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敦煌莫高窟人气热烈 保护与旅游试做两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10:18 新民周刊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敦煌莫高窟人气热烈保护与旅游试做两全

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樊锦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敦煌莫高窟人气热烈保护与旅游试做两全

文物保护专家正采用最新技术,对这个窟的壁画进行维修。


  又一个黄金周业已过去。对敦煌莫高窟那些经历了千百年风霜的神佛,对樊锦诗和她的前辈、同志们一生守护的那些洞子来说,无疑又经受了一次严峻考验!

  节后的统计是这样的: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从全国各地涌到敦煌、进莫高窟来参观的游人总数,将近2万人;其中,10月3日一天中,莫高窟接待了5534人,超出常规接待能力的175%!

  为了接待这许多游客,敦煌同时开启了15个洞子,派出了所有91名经过培训的导游、讲解员,轮番“守洞接待”,他们的职责是解说和保卫洞窟。

  “谢天谢地,没有任何意外!”那么多旅游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而莫高窟的洞子和里面的雕像、壁画安然无恙。作为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和她的同事们心事稍息,却仍然难解愁眉。因为,他们面前还有那么多可能来临的“劫难”。

  人满为患

  相传佛祖讲经,辄有天女散花、听众挤挤。于是有成语曰“摩肩接踵”。以此来形容现在莫高窟黄金周时的景象,大体就是这种样子。

  莫高窟的“常规接待能力”指的是每天2000人。这个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敦煌研究院接待部门的同志曾向我作过详细解说。

  莫高窟目前拥有492座内有壁画、雕像可供观赏的洞窟,但有的只有几平方米,“游”不了人;有的已沉疴在身,亟待抢救,难以见人;也有个别特别珍贵的“宝中之宝”,要派研究等特殊用场。剔除这些洞子,再按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形制,进行“分门别类”。这样算下来,能够上“一线”、进行常规性开放的典型洞窟,也就是40座左右。

  但就是这40来座“拿得出”的洞子,也不能处于长期疲劳状态,必须轮番休息,方可使它们的体质得以保存完好。敦煌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曾进行过一次很有意义的实验:请40名中学生在第323窟——一个体积为143.1立方米的中型窟——内滞留了37分钟,然后用最现代的微环境监测技术,测量洞内空气温度、墙表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前后变化。结果表明:学生们呼吸所排出的水汽中的67%,在他们离开洞窟后仍然留在洞里;呼出的二氧化碳约52.3%被留在窟内。窟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半衰期分别是0.25小时、1小时和3小时。此番试验再次证明人体进入洞内,所发出的“三气”(热气、湿气、废气)会使洞窟内的小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变化:助长崖体及壁画底部的氯化钠聚积,催化壁画发泡、起甲、酥碱等病害。同时又证明,这些洞窟内外空气交换条件很差,如连续接待游人,那就会长时间地被浓浓的二氧化碳所笼罩,而陷于“环境疲劳”状态,导致洞窟“体质恶化”。

  “精打细算”下来,莫高窟目前每天常规轮流“上岗”的只能在10个洞上下。按每批游客每次在一个洞内平均逗留10分钟计,加上在洞外栈道、平台的交通时间,每天大约可以接待20批次的游客。这样刚好是2000人。

  樊锦诗说,“如能按科学测算,正常地控制这2000人左右的参观流量,对保护莫高窟是比较有利的。问题是,近年来涌到莫高窟的游客经常突破此数,高峰期甚至超过200%、300%。”她列举了一组数字:从1979年莫高窟正式向游人开放时起,每年来敦煌石窟旅游的人数迅速上升。1984年全年首次突破10万人,1998年20万、2000年达到30万,今年预计会超过36万人。由于气候等因素,游敦煌最佳时间是5-10月。所以,尤其是两头尾的“黄金周”,人流最为拥挤。今年7月份,创下了月接待人数最高纪录73482人。而单天进窟人数最多的是今年5月3日,那天来莫高窟参观的人数多达7600多人,许多开放的洞窟和狭窄栈道上,都是人满为患!

