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人物周报:杨振宁在清华-大师没有架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15:34 时代人物周报 | ||||||||
2004年12月22日,北京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上午九点二十五分,第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刚响,孙笑雨就立即往位于清华六教C座的101教室赶。因为晚到一步,离讲台近的座位就被抢占一空了。 本学期开学以来,每个星期的星期一、三上午,孙笑雨都要“赶场”一次。跟他一样兴冲冲来上课的还有基础科学班和物理系四个班的120多名大一学生。
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兴奋,是因为在这间教室里给他们上基础物理课的是杨振宁。在清华物理系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届的学生享受过这样的待遇,这可能也是唯一的一次。 离上课还有十分钟,门口零星地仍有学生进入,两名保安仔细地检查每一位学生的听课证。教室的后门,另一名保安也在做着同样的工作,而通向洗手间的门被锁上了。 在一群保安的簇拥下,一个身穿黑呢子大衣的老人从走廊的尽头走来,瘦弱的身材使他看上去显得有些高大,头发上还散落着几朵尚未融化的雪花。路面很滑,但老人的步伐却并不比年轻人慢,一转眼的工夫,就进入了教室。 保安随即迅速把门牢牢地关上,由于门上的玻璃被报纸覆盖得严严实实,对于教室里发生的一切,站在外面的人什么都看不见。五分钟之后,教室里隐约传来讲课的声音。 最后一课 杨振宁端坐在讲台正中间,双肘伏在桌子上,驼着背,头微微前倾,这让他看起来显得矮小了很多。他一边在稿纸上一笔一画地进行着公式的推导演算,一边用英文给台下的学生解释这个推导的过程。讲课过程中,他时不时地会插上几句带着浓厚北方口音的中文。 在C座对过的A座,有一间和101教室同样大小的多媒体教室,在那里可以看到杨振宁授课的“现场直播”。清华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和来自外校的旁听者都聚到这儿,一睹大师风采,希望从大师那儿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跟开学时的场场爆满相比,现在这间教室多少显得冷清了些,偌大的教室里大约只零零散散地坐着二、三十个人。这节课,杨振宁讲的是电磁学,原本用三个学期才能讲完的那本厚厚的英文教科书,他已经讲到了一半。 到学期结束,至少还有两到三节课的时间,学生们本以为他们还有机会继续聆听杨振宁的教诲,但就像他当初来的时候一样,他走的时候,提前也没有任何征兆。 很快,一个小时过去了,时针指向上午十一点整,再过二十分钟,这堂课就要结束了。一般不到下课,他本人不会离开自己的座位,此刻,杨振宁却突然停顿了一下说,他下个星期有事,将由中科院院士赵忠贤代课,他的课就上到这儿。然后,他缓慢地站起身和学生们挥手告别。 有一些学生开始鼓掌,但这一举动立即被杨振宁的助手、物理系的阮东教授制止了,因为别的班还在上课,动静太大不好。 在杨振宁出门之后,学生们也都一个接一个地跟了出来,几个学生拿着相机在不停地抓拍杨老师离去的每一个瞬间,直到他进入那辆奥迪A6在雪中渐行渐远。 大师没有架子 屈指算来,从去年9月13日的第一堂课,到12月22日的最后一节课,杨振宁给这帮大一新生上课次数总共有2 7节之多,这期间,他没有缺席过一次。每次上课,他都有个习惯,就是提前五分钟到教室,很准时。 “他从不点名,而且课间不休息,从头讲到尾,谁要是想上厕所可以直接去,不用跟他打招呼。”一位学生说。刚开始大家觉得挺紧张的,实际上听他的课非常轻松。同学在课上打瞌睡也是常有的事,但这只是个别现象。由于系里的老师会旁听,而且听杨老师上课本身能学到很多真东西,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非常认真的。“他给人总的感觉就是非常平易近人,没什么架子。” 门口的一名保安也有同样的感觉,“第一次上课,我站在门口,杨老师先跟我问好,我很感动。” 在这门课开课之前,清华大学物理系的老师专门给学生开了一个全体大会,课堂纪律除却不说,还对他们提出了几点要求:下课之后不允许跟杨老师索要签名,合影留念;每周一下午,杨老师会腾出一小时的时间解答同学们的问题,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但最好少问一些习题,这样容易落入俗套,还是多向杨老师请教一下做人的学问。 此后,每到星期一的下午,杨振宁的办公室门外都会聚集着很多他的学生,但由于时间有限,一些来得晚的同学就只能扫兴而归。 孙笑雨有幸和杨振宁有过几次近距离聊天的机会,包括中秋节那天他和班上的几个班委一起买了些小礼物去慰问老师的那一次。“杨老师坐中间,大伙围坐在他的周围,听他回忆那些曾经的求学往事,场面很温馨。” 聊天过程中,杨振宁提到最多的就是他的老师费米、泰勒、奥本海默、爱因斯坦等人,这些当年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对杨振宁日后能在理论物理界有所建树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他在一篇怀念费米的文章中写道:“他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这一辈的众多物理学家,这是有案可查的。”他跟这些物理学家之间的故事,在课堂中也多次提起过。 同学们很佩服杨振宁的一点就是,他给他们所传达的一切在他本人的文集中基本上都能找到,而且很多都是原话。 “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是最重要的” 除了惊人的记忆力之外,杨振宁上课时思维之敏捷也是令同学们称道的一件事,一位基础科学班的大一学生告诉记者,杨老师讲课都是跳着讲,挑重点讲,对于一些他认为比较次要的内容都是一句话带过,而且讲话语速非常快,一点都不像八十多岁的老人。要是课前不做大量的预习,上课很难听得懂。 “这是跟我们系的老师讲课很不一样的地方。”