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空间巨大 用新思路温暖南方冬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17:23 瞭望东方周刊 | ||||||||
美国的“克林顿总统百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将在2010年为100万个美国家庭安装太阳能屋顶 北京人对上海人说:你们南方的冬天真好,还能看到绿色。 上海人说:你来过个冬天试试——冻死你。
北京人说:嗨!还能冻得过北京? 上海人说:你们有暖气啊,一进屋就舒服了。我们是屋里比屋外还冷! 采暖事关污染和节能 在中国,一般的供暖期大致从每年的10月下旬开始,到第二年的3月下旬结束。供暖期内,许多市长都会公开承诺:保证居民室内平均温度不低于16或18摄氏度,低于此线可打市长公开电话投诉。 一种说法是:在中国,国家划定冬季供暖的区域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14个省份,涉及大约2亿城市居民。另一种说法是:国家规定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冬季不供暖,长江以北冬季供暖。还有一种说法是:以黄河为界,黄河上游地区供暖,中下游地区不供暖。第四种说法是:以温度为界,每年日平均气温小于和等于5摄氏度的天数在90天以上的地区供暖。主要是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这些说法可都是公开见诸报端的。 国家是什么时候做的这个规定?规定到底有哪些细节?为什么要如此规定?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在计划经济年代,财政困难情况下,基于最低保障考虑的规定。不列入冬季供暖的地区,意味着国家预算不会为其列支供暖经费。而在计划经济年代,供暖的费用基本上是由政府包下来的。 事情就是这样,16摄氏度,是人体对寒冷忍受程度的一个界限,过了此线,人即没有了舒适感。南方的许多地方,冬季的大部分时间是低于这个界限的,但政府的一个规定,让南方人的冬天过得非常痛苦。作家池莉有一篇小说,写到武汉人的冬天,看得人毛骨悚然。 应该考虑南方人的采暖问题 在北方,许多年里,人们的取暖问题是和单位密不可分的。 如果你住着单位分给你的房子,那么,你就什么心也不用操,舒舒服服享受就行了。如果你住着其他单位的房子,那么,你要把按房屋面积收取的采暖费交给对房子有管理权的单位,再拿单据到你自己的单位去报销。 在北方,许多年里,不同单位的人们之间比较单位优劣,冬季的供暖稳定是一个重要指标。凡是有钱有权的单位,基本上都从10月15日开始供暖,4月1日停暖,房间温度总在20多摄氏度以上。而钱少、权小的单位,基本上都从11月1日开始供暖,3月15日停暖,房间温度总是有气无力地徘徊在15摄氏度左右。 如今,许多北方城市为了治理大气污染,往往推行集中供热,即把一个个单位的小锅炉拆掉,换之以两三台大锅炉为整个城市供热。但此举推行起来甚难,原因即在于许多单位不愿放弃这项自己能够掌握的福利。 今天,中国开始富裕了,政府已经有条件让南方人冬天里过得舒服一点。况且,这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想想看:几亿人几个月的采暖问题? 有人说:南方人已经可以跳过北方的锅炉加管道的供热方式,直接以空调采暖。但事实上,空调采暖费用高、能耗高、舒适感差等弊病是比较明显的,难以成为整体化、大众化的采暖选择。如与美国、欧洲等主要采取可节约能源两到三成的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方式看,亦是如此。 其实,今天考虑南方人的采暖问题,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既解南方人之痛苦,又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催生中国新的能源空间。 建筑节能空间巨大 在中国,往往一到夏天,一个城市三分之一的电力被用作空调运转。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建筑设计、建材的节能效力太低,导致空调使用耗能过高。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城镇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不足3%。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建筑外墙节能保温程度差4-5倍,屋面差2.5-4.5倍,外墙差1.5-2.2倍。中国民宅的门窗洞口热能损失量是发达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中国家庭常见的情景是:看着电表呼呼地转,却总感受不到温度的升降。原因在于:30%的能量顺着窗户跑掉了,另外有35%从墙体流失了。 世界上建筑节能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如今一般特指建筑使用过程中对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等方面能耗的节约。国家建设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于2001年10月1日起执行的。 但在许多地方,对于精神层面的政策推广往往迅速而有效,物质层面的政策推广往往缓慢而难见其效。在中国这个大一统的国家,迅速推广各种利国利民的标准本应是其所长,但事实上,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差距至今未见缩小。 而在世界上,这个领域已不断有更新更快的发展。 有些国家在致力于生态化。如将工厂的大烟囱设计为向下排放,让废气通过管道先在一幢幢大楼里转一圈,既供了暖,又减轻了污染。有的生态化大楼,通过巧妙设计,安装无处不在的通风管道。白天将绿化地带的优质空气输入;晚上将外墙吸收的热量传送到房间,从而保持恒温。 从发展方向看,太阳能将是未来生活能源领域一统天下的霸主。 1997年,克林顿任美国总统时,提出了一个“克林顿总统百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即计划到2010年,为美国100万个家庭安装太阳能屋顶,每个太阳能光伏屋顶将有3—5千瓦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有阳光时屋顶向电网供电,电表倒转;无阳光时,电网供电,电表正转。每月只须交“净电费”。 在能源问题上最有危机感的日本提出了“新阳光计划”,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国策,计划到2010年生产光伏电池4700兆瓦。 欧盟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白皮书”,计划到2010年光伏发电6700兆瓦。 1998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二届全球光伏大会”上,大会主席施密特曾说:“太阳能将在21世纪中取代原子能作为世界性能源,惟一的问题是在2030年实现,还是在2050年实现。” 中国正处于发展高峰期,专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城镇50%以上的建筑都将是21世纪内建造的。这个惊人数字就是中国发挥后发优势的空间。 但从目前看,还没有任何能让人激动、振奋的迹象。 从理论上说,如果采用太阳能,在楼顶楼壁及各家阳台装上太阳能板,所取能量完全可满足今天南方人家庭取暖、制冷及洗澡所需。但是,能看到的是:发达国家纷纷以巨大资金投入太阳能光伏发电研究,期望以此作为从永续、安全、洁净等诸方面一劳永逸解决能源问题的战略突破口,德国等国家更已停止核电的发展,期望以太阳能光伏发电整体替代,而中国却在能源极度紧缺的现实逼迫下,不得不开始走大力发展核电之路。(文/孙大胜)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