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毒品更有害的,是对毒品合法化的鼓吹

2014年09月29日16:52  新闻专栏  作者:吴法天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吴法天

  宁财神之流,从拘留所出来还高调讨论大麻合法化,呼吁对涉及大麻的量刑网开一面。《南都周刊》执行主编许庆亮公开声称让吸毒者上电视的做法比毒品危害更甚。而网易微博则曾推出《吸毒害己不害人:成年人有处分自己身体的权利》的奇葩专题,毁尽三观啊

  最近媒体频繁曝出明星吸毒被抓的丑闻,舆论大哗:这是组团上演《监狱风云》的节奏么?其实明星吸毒并不是新发现的娱乐圈秘密,只是最近警方加大打击力度,媒体加大曝光力度,而且毫无回旋之余地。如柯震东这般镜头前痛哭流涕悔不当初,也就罢了,偏有宁财神之流,从拘留所出来还高调讨论大麻合法化,呼吁对涉及大麻的量刑网开一面。《南都周刊》执行主编许庆亮公开声称让吸毒者上电视的做法比毒品危害更甚。而网易微博则曾推出《吸毒害己不害人:成年人有处分自己身体的权利》的奇葩专题,毁尽三观啊。

  娱乐圈诸多明星卷入吸毒,自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些涉毒的明星都有足够的财力,追求奢靡生活,近墨者黑,容易沾染恶习;他们压力大却又精神空虚,追求刺激,误以为毒品会给艺术带来灵感;甚至有人为了赶时髦、治病、减肥这种可笑的理由而堕入吸毒的不归路。出事了,自然也有开脱的理由。卖淫嫖娼被抓,就有人呼吁卖淫嫖娼合法化,黑龙江前人大代表迟夙生甚至还发提案;吸毒被抓,就有人说国外有毒品合法化的做法,我国也可以借鉴。我不知道,那些被抓的贪官,是否也有人替他们呼吁一下贪污的合法化呢?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毒品合法化的文章,他的观点是,毒品合法化后,毒品价格会迅速下降,会减少引诱吸毒,犯罪率也会有很大下降。这种纯粹经济学的视角,忽视了复杂的社会因素。他们假设每个消费者都是理性的,都是趋利避害的。但毒品对它的消费者而言,恰恰会使消费者失去理性,失去判断,不仅危害自己而且危害社会,否则也不会滋生那么多犯罪。成年人有处分自己身体的权利,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任何人都不是孤岛,个人行为的涉他性,使某些学究式的假设和理论,只能得出荒唐的结论。

  上世纪70代,美国“嬉皮士运动”主张享乐主义,认为吸食大麻是一种自由,当时一些有影响的社会团体也都支持大麻合法化的主张。后来,公众目睹了吸毒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巨大危害,特别是因吸毒导致的艾滋病的传播,美国人对毒品和禁毒的认识趋于一致,到里根政府发动“反毒大战”的80年代中期,毒品“合法化”的呼声逐渐减弱。我国何尝不是有前车之鉴?晚清政府为缓解财政压力,实行鸦片的贸易合法化,结果两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1930年军阀为筹集军饷,强迫种植鸦片,当时全国6%的耕地种植鸦片,结果搞得民不聊生,“东亚病夫”也由此出名。

  近些年来,中国吸毒人员依然在不断增长,禁毒形势严峻。例如,2012年时,吸食海洛因人员累计发现登记119万名,总吸毒人员更是接近200万。此时公知出来兜售在西方争议颇大的“毒品合法化”观点,未免有点太天真。西方国家不可能不知毒品的危害,否则这些国家的政府在发起禁毒战争时,政策制定者不会采取那些严厉的执法行动打击参与毒品制造、销售和使用;联合国也不会通过国际公约以及一系列联合行动打击跨国贩卖毒品并规定各成员国负有共同的责任。中国禁毒的投入相比于美国而言太少了,对于反毒的宣传也不够力度,否则某些个吸毒的编剧也不至于大张旗鼓地为自己吸食大麻喊冤。毒品有害,但比毒品更有害的,是“毒品合法化”的谬种流传带给社会大众的毒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毒品 合法化 柯震东 房祖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