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2004:艺术节,我遇到一位老厂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17:03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李宏宇

  4月的时候,北京的“798艺术工厂”做了一个“大山子艺术节”。这个艺术节可以说是一次“示威”,因为在这 里居住和工作了3年的艺术家们即将面临被赶走的危险。

  “798”原本是一大片工厂,属于曾经的电子工业部,20世纪末这些工厂的生产陷于
停顿,开始出租厂房。这些 1950年代由前苏联援建、前东德工程师设计的厂房因为具有“包豪斯风格”,被活跃在北京却一直没有固定落脚地的艺术 家们看上。他们陆续租下或大或小的厂房空间,建立了40多个艺术工作室。近3年时间里,艺术在老工厂中形成群落,声势 渐渐大起来。

  但有一个消息让艺术家或经营者们焦虑甚至愤懑:按规划,这里要在2005年底进行彻底拆迁,建设“电子园区” 了。对产权方来说,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工程,显然远比收取艺术家的租金更有利可图;但艺术家们又不愿意看到自己苦心 经营的一片地盘,刚成了一些气候,又要化为乌有。艺术家策划了这个艺术节,想方设法扩大声势和影响;而厂方则称活动手 续不全要予以制止,在展览开幕的当天,派出工厂内保到大门口站岗,所有出租车不得进厂。记者们从各处来了,只能在厂门 外下车,再步行近1公里才能到达厂区里的艺术节现场。现场又部署了好多身着制服的保安人员,怪吓人的,把艺术节的气氛 全毁了。

  艺术家当中就有人大代表,据说会向市人大呈交有关的议案;他们又找了专家来论证:从建筑意义上,老厂房就有遗 产价值,应当保护。工厂一方利用自己的资源和权力,自然也努力斡旋;但怎么斡旋,不让人知道,一位工人就说了:“这里 面的事很复杂。他们(厂方)说什么都行,可我不能说。”艺术节之外,两边都为了各自的目的“斗智斗勇”。就在这次艺术 节的现场,我遇到了一个跟哪一方利益都不沾边、却比他们都更执拗的老人。

  艺术家代表正在台上发表措辞委婉的宣言时,他孤零零地坐在后边的水泥台阶上,穿着举止,像一个最普通的退休老 人,跟所有其他人都格格不入,很显眼。通过一位朋友介绍,我跟他聊上了。他姓傅,已经80多岁,在1950年代曾经是 工厂的厂长。看到《南方周末》的名片,他也从兜里掏出一沓复印的材料。一份旧报纸的文章旁附了照片,是几个身穿八路军 军服的人的合影,其中一位就是老人自己,另外的人里,有名声赫赫的将军。

  “他们这么干,混蛋啊。”老傅对现在的厂方好像一肚子的气,“没有高科技,只有卖土地!”可到了具体的事儿, 老傅却怎么也说不连贯。我大概明白了他支持艺术家反对拆迁的立场,但他考虑的还有工厂上千名退休工人——工厂在,他们 还有个着落;工厂要是拆了,可这些退休工人恐怕就得面对好多麻烦。

  拉拉杂杂地,老傅又说起自己当年如何打江山,如何搞建设;又开始骂现在的人和事。他脑子里的世界和规则是很有 道理的,可是现在的世界和规则就没道理?我几乎被他弄得彻底困惑,觉得没有办法谈下去,便推脱说,日后联系。走的时候 ,老傅还在台阶上孤零零坐着。

  几天后我约了艺术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做采访,了解事情进展。见了面,他不无兴奋地告诉我:“上午北京市某市长 带人来看了艺术区。”可是一会儿又跟一旁的朋友发起牢骚,对某艺术家一旦领导来了就“大包大揽、使劲表现”做鄙视状。 一聊之下,他们竟对事情的细节也都遮遮掩掩、语焉不详。

  我觉得不光这件事情复杂,这些人也够复杂的,很多高深莫测的事情,恐怕难以触及。兴致大减,做文章的事情,渐 渐就搁下了。我再没有主动联系老傅。可是在随后的半年里,老傅却好几次主动打来电话,每一次都是几乎同样的话:“是李 先生吗?我是老傅啊。对798工厂的事情,我有一些看法,想跟你谈一下,你看什么时候有时间?”事过境迁了,我只好支 吾着答应说,行啊,有空联系,就没有了下文。

  岁尾年关的,却突然想起了这位曾经戎马的老先生。决策权力是早没有了,他甚至还不如那些艺术家们有“路子”和 “能力”。他和他的退休工人究竟怎么办?面对这个复杂的新情况,他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