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真相比粉饰的煽情故事更有力量

2015年08月09日08:53  新闻专栏  作者:傩送  
“最悲伤作文”的作者木苦依五木 “最悲伤作文”的作者木苦依五木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傩送

  近日,一则“最美乡村教师”的旧闻成了舆论热点。河北曲阳县下岸村村民郜艳敏,在多年前被拐卖,但她“无怨无悔”,“以德报怨”,反而在当地安心做了一名乡村教师。2006年末,她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2009年,她的事迹被拍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

  这桩多年前的旧事被重新翻出并迅速引爆舆论,正在于它戏剧般地将命运与不公、法律与伦理、苦难与拯救等诸多沉重的主题汇于一身,吸引人们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立场。是什么样的境遇,让一个受害者最终成了“奉献者”?

  “歌颂苦难”的树典型方式,已经不再被主流价值观所接受。一个被拐卖的女人,无论她多么崇高,多么无私奉献,也改变不了其被拐卖的事实。将一个被卖进大山的女人,粉饰成一个逆来顺受的“嫁给大山的女人”,是在传导一种反人性、反法治的错误理念,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指出的,“是正视个体的苦难与不幸,还是虚拟一个至高的道德立场,借他人的不幸消费苦难,人们需要作出选择,不能让那些真正导致不幸的原因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郜艳敏本人的回应“我想平静生活”、“不希望家人受到伤害”,让那些曾经把她的屈辱经历当做正能量歌颂的人有了反击舆论的立足点——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请尊重郜艳敏的选择,放过这个可怜的女人。

  舆论不是放不过郜艳敏,是不能放过其这个女人不幸遭遇背后的罪恶。人们所不能理解的是,郜艳敏并不是一个藏在深山中无人知的被拐卖妇女,她的被拐经历在当地尽人皆知,可为何不见相关部门主动追查人贩线索,而却一味宣扬她的“无怨无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郜艳敏无愧于“最美乡村教师”的称号,但她的“以德报怨”并不是针对人贩子,而是基于一名母亲和教师对乡村儿童的爱,其所谓“无怨无悔”也是不得已的现实选择。我们尊重郜艳敏留在大山的个人选择,但是贩卖人口的罪行以及显而易见的公权力不作为必须得到追究,否则这个世界的正义和良知又在哪里?

  与这则旧闻同样令人五味杂陈的是一则有关“最悲伤作文”的新闻。四川凉山小学四年级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爆红网络,引来泪水及捐款无数,旋即有媒体调查发现,这篇作文并非木苦依五木写的原文,而是经过老师的润色。舆论再度呈分裂态势,多数网友认为,一篇被“美化”的《泪》,技术性地渲染了人生的悲苦,消费了公众基于悲悯情怀之上的信任与关切,欺骗了人们的同情心。但亦有人指出,只要作文所陈述故事基本真实,其“表现手法”无足轻重,不能否认它被刻意渲染的良善初衷。

  一篇被代言的“最悲伤作文”,其严重性固然不及一部颠倒黑白的电影,但同样需要引起警惕。某种意义上说,这一事件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木苦依五木以及与之有类似遭遇的孤儿,而是这篇作文的传播者,不排除某些机构把民间慈善做成了炮制催泪弹的生意。这是一个爱心泛滥的年代,弱势群体的悲情故事总能打动人心,但这同时又是一个爱心脆弱的年代,哪怕再微弱的被欺骗感也很容易转化为集体性的愤怒和冷漠。一个木苦依五木的命运或许会因为作文而改变,然而更多的“木苦依五木”的命运,却可能因之而更难改变。

  在“真善美”的价值排序中,“真”永远是首要的,若“真”面目可疑,则随之而来的感动、泪水以及爱如潮涌就不会持久。真相往往不那么美好,但再残酷的真相,也比经过粉饰的煽情故事更加具有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木苦依五木 郜艳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