  大量游人除把浓浓的“三气”带进洞子,构成对莫高窟文物的严重危害外,还有另一个更骇人听闻的情况:有些旅游者还千方百计想要触摸这些古老的珍宝!不知是发自内心想从菩萨身上得些灵感福祉,还是出于好奇要探索神佛们究竟有怎样的不凡之胎,总之,旅游者中不乏“动手”者。今年“五一”期间,敦煌研究院对游客参观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监测,发现在总参观数的18212人中,有708人触摸了壁画,占3.9%。如将这个比例放大,乘以莫高窟近年年均接待量32万人次,那么,触摸壁画的人数将达到12900多人次!

  想一想吧,这是多么让人心惊肉跳的数字。

  冲突尖锐

  四年前我在兰州访问前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听他讲50多年前故事时“老爷子”早有预言:今后的敦煌保护者,虽然不必再“挨”他们在敦煌艺术研究所草创期受过的那份艰苦,但会有许多新的更加麻烦的情况。

  眼下,游客激增,旅游给敦煌莫高窟带来的巨大压力,围绕保护与利用、文物与旅游之间形成的尖锐矛盾,就是摆在以樊锦诗为代表的当代敦煌守护者面前的最棘手难题之一。

  既然敦煌是先辈留下的灿烂文化遗产,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经典艺术宝窟,那么当然不仅不能阻止,甚至还要提倡人们以一种崇敬的心情前去观赏、探索,接受美和历史的熏育。即便是以宗教朝圣的心理,到石窟瞻仰佛祖、祈福菩萨,也是善男信女们应受保护和支持的一种权利。

  进而推演,利用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敬仰和对宗教的虔诚,开展旅游,便成了题中之义。作为责任和义务,市场有消费的欲望,民众有信仰和需求,政府自应提供良好的服务,何况还能从中获得利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开发。

  问题在于,敦煌太特殊了。脆弱的本质,恶劣的环境,现在再加上那么多的“三气”、那么多的触摸。万一有一天,哪片壁画塌坍、哪尊年迈的“老佛爷”倒了下来,又有谁担待得起?

  敦煌莫高窟中那些菩萨、王公、飞天、本生、经变、供养人,在世人眼中是精彩、是经典,在信徒心中是至高无上、涅槃后可轮回重生的神圣。但究其本质,敦煌石窟及其宝藏,都属于“土质文物”——一些在在砂岩上凿的洞、作的画,用草筋和泥塑的像,不仅不是永世的金刚之躯,相反却是脆弱得很。何况,这些雕像壁画,有的已历经1600个春秋,最“年少”的也已接近600岁!与生俱来,它们一直遭受着流沙、风尘、地震、阳光、雨水冲刷等自然灾害的多重压迫。随着岁月变迁,现代工业文明的侵入,这些病害的破坏性与日俱增,且具有某种加速度。譬如,墙壁发泡、起甲、酥碱等毁灭性病害,自上个世纪以来明显加剧。凡得此病的壁画,画面发脆,如卷起的墙皮,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剥落飘离,零落成灰。故有人将之称为“壁画癌症”。目前,莫高窟大部分有壁画的洞子中,或多或少罹患此症。有些洞窟——如塑有“千手千眼千钵”菩萨的3号窟,一度甚至不敢开门,因为如窟内空气发生流动,粉状的画面就会飞扬脱落。

  为了护卫这片异常珍贵又异常脆弱的文物,使莫高窟经典宝藏得到有效的抢救,得以延寿至今,近百年来,全中国全世界有多少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耗尽心血。特别是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这三代“敦煌守护神”和他们的助手、同僚、战友、亲人,都付出了自己全部青春才华,有些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今年恰是常书鸿先生创办中国敦煌艺术研究所60周年。这60年中,敦煌发生了多少令人感慨、引人歌泣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唯一主线,就是人类对历史和艺术的空前大拯救!

