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评估方可让蓝翔摆脱舆论危机

2014年10月25日15:58  新闻专栏  作者:熊丙奇  

  “被妻子举报三个身份证”、“超生六个子女”、“家暴妻子20年”、“蓝翔是一个暴利暴力的灰色帝国”、“学生退学遭老师群殴”……一场夫妻间的反目交恶,最终波及到号称中国民办职业教育“航母”的学校办学,而学校校长、全国人大代表荣兰祥更是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从公众视野消失一个月之后,荣兰祥终于出面接受记者采访,他承认,学校正在经历建校多年以来的一场严重的危机,但不准备公关,因为“目前的事实证明,媒体说的不是真的,是假的”。“这次危机对我们的招生影响很大,没来过的人他不了解,看了报道不敢来了。到春节前要亏1.8个亿,这包括我们维持正常运转需要的教师工资、实习费用等。”

  在笔者看来,蓝翔要度过眼下的危机,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办法,就是引进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评价,如果没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介入评价,蓝翔办学的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就很难弄清楚——媒体和学校各执一词,最终蓝翔难以摆脱危机,如果接下来连续招生受到影响,蓝翔就可能真的倒下。

  蓝翔的纠纷,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是举办者的家庭事务,这其实和办学没有多大关系,但由于我国民办教育的特殊情况,举办者的声誉与学校的声誉息息相关;二是学校的管理、教学问题,这是和办学直接相关的部分。化解这两方面纠纷,前者需要司法机关介入调查,如果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应该依法调查、追究责任,后者则需要独立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介入评价,这其实也是对这所有30年历史的学校进行一次会诊。

  目前舆论对蓝翔的质疑,主要集中在管理方式简单、粗暴,“暴力、暴利”方面,而荣兰祥则认为这些都不是事实。目前看来,媒体和校方的沟通,并不成功,比如媒体在报道时称,“尽管荣兰祥并不认同自己是一位成功老板的说法,但采访中,还是时时表现出商人的精明,谈到学费、实习费、成本费、就业费等等,多次用‘算账’的方式加以说明。”从职业学校办学角度分析,媒体对荣兰祥的评价并不妥当,作为一个办学者,不考虑学校的办学成本开支,是不称职的,这不是商人的精明,而是一个办学者起码应该具备的素养。我国体制内学校的校长,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精打细算,铺张浪费,办学成本开支是一笔糊涂账。因此,从办学管理角度分析,荣有一本办学账本,值得肯定,而不是嘲讽。

  这就需要第三方机构站在教育角度,进行客观评价。至于媒体报道的学生每周一至六不能随便出校门,周日可请假外出,但需有班主任签字和盖治安处“准假”章的假条;有的学生抱怨,平常只能在校内购买生活用品,生活费用偏高;学生不上早操,或者上课期间被点名,老师都将被扣分、罚款等等,也是需要结合该校的生源特点、教学要求进行评价的。很多人现今一听到军事化严格管理就很反感,但其实,这是一种学校管理方式,在美国中学,也有实行军事化管理的学校,深受学习习惯不好、纪律意识不强的学生家长欢迎,实行这种管理模式,一要在招生时就向社会公开学校的管理规定,二要在办学中,也接受家长(受教育者)的监督,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多元的教育环境中,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多元的,有倡导自由的学校,有强调严格管理的学校,有重视学生知识教育,以上名校为目标的学校,也应该有不关注分数,而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学校。具体学校采取哪种模式,模式合不合理,要看学校的办学定位、学校教师和学生组成,以及毕业生的素养。

  蓝翔称,对于学校遭遇的严重危机,不准备公关,但对学校办学进行第三方评估,则是不可缺少的。这一方面可以从办学角度,还原学校的事实,让公众了解蓝翔哪些做法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哪些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收费是否合理,管理方式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学校也利用这一次“危机”,通过第三方评估,查找学校办学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改革,这靠学校自查,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在办学者一个人说了算的民办学校内部,中层管理者和教师、学生难以自由表达意见——这也是学校应该改革的部分。

  事实上,我国学校办学,十分缺乏第三方评价,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第三方评价。对于体制内的学校,基本只有行政评价,对于体制外学校,比如培训机构,主要是舆论评价(或称社会评价),都没有专业的第三方评价。由于第三方评价的缺乏,体制外的培训学校,有相当部分就靠舆论攻势维持名声,这显然非长久之计,在遭遇舆论曝光之后,这些机构很快就陷入办学危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为此,必须注重引入专业评价。蓝翔如果能在处理这次舆论引发的办学危机中,引入专业评价,这将是学校办学的转折和进步。对于我国其他所有学校,都有借鉴作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蓝翔 荣兰祥 危机 舆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