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者老吴的命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17:03 南方周末 | ||||||||
□本报驻京记者庞瑞锋 我认识如今再度身陷囹圄的吴德东,是在2002年的11月底。当时一个朋友约我,说有一个某医药集团的人,想 反映它的财务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既然是内部人举报,该集团又是全国知名药企,我当然很有兴趣。见面之后,朋友指
老吴的经历是有些传奇的。他曾在军中服役多年,是空降特种兵出身,精于侦察与格斗。我曾问他,以你这把年纪, 徒手能对付几个像我这样的人。他看了看说,大概四五个是不成问题的。一掰手腕,果然不是他的对手。 老吴以正团级干部身份从军队转业后,到了山东济宁市一家药品零售企业,后来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00年, 这家省属企业被省国资局托管给该集团。实际上它被兵不血刃地兼并了。 开始老吴还持合作态度,并保留了总经理和董事的身份。但是,集团派来的高层却将企业资产暗自转移,经营状况恶 化。老吴不甘心一个企业就这么变成空壳公司,就带领职工上访,所任职务因此被一撸到底。 和老吴见面不到两周,12月中上旬,老吴就闹了件动静挺大的事。他和另一位举报人直奔中国证监会,举报集团下 属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当时这个上市公司正值增发的关口,立即被中国证监会叫停,因为老吴提供了财务的原始数据。 在举报前的头天晚上,我还在和他聊企业空壳化的情况,当时他并没提到手中握有这些材料。原来是第二天一早,他 买了份上海证券报一看,报道称鲁抗要增发。他一想事不宜迟,几乎未加考虑,就直扑证监会,实名举报。 老吴的曲折命运由此开始。 先是集团方面知道了举报者是谁,显然中国证监会难逃泄密之嫌。2003年1月下旬,老吴被济宁市中区检察院逮 捕,理由是涉嫌贪污和挪用公款。当然,我对这些指控进行过严密的考证,发现并不成立。 从2003年3月起,我先后在本报接连发表了三篇有关该事件的报道,提到了老吴在实名举报后的命运。各大主流 财经媒体也都随即做了长篇报道。这些报道似乎起了点作用,老吴在看守所里关了一月后,被取保候审了。为上下打点,老吴 也花了不少积蓄。 出来之后,老吴就不大敢在家呆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转移”。因为按通常的说法,他挡了人家的财路。要知 道这个上市公司近8亿元的增发因他的举报被停了下来。 2003年5月份,在未进行任何解释的情况下,中国证监会又同意了该公司增发。 但老吴的日子并未好过起来。2004年1月,老吴取保候审满一年时,原以为会平安无事。没想到济宁市中区检察 院再次对他发出逮捕令,理由不变。开始老吴并不相信,但从他人口中证实确有其事。所以,老吴仍然不敢回家。 2004年8月,我曾到中区检察院采访,希望了解是否对吴德东下过正式逮捕令,对方始终不予正面回答。老吴文 弱的夫人老郭作为家属前去,对方根本不予接待。按道理,逮捕令是应该送达家属的。 老吴虽不敢直接回家,但他也似乎大意了。10月份,他在郑州一家旅馆登记时,居然使用了自己的身份证。结果, 他早被网上通缉,机敏的服务员通知了当地警方。随后,他被连夜赶来的济宁检察院带回了山东。 至今,老吴还呆在济宁市的看守所里。 他举报的对象,去年才募集了8亿元的资金,今年前三季度已经爆出亏损。上半年中报显示,其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 下降96.72%。 经济记者常常是冷静和理性的,但在一年的行走中,他们看到的更多是人,而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回头看时,令他们 牵挂的依然是一个个或悲或喜的人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