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尊师重教的家风从何而来?

2015年09月11日09:15  新闻专栏  作者:凯雷  
1996年,陈秋影老师与习近平在福州重逢(陈秋影提供) 1996年,陈秋影老师与习近平在福州重逢(陈秋影提供)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凯雷

  我和刘凝哲采访习主席老师陈秋影,她讲述五十载师生情,更有一封习主席写给老师未曾见诸报端公开的信。我不禁想起,我外曾祖父郗慎基与他的学生习仲勋之间的两件小事,时光过去百年,不变的是习近平信中特有的四个字“尊师敬教”,这是家风更是家国传承。

  9月10是教师节,9月9日是香港文汇报67周年报庆日,我们先后三次独家专访习主席中学语文老师陈秋影,她已经年逾76岁。我想起我已过世的姥姥,她是小学特级教师,也是从教逾五十载,都是特别慈祥,充满爱心对每一个学生。追溯既往,近百年前,我的外曾祖父郗慎基从日本归国追随孙中山,出任富平立诚中学校长,习仲勋、邵武轩、师继周等一批早期革命党人都曾就读于立诚中学。尊师重教,不分国共,百年间一脉相承。

  采访陈秋影老师,她忆及习近平尊师敬教二三事,都相当感人。

  习近平:稿费支付机票 探望病中老师

  陈秋影对我们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习近平身上有最实际的体现。他对曾经的母校和老师们一直记挂在心。习近平在外地工作期间,每逢有来北京开会或是处理党政工作的机会,他总会抽出一些时间,和少年时代的学友相聚,或是去拜望教过他学习课业的老师。陈秋影在90年代曾遭遇过一场车祸,习近平曾亲自到家中探望。当过习近平班主任的齐荣先老师,身体一直不好。习近平来京开会时,曾经带妻子彭丽媛一起去齐老师家中看望,还嘱咐身边的同志为老师找医生,找对症的药品。这种细致的关心照顾,使老师们内心十分感动。

  采访中,陈老师不经意讲起的一件点滴小事,我听后也觉得很感人。陈秋影老师2006年到杭州,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百忙中去探望;陈老师离杭赴京时,习近平身边的工作人员要给陈老师订回程机票,原来习近平专门叮嘱从他的稿费中支出给陈老师买飞机票。

香港文汇报北京分社执行总编辑凯雷 、助理总编辑凝哲访问陈秋影老师。(陈岩摄)香港文汇报北京分社执行总编辑凯雷 、助理总编辑凝哲访问陈秋影老师。(陈岩摄)

  我不禁想起来,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也同样是尊师重教,他们的家风一脉相承。

  1926年,习仲勋就读陕西富平立诚中学。我的外祖父郗允中与习仲勋同窗,我的外曾祖父郗慎基正是立诚中学首任校长。外祖父曾向我回忆起习仲勋在家乡的点点滴滴,但最令我们全家感动的是,习仲勋对待他的老师郗慎基,尤其是当他的老师处于困厄之际。

  习仲勋:亲笔推荐文史馆员  为老师平反昭雪

  这里仅仅讲两件关键时刻的小事。一是解放后,郗慎基,郗允中都没有离开大陆,而是居于陕西。郗慎基曾面临没有工作的困境,他写信向已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他曾经的学生习仲勋求助。面对他的老师是同盟会早期成员、后任国民政府地方县长,习仲勋入情入理,讲求原则中,妥善地解决了这一难题。1956年4月,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亲笔批示推荐,西安市委、市政府聘郗慎基为市文史馆馆员。

  2000年两会期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召开小范围的记者会,但全程开放,中外记者皆无限制出席,更是无限制提问。于我私人印象深刻的是,会后我和习近平谈到家乡富平,讲起立诚中学,也提到我外祖父郗允中从西北搬迁到和习老同一座城市深圳居住。很多记者也围上来,待整个会议散去,大家已走出梅地亚会议室时,习近平临别专门向我和大公报记者强涛打招呼告别,他向我说:“祝你姥爷长寿!”

  我采访回来的路上专门打电话回去告诉我外祖父,这是历久弥新的尊师重教敬老的代代相承不变的真情。2002年5月,习仲勋逝世,我外祖父专门打电报发唁电到福建省委习近平处,并专门叮嘱我到习老后圆恩寺胡同家中代为致祭。当我拿着香港文汇报刊有《习仲勋:一生不犯“左”错误》的整版报道的报纸赶到时,每位到家中吊唁的宾朋都持有一份这期文汇报。

  2002年5月31日,富平的家乡亲戚们参加习仲勋八宝山遗体告别仪式,我和来自台湾乡党大华教育校董陈西京走在人龙末尾。近一个小时后我们鞠躬致祭完,在迎面列队的亲人中看到的是习近平仍在哭泣的脸。那里蕴含着最真实最人伦的“孝”,给台湾的乡党以震撼。一百年“孝”未变,“仁”长存,逝世风骨犹在,传承不变,香港文汇报书写他大写的人生与精神:“鹰永远比麻雀飞得高。”

  习近平:一封未公开的信,“尊师敬教”与众不同

  采访中,陈老师讲到师生的一次互动,我专门仔细阅读了习近平的回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尊师敬教”四个字。这封信,我9月10日中午落笔至此时搜索百度新闻与百度网页,“尊师敬教”这四个字未曾见诸主流报端与网络。这四个字与平常社会惯用的“尊师重教”不同,惯用的是“重”,而习近平用的是“敬”,一个敬字,能看出习近平对老师、对教育的一片真情。

  而当我9月9日午夜在北极寺告别陈老师后,飞驰在北京已渐凉的夜色中。除了“尊师、敬教、敬老”六个字,还有什么言词能概括我家中的亲历、我采访陈秋影老师一并的感受呢?我想到习近平写给陈秋影老师的这封回信。1999年夏天,已退休的陈秋影老师笔耕不辍,新创作了一册十余万字的童话集,由湖南少儿出版社正式出版。她把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新书寄赠习近平。不久之后,习近平寄来回信,信中对陈老师退休之后仍辛勤耕耘不止表达敬佩。他写道:“尊师敬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毛主席对徐特立老人所说的那样:您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

  习近平引述毛主席的话写道:过去,现在,将来,我想到习仲勋为郗慎基病故五年后仍关心平反的坚持,我想到了“永远的老师”这五个字。陈老师仍能背诵朗读这封感人至深的回信,她向其他老师们授课时也讲起这封回信,她说:“很多老师被这种尊师重教的真挚感情所打动,流下热泪。”

  陈秋影老师给我讲到这里时,我内心中有莫名的触动,我坚持住我没有流泪。我想到我的姥姥,如果是她坐在台下,听到陈秋影老师讲述这封信,她一定会落泪。我想,听陈秋影讲课的老师她们都是为那种感同身受的师生间的情谊而眼睛湿润久久共鸣。

  (原标题:记亲历习仲勋、习近平尊师敬教几件小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习近平 习仲勋 尊师重教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