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共和国55年流行语报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23:20 新民周刊 | ||||||||
21世纪纯英文字母组成的流行语频频出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55个年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1949年至今每一年的流行语作一梳理,可以直观地观照新中国的变化和发展。 在中国,流行语是近几年才有的概念。但事实上,随着焦点的变化和视角的转移,每一年社会中总会新出现、新兴起一些频率较高的词语,即是说,每一年都必定有每一年的流行语,只是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发现到而已。我们以现在的流行语的概念,反观新中国55年的
一般总是认为,所谓流行语就是某一时期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然而,单纯地按照频率高低排出词语,那么一系列具有鲜明历史特征的流行语,就会如同被浓雾锁住一样,被淹没在惯常的始终高频率的词语之中。吃饭、喝茶、睡觉……都是高频率的生活用语,始终把它们评为生活中的流行语又有什么意义呢?在我们的报纸上,从1949年开始,最常见的高频率的词语是“人民”、“革命”、“社会主义”……据此将它们年年评为流行语,又能告诉人们什么具有历史特征的信息呢?于是我们转换思路,在每年大量的高频率的词语中,小心翼翼地去跟踪那些在不同年代中新发生、新兴起、新流行并具较高频率的词语,并把这些词语作为不同年代流行语的主选对象。而要做到这点,电脑不够了,需要人脑加入进去。尽管迟钝的头脑拖了敏捷的电脑后腿,从而延缓了这一项目完成的时间,但是,头脑与电脑的结合,却使真正的流行语有可能穿过深锁的浓雾,清晰地传递出以往年代中曾经流行过的语言信息。 作为探究流行语的参与者,在统计分析55年流行语的过程中,我们依据文汇报、新民晚报在全国率先出版的全部图文数据光盘,并参考人民日报等重要报纸的电子光盘,重新穿越了时间的隧道,在新中国的起点上,随着时代车轮一次又一次地前行。我们听到了各个年代发出的强音,其中有欢呼,有歌唱;有批判,有责难;有震天的口号,又有坊间的民声;有高高奏响的主旋律,也有低低回旋的咏叹调…… 社会巨变 1949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天安门广场,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在天安门广场上发出的“新中国”、“人民政府”、“毛主席”的欢呼声回响在神州大地,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的流行语。此后,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卫世界和平”,自发“捐献飞机大炮”;热血青年则纷纷报名“参干”,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直至“朝鲜停战”。同时,刚刚告别“旧社会”苦难的中国人民,怀着强烈的“翻身”感,投入“增产节约”运动,涌现出无数的“积极分子”和“劳动模范”。1954年,随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宪法”和“人民代表”也就成为这一年频率最高的流行语。随之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高潮,在一片“报喜”声中,宣布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上世纪50年代初这一大批前所未有的新词语流行,透露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人至今怦然心动。 1958年,急于摆脱“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沉浸在一片“大跃进”、“人民公社”、“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高调声中,在“政治挂帅”、“破除迷信”等口号下,全国“大搞群众运动”,追求“高速度”,迎来的却是当时的一句流行语——“自然灾害”。于是,坚持“自力更生”,发扬“革命传统”,又成为全国人民面对困难的精神追求。由于“现代修正主义”引起的关注,新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对外密切注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对内则反复进行“阶级教育”,“学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等词句家喻户晓,在“兴无灭资”的浪潮中,在嘹亮的“革命歌曲”声中,“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深入开展,“贫下中农”突然代替“社员”,成了1965年频率最高的流行语,最先流行于军队的“活学活用”、“活思想”的提法,也成了风行于全国的流行语。一个被称为“史无前例”的风暴即将来临了。 仅从1966年流行语形成的态势来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从对领袖的欢呼声中开始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语录”、“毛主席万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战无不胜”、“统帅”、“舵手”等,被称之为当时的时代最强音。这场充满“牛鬼蛇神”、“阶级敌人”、“两条路线斗争”、“全面专政”、“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字眼的“革命”过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一句流行语将此“革命”表述为“浩劫”。 1976年,“四人帮”同“篡党夺权”一起成了当年的流行语。随着“拨乱反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四化”、“三中全会”等分别成为1978年和1979年流行语,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对外开放”到“深化改革”、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治理整顿”到“宏观调控”,从“股票”到“证券”,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浦东开发”到“西部大开发”,从“香港回归”到“澳门回归”,从“申奥”到“申博”,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扑面而来的流行语无不标示着新中国的巨变。55年后的今天,新中国已以现代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 毋庸置疑,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的意识形态和意志无疑会影响或主导着社会流行语,在较长的时期,许多社会流行语直接就是党的语言。