒珠

  最近,类似女大学生失踪遇害的报道接连出现,网上讨论此起彼伏,有分析性犯罪原因的,有指责女生轻信陌生人的,有专业人士支招防狼秘笈的等等。一时间让很多女性出门担惊受怕,感叹这个社会怎么让人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说,今年一个人去云南旅游,也没觉得有多害怕,后来回来看到这些报道很后怕,现在天黑了都不敢一个人出门,更不敢跟陌生人搭讪,如果下班太晚,一个人打车或者坐电梯也是一惊一乍的,会脑补各种来自新闻报道的遇害画面,周围有很多人也是如此。这就是新闻集群传播带来的负面效应。

  有人说,接连女大学生失踪遇害,与扫黄和快播被封或许存在直接关联,成年人的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导致性犯罪率上升的原因,这需要专业人士分析。现在看来,这种说法缺乏依据,还可能转移问题症结。但从近一段时间集中出现大量类似报道来看,“女生遇害案激增”现象值得关注。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种观点是,因为媒体报道密度高,负面新闻产生集群效应,所以引发社会关注。这是一种新闻传播现象,并非是犯罪高峰现象。

  央视记者王志安说,不一定是这段时间女生集中失联和被害高发,要得出上述结论,必须统计一年时间内女生被害和失联的平均数,再看这段时间是否数据明显异常。同时还要比较历史上同一时期(暑期和开学之初)是否是同类事件的高发期,是否超越历史均数。很可能数字都在均属范围内,只不过突然被媒体发现了。那么应该是哪个部门或机构统计提供这个数据呢?

  媒体人石扉客说,集中出现大量类似报道,如女大学生失踪等,因为报道密度高,让人会过高估计发生频率,造成事实扭曲。产生的条件:紧跟爆发点,持续发酵,推高关注度;不敏感,很少被和谐;与平民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当事人身份特殊,有联想空间。被称为新闻的群生现象。

  有人说,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让大众适应一定比例的刑事案件,把这些视为常态,是因为女性遇害者的比例远远低于其他的意外死亡,所以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正因为一些报道为追求眼球效应集中炒作,才会带来这种负面效应。

  那么,究竟是近期这类犯罪高发,还是媒体集中报道造成的错觉?再者,这些案件中,又有几起跟性侵强奸有关,也没个明晰统计。细究起来,人是趋利避害的理性动物,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性需求,为什么非得让人付出生命代价。为什么会接连发生多起类似案件?如何才能避免再度发生?

  恰巧这两天看到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一书中的社会认同原理,社会学家大卫·菲利普斯的一项关于“维特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只要媒体大肆报道暴力事件,就会有人群起效仿,凶杀案的死亡比例就会大幅上升。对犯罪暴力事件大加报道,会让可怕的结果落到相似的人身上。模仿是其中的关键。

  仿效新闻自杀或者模仿作案的事件,早已有人做过跟踪研究,菲特普斯的研究证明,只要报纸头版一登出自杀新闻,在新闻曝光度高的地区,自杀率就会激增,一些内心饱受折磨的人读了别人自杀而死的报道,就仿效了这种做法,了断了自己。这是社会认同原理的一个病态例证:这些人会根据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当然,仅从媒体披露的个案很难弄清,这些案件频发是否跟维特效应有关。

  有网友说,每次案件发生,媒体只报道事件本身,后续跟进报道和事件原因以及专业数据分析太少,有些媒体热衷于报道遇害细节,看完之后搞得人心惶惶,整个人都不好了。甚至还有大篇幅的报道罪犯的前世今生,像是明星一样大肆宣扬。新闻报道在这种负面事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所以当负面事件集中爆发上头条新闻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女生们改变出行方式吧,少走夜路别打黑车,再寂寞也别通过微信约见陌生人,再烦也别深夜买醉街头。

  我们为什么会越来越缺乏安全感?大肆炒作负面消息的新闻媒体是否应该停下来反思一下,媒体从业者和相关专业人士是否也该思考一下负面新闻集群传播带来的负面效应。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女大学生 扫黄打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