  从1987年开始,莫高窟的身份就已经产生了变化——它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宝,还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年在申报遗产时,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有关机构作过庄严的承诺,要坚决保护好这份属于全人类的珍贵遗产。而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委员会针对莫高窟这一类一旦毁坏便无法再生的非常珍贵而脆弱的文物,一再强调,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在满足当代人对莫高窟经典艺术审美欲望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如何维护子孙后代继续拥有这份历史文化遗产的权利。

  敦煌是当地人、中国人的敦煌,也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敦煌;敦煌是现代人的,也应该是未来千秋万代地球人的财产。如果忘记了妥善保护这个前提,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在完整保护、确保文物无虞的前提下,才可以考虑“合理利用”。正是出于这样宏观的历史的理念,当前些年有人提出把莫高窟组进旅游集团、“捆绑上市”的设想时,立即遭到了各方面强烈的反对。樊锦诗在全国政协会议等场合发言时大声疾呼:倘若敦煌石窟在我们手中得不到保护,我们就会成为千古罪人;如果我们有效地保护了它,让它世代延续,我们就无愧于中华民族,无愧于子孙后代。

  人气愈趋热烈

  面对旅游旺季,莫高窟栈道人动如潮、洞门为之拥堵的危急情况,作为这一世界遗产的责任主管机构敦煌研究院,不得不采取了一些非常办法:

  自2003年4月1日起,莫高窟对旅游团队实行预约制,非预约者原则上不再接待。实行这种办法的目的旨在分流游客,克服游客流量不均和过分集中现象。否则,既不利于洞窟保护,也影响游客的尽兴参观。

  2004年1月1日起,莫高窟再次调高普通参观门票的价格,从原来的60元提到了100元。指望此举能够暂时阻隔一些旅游者进洞参观的念头。

  对游客在洞内参观的时间作了缩短,一般控制在10分钟内,有些洞压缩为约5分钟,今后可能还要缩短。这样能对恢复洞窟的“体质”起一定的作用。

  对当地游客优惠参观的时间,也从前年开始,挪到了10月至次年5月这段相对的旅游淡季中。

  但是,所有这些措施似乎效果都不大。登记预约的国内外旅行团体在研究院接待部的网络上排成了长队;哪怕门票价格再高也要到进洞内观看的个人旅游者数量不降反增,今年国庆黄金周中散客比例大大增加,就是一个明证。

  而且,还有不少消息表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行,新一轮的“敦煌旅游热”业已升温:敦煌机场正在扩建;313国道正在莫高窟身边穿过;投资6.6亿元的敦煌铁路最近已上马——空、铁、公三军并进向敦煌,有关部门预测,几年后,每年冲莫高窟而来的旅游者,将达到50万人次以上,其中80%将集中在5至10月的“旺季”!

  更强烈的人气正在逼近,莫高窟的众神胆战心惊!

  按理说,建设大交通、发展大旅游、开发大西北,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对于敦煌、对于莫高窟,这一类消息却总是令人喜忧参半,甚至忧多于喜。大交通、大旅游,倘若给莫高窟带来大人流,那就构成了大威胁!

  “那么多的人涌到敦煌,当然要接待好。但依然是那句话:不能以牺牲石窟‘健康’为代价。倘若让那么多人都进莫高窟的洞子里畅游,后果不堪设想!”

  试做两全文章

  敦煌研究院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保护与弘扬敦煌文化紧密结合,在保护与旅游这对矛盾中寻找一个相对的平衡点,做好“两全文章”。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构想包括:建一套网络、设一个中心、兴一批新景点。

  为了使游览者借助现代化的方法全面、清晰地了解洞窟,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敦煌研究院和美国著名的梅隆基金会合作进行的敦煌莫高窟虚拟石窟拍摄小组,已于去年春天开始进行系统的虚拟石窟摄影。对象包括20余座洞窟,其中有3号窟,还有存有大量自盛唐以来历代雕像、壁画精品的46号窟,绘有有“东方‘最后的晚餐’”之称的《都督夫人礼佛图》的第130号窟,顶饰华盖藻井、四周飞天旋绕、壁绘佛像千尊和数十座壁画联屏、瑞像图的“阴家窟”——第231窟等等。