物理系一名大三的学生也这么认为,“对于一些公式,一般老师可能会直接拿过来,而他却会给你做出详细的推导,一步一步教你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他很注重数学在物理学里的运用,讲课时能切中要害,听了他的课你会豁然开朗。” 杨振宁对于数学的爱好主要缘于从小父亲的熏陶,他父亲是清华有名的数学系教授,他自己也曾说过,“我的物理界同事们大多数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学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技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他讲课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从不拘泥于书本,对于书上一些不严密的地方,他还常常直截了当地把它指出来,他还会经常给学生灌输一些物理学史、物理学前沿研究、物理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知识,这让这些在物理学刚刚起步的同学们大开眼界,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系系主任朱邦芬说,学期结束后,他们将组织学生和听过杨先生上课的教师一起对杨先生这学期的课进行一个总结,吸取杨先生上课时一些好的方式方法,以便运用到物理系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去。 “对于那些不了解的知识我都会把它记下来,课本上已经有的东西我很少记。”一名物理系的新生对记者说,不过这部分东西,杨老师答应我们期末考试不考,他说平时成绩占1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60%。“让我们感到特别意外的是,期中考试时他还亲自过来监考。” 至于学生最后的考试成绩是好是坏,可能不是他上这门课真正关心的问题,他开学时所说的一段话似乎可以说明他最想要的是什么。“我想最重要的是,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对这个课发生兴趣,而有更多的学生吸取了很多的知识,这是最主要的。” 示范作用 其实,给本科新生上课的目的并不仅限于此。 清华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聂华桐回忆说,1997年,杨振宁回国筹办清华高等研究中心的时候,就主动提出过要给本科学生上课,可是当时杨振宁和他太太两人的身体一直都不怎么好,1998年前后一共经历了4次手术。 1997年,杨振宁做了搭桥手术以后,身体状况好转,连以前心律不齐的毛病也好了,但夫人杜致礼却不幸在一次手术中神经系统受到了影响,一度疼痛严重。由于要在美国照顾太太,杨振宁回国的次数一年比一年少,要是给本科生教学,时间上肯定不太允许。直到去年12月,杨振宁正式定居清华之后,朱邦芬才重提旧事。 “朱老师一开始是来找我的,可是我跟他说,我一年要回美国好几次,时间上把不准,第二呢,也没杨先生效果大。 ”聂华桐建议朱邦芬说,还是找杨振宁来教更为合适。 今年上半年,当朱邦芬把这一请求告诉杨振宁时,他二话不说就接受了。一是了却了他几年前的一个心愿,二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本人曾在美国教过两次大一物理,他很想把美国教大一物理的经验和在中国教大一物理的经验来做一个比较。 “年纪大一点的教授来教本科生在国外来讲是一个普遍现象,大家会形成一种传统,到了那个年纪就会主动去承担一点教学的任务。杨先生自己也说过,到了六十岁就不应该再带研究生了。这么做不仅对学生好,因为老教授经验丰富,有什么问题看得比较全面;对年轻人也有好处,可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发展研究。”聂华桐说。 研究工作做不下来,在学校留不下来就会被淘汰。而国内却恰恰相反,“任何一个年轻人科研做的好一点,就让他做官去了。有潜力能够做一流工作的年轻人都被糟蹋了。” 聂华桐也坦言,杨先生这么做在高校教师里面所起到的示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要改变某些人的现行利益是很困难的,效果不会很明显,这么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营造这样一个风气和氛围。本报记者 刘俊 实习记者 王娜 1945年8月28日清早,杨武之陪儿子杨振宁自昆明西北角乘黄包车到东南郊拓东路,等候去巫家坝飞机场的公共汽车。离别时,妻子罗孟华很镇定,没有流泪。 到了拓东路,杨武之跟儿子讲了些勉励的话,父子俩都很镇定。话别后儿子坐进了拥挤的公共汽车,起先他还能从车窗往外看见父亲向他招手,几分钟后,父亲即被人群挤到远处去了。...[全文] 来到清华后得到的第一个惊喜就是得知我们基科班的物理课是杨振宁先生开设的。我当时特兴奋,因为对于学理科的人来说,能得到大师级人物的指点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能够聆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授课,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的事。这种兴奋在我们拿到特制的听课证(唯有持证者可以进教室听课),而旁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们的时候达到了极点。...[全文] 1966年,杨振宁离开普林斯顿,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工作。在100多名竞聘者中,刚从哈佛大学毕业的聂华桐被杨振宁相中,此后,他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长达三十多年。 当初吸引聂华桐前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杨振宁在理论物理界的声望,“这个研究所在国际上是相当有名,来来往往的人都是这个领域里最好的。”...[全文]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