因此,从新中国55年来流行语的重大变化来看,我们也能感悟到党的职能的重大转变。 我们党一开始就是以革命党的姿态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的。夺取政权以后,党成为执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建设社会主义”、“向科学进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等流行语得以广泛传播,说明党在执政以后一度也认识到执政党的某些职能。但是,从“思想改造”、“打虎”、“胡风反革命集团”、“右派”、“反右倾”、“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兴无灭资”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量流行语来看,党在相当一段时期中,仍然是以革命党的姿态,“以阶级斗争为纲”,从事着一场又一场的“群众运动”。直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中,竟然爆发出“造反”这样的流行语,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者、管理者被普遍称之为“当权派”、“走资派”,党内分成两个“司令部”,国家主席被称为“中国赫鲁晓夫”,“两条路线斗争”之声不绝于耳。大量所谓革命词藻装扮成的流行语,所到之处,许多干部纷纷倒下,国家秩序大乱,经济面临崩溃。多亏1978年开始的“拨乱反正”力挽狂澜,也使得“拨乱反正”这一词语成为这一年的流行语。 1979年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法制”、“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国两制”等纷纷成为流行语,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站在执政党的角度,接受人民的重托,庄严地履行执政党的职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从“三个代表”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高频率的流行语,说明中国共产党正在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转变。 从一元到多元 纵观新中国55年来的流行语,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以1979年为界,在此以前,社会流行语一般总是与政治相联。有许多流行语譬如“唯物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整风”、“社会主义革命”、“又红又专”、“政治挂帅”、“三面红旗”、“现代修正主义”等,本身就是些政治术语。即使有一些看起来与政治无甚关联的流行词语,在当时也是始终围绕着政治这根轴转的。如“机械化”、“拖拉机”之成为流行语,那是和国家的“工业化”和农村的“合作化”等体现国家大政的词语相联;“食堂”从1956年始成为流行语,那是“奔向共产主义”的需要;“乒乓球”不是也成了1961年的流行语了吗?那是因为“乒乓球”里有政治,中国运动员首次在世乒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足以弘扬国人爱国主义精神,使“东亚病夫”谬论不攻自破。至于在“文化大革命”中,流行语的政治性更是达到了颠峰状态,不要以为“样板戏”是说演艺圈里的事儿,也不要以为“孔孟之道”、“法家”、“儒家”、“秦始皇”是在戏说历史,不,那里面的“政治”可深着呢! 1979年以后,情况起了变化。流行语在不经意中,悄悄地从一元变成了多元。1980年,“电视机”、“住房”进入了当年流行语;紧接着,“旅游”、“录音机”、“电脑”、“名牌”、“明星”、“时装”、“彩电”、“冰箱”、“卡拉OK”、“空调”、“VCD”等远离政治的词语纷至沓来,一举成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家喻户晓的时尚语言。一些外来字母进入流行语,使得语言学家难以接受,但在政治上倒没遇禁忌。进入21世纪后,“WTO”、“APEC”、“IT”等流行语干脆与国际接轨,由纯英文字母组成,这下,来自语言学家的反对声音倒是少了,因为此时在中国说英语或会说英语的人实在太多了,在许多场合,你不得不说英语。中国人的流行语变得太丰富了,中国人的世界变得太精彩了。 生活巨变 要在55年的流行语中,把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与以后的中国人生活状态作一比较,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在上世纪激情燃烧的年代,在“突出政治”、“阶级斗争为纲”的前提下,报刊上的流行语是轮不上生活之类词语的;同时为激励国人的豪情与斗志,生活中真实的困难场景必须隐去。所以,在当时的流行语中我们很难搜索到生活类词语。不过,个别的一些流行语也能向我们透露出些许当时生活状态的信息。如“一穷二白”,这是旧社会留给新中国的底子,是当时的国情和广大人民生活状态的概括;如“自然灾害”,不管由于是“人祸”还是“天灾”,饿肚子甚至饿死人总是事实;“艰苦奋斗”,是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流行语,我们现在也要提倡艰苦奋斗,但是,喝着牛奶、敲起键盘、面对市场竞争的艰苦奋斗,与当年的“艰苦奋斗”是有区别的。还记得粮票吗?要说明当时生活之艰苦,说一说票子就可以。什么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烟票、肥皂票、火柴票……,都是人们日常天天念叨的词语。如果报纸对此全单照收的话,这些肯定是那个年代的流行语。 大概也是从1979年开始,生活类的流行语开始进入流行语的主流。1980年,“电视机”为当年流行语,不过那时的“电视机”大多放在院子里或弄堂口供几十双眼睛欣赏;1981年,“录音机”荣列流行语,不过那时的“录音机”经常被骑车人拎在手里并拧到最大音量在大街小巷招摇过市;1985年起,老年人开始责难年轻人追逐“名牌”,不久,老人们也想通了,至1987年,关于“时装”的概念风行全国;1988年,喜新厌旧的人们开始热衷于谈论购买“彩电”,至于热销没几年的电风扇,此时也面临着关于“冰箱”与“空调”话题的考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前谈论“粮票”、“布票”的人们突然摇身一变谈论起“股票”来了,健忘的市民们竟然不再记得“购粮证”藏在哪里,只是拎着大捆的钞票冲向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开发商索要“商品房”的“房产证”。人们感叹:一切真的“大变样”了!刚刚学会了开“电视机”,又面临着学“电脑”;刚刚学会玩“卡拉OK”,又来了“多媒体”;刚接触“硬件”,又碰上“软件”;刚上了“网站”,又说要“电子商务”;刚建了“小区”,又要建“社区”;刚结束“申奥”,又开始“申博”;人们忙碌并兴奋地说着各种时髦的流行语,这就是生活。撰稿/周勇闯特约记者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