  中美摄影艺术家和科技人员根据洞窟形制,选取不同的节点,利用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以60度、45度、0度、-45度、-60度五圈场景,一一拍摄洞内巨细景像。再经软件处理后,送上专门的网络。不同层次的“游客”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在计算机上有选择地游历这些洞窟。他们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向不同的方向扫描,也可以对感兴趣的某个局部进行仔细研究。各种洞窟的各类艺术珍品就展现在他们的眼前,再也不必在狭隘洞窟里“摩肩接踵”地走马观花;而且,由于采用仿自然的灯光效果,所以游客在观看洞窟景象时,效果会更逼真,远胜似在昏暗的洞窟中、打着淡淡的手电筒“雾里看花”。

  “墙上博物馆”,变成了网上博物馆;“沙漠中的艺术”,变成了客厅中的艺术。今后,许多倾慕敦煌经典的人,再不必劳师动众地远赴敦煌,坐在家里就能欣赏敦煌精美的千年壁画和塑像,与菩萨亲切对话、与飞天心灵交往。连那些以往囿于各种条件所限,难以远赴敦煌观赏的人,也可望在“网上洞窟”里游上一番,以慰宿愿。

  对于大批必欲亲临敦煌,与莫高窟面对面欣赏古窟美景的游人,敦煌研究院计划以已建在莫高窟不远处的“敦煌石窟艺术研究陈列中心”为基础,兴建一座大型的游客服务中心。里面主要陈列各个复制洞窟和各种仿制实物,游人先在中心仔细观看、详细聆听各洞的历史文化、神奇典故和艺术精华,还可以进行大批洞窟的“虚拟实景漫游”,然后再进入洞窟游览。这样既增加了游客对各洞窟的理性认识,又可以作感性观赏,从而可望大大缩短他们在洞内逗留的时间,减轻洞内压力。

  除此以外,增设参观景点以分散游客视线、分流旅游人群,也是敦煌研究院正在努力的一个重点。目前,已将百年前发现藏经洞的王圆箓道士居住的莫高窟下寺,辟为“藏经洞文物陈列馆”,长年展览藏经洞文物及其复制品;将原莫高窟上寺和中寺开辟为系列性专题博物馆,如以纪念常书鸿先生为主的常书鸿故居、办公室、油画展览室、敦煌学研究展览室,以及展示敦煌保护、研究历史及成果的各种展览室。在这些新的与莫高窟紧密关连的景点中,人们将对敦煌的文化特性及敦煌学的历史、价值有更新更深的感知。他们会更加热爱敦煌、爱惜莫高窟。

  与此相适应,敦煌研究院还将开发一批高水准、有深度的文物复仿制品和文物工艺品,譬如菩萨塑像、飞天画像等,作为富有敦煌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各类游人旅游纪念的需求,也作为分流旅游人流的辅助和补充。

  尾声:守护者的愿望——

  不久前在中国苏州举行的第29次世界遗产大会上,包括刚于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的中国“三江源”在内的全球121处“遗产”被列入了“濒危名录”评估名单。但是,早已被公认为风烛残年、濒危之身的敦煌莫高窟,却不在其中。

  不止于此,敦煌研究院还于早几年就获得了“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樊锦诗说:“这是以常老先生、段老先生为代表的先辈们长期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全世界科技文化界同行对我们关怀、支持的结果,才使保护莫高窟珍贵遗产的努力获得了一些进展。我们真诚地感谢大家的帮助,并深感肩上担子仍重,不敢稍有懈怠。所以,我们殷切希望,通过上述这些综合性措施的全面施行,配合以往已经尝试进行的种种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在旅游旺季游客大量涌入洞窟给石窟宝藏造成的巨大压力,使敦煌文物得到更可靠的保护,同时得到更广泛的弘扬——即使今后来到莫高窟的旅游人数适当增加,也不至于对我们的洞窟和洞内文物增加太大的风险。”

  “当然,这还有待于有关政府部门、旅游机构和广大游客一如既往地理解、宽容和配合。”放下电话前,这位既是“上海女儿”又是“敦煌女儿”的坚强女性,不忘在千里远端补充道。撰稿/洪崇恩(特约记者)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