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会议”为何有人能睡着?

2014年10月01日15:19  新闻专栏  作者:刘海明  
会议“睡客”(网络图片) 会议“睡客”(网络图片)

  网络时代,“客”字号的称谓并不少见,唯独没有听说过“睡客”。在床上睡觉那是“固定工”,趴在桌子上的临时性睡觉,才是“客”。这样的“睡客”,主要在学校的教室里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场里。普通的会场出现“睡客”不奇怪,如果在重要会议期间出现“睡客”,就很有意思了。

  9月28日下午,江西省召开落实“两个责任”电视电话会议。其间,省委书记强卫话锋一转,语气严厉地说道:“今天这么重要的会议,刚才我注意到某县的主要领导竟然趴着睡觉,这个样子怎么能够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会场气氛顿时凝重。(《人民日报》9月29日报道)

  也许是电视电话会议的缘故吧,被省委书记批评的那个县委书记,想必觉得自己和主会场相当遥远,也许觉得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过于老生常谈,也许觉得自己心里没鬼不怕鬼敲门,自己才能把上级领导的讲话当作“催眠曲”,顺利进入梦乡的。上级领导生气了,那个“睡客”以后还有没有出席会议的机会都难说,想必他的会议“睡客”资格就此被取消了。

  按说,真正重要的会议,不该有人能睡得着的。除非那些领导觉得重要、下属不觉得怎么重要的会议,听着听着最终支撑不住,不慎睡着的。所以,对“睡客”固然需要批评,但更需要检讨的是一些所谓的“重要会议”,其重要性是否名副其实。会议重要性按行政级别来论,还是按与民生的密切程度来论,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如果会议只是按出席会议者的级别来衡量是否重要,则低级别官员主持的会议无论如何也无重要性可言了。强卫书记批评“睡客”的同时,也该反思自己主持的这个会议其重要性究竟几何。

  退一步说,即便一个会议真的非常重要,是不是就能避免“睡客”了呢。怕也未必。重要不重要,关键看和与会者的切身利益有多大关联度。如果是决定与会者个人升迁的会,你让谁打瞌睡都难,更不要说一不小心睡着了。廉政建设的会议,如果不要求每个与会者发言,并且点评其他人的发言,参加会议变成了听会。如果内容乏味,与会者打瞌睡甚至睡着,就不奇怪了。特别是电视电话会议,省领导以“远程授课”的方式在发言,各地听会的人不感兴趣,或者对廉政有抵触情绪,如何让他们聚精会神来听课呢?所以,会议要有真正的效率,必须是真正的会议,而不是老师授课模式的领导讲座,下属被迫听课。如果说老师课堂讲课每次还都是新鲜的内容,现在全国每天不计其数的会议内容,有几个是绝对新鲜的内容呢?

  会议,顾名思义,应该是有些人碰头来商议事情。如果会议变成了课堂授课,商议的成分减少甚至不见了,变了味道的会议,要想真正通过商议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更多变成了学习领导讲话精神。如果与会者“听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假大空,焉能不睡”?诚如网友所言:“现在的一些会议,领导讲话下发有文件,大家又都认识字,为什么还要集中起来讲呢?这是表明领导重视的一个态度,不相信下属会重视的一个举动而已。不让下属互动的会议,是不信任感的一个副产品。”

  批评开会睡觉容易,改进会风太大。会风不该,“睡客”现象就难以根除。

  http://www.longxin.swust.edu.cn/portal.php?mod=view&aid=7554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会议 领导 廉政建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