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长三角专刊专题 > 正文

连宋大陆行后的台商心情:没有大陆台湾就无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15:01 长三角专刊

  从5月2日到5月8日,大陆各地台商“首次大团聚”,两度会集上海,6天之内“送连(战)迎宋(楚瑜)”,让人们对两岸经贸升起期待的同时,也把台商多年来的诸多冷暖感悟,裹挟而出台商的白手起家与“走出去”,自然充满创业的艰辛;和其他商人迥异的是,身份独特的台商,因了两岸敏感而复杂的关系,多了一份“夹心饼干”般的独特情感与经历……

  登“陆”20年,心头百感交集

  5月1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前几天还是艳阳高照,下午却狂风大作,乌云浓布。候机坪上,叶惠德和几十位来自大陆各地的台商们,把雨衣紧了紧,但仍然难抵逼人寒气。

  而他们的心头,却浮出从未有过的暖意。他们正在等候由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大陆访问团的包机。5天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将率团访问上海。正如海内外舆论的评价:这是跨越了近一个甲子的问候,是历史性的握手。

  无论是连战,还是宋楚瑜,上海,都是他们紧张行程中的希望之旅、经贸之旅。在这里,他们将面晤台商……

  “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在务实且理性的龙凤集团董事长叶惠德看来,几十分钟的座谈,不必抱太大期待,“很多问题,我们多次向台湾当局呼吁,也未见进展,难道指望我们与在野党领袖几十分钟的沟通,就迎刃而解?”

  话虽这么说,当国民党资深顾问徐立德带来口信,说连战在上海希望能与分散大陆各地的台商代表见见面,身为上海台商协会会长的叶惠德,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主动承揽了这次特殊的“家宴”,并迅速联络发起和组织各地台商。“一方面是他乡喜遇乡亲,我们是半个东道主吧;另一方面,能到上海、到大陆特地安排与台商座谈,就是对我们的重视与鼓励。两党之间的握手,创造稳定与良好的氛围,台商必是最大受益者。”

  连战走出机舱,谢绝了雨伞,与在场台商一一握手问候,并一再向叶惠德表示感谢,还冒雨短暂演讲。那一刻,在场的台商颇有些动容,百感交集。

  目前可以查到的最早抵大陆的台资,是1984年投资于珠三角的一家企业,但也很难说这是否第一笔台资。成规模的台商投资,则始于1989年国务院公布给予台商优惠的新措施以后。16年来,台商在大陆实现了从南到北、从传统到现代化、从点到面的快速布局。据大陆方面统计,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企业逾6万家,而在大陆工作、求学的台湾人已近百万。

  这样庞大的群体,在长达20年的登“陆”历程中,虽有大陆方面的亲情与关照,却得不到台湾当局的明确支持,他们身不由己地进入微妙的漩涡中。个中滋味,台商们叹道,“冷暖惟有自知”。

  “经济就是经济,为什么要人为复杂?”

  “大陆糕点皇后”、元祖公司董事长张秀琬,把台商处境比作“夹心饼干”———“处在两岸夹缝中,若非当事人,别人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尴尬与复杂。”

  张秀琬有着敏锐的商业触角。1992年,她决定到大陆投资,家人不理解:“到大陆不比其他地方。就算是市场潜力大,可那边有无安全啊?”同行说着风凉话:“你想赚大陆的钱,别把自己砸进去了。”

  这还算是善意的。“那时候,包括到现在,台湾岛内还有刺耳的舆论谴责到大陆投资的台商。”说什么台商是“债留台湾,钱进大陆”,造成台湾“外劳进(指东南亚一带到台湾打工的劳工),人才出”的不利局面,甚至还有人给扣上“红帽子”,说什么“使台湾产业空洞化”、“喝台湾奶水却背弃台湾的叛徒”……

  张秀琬抱着台湾人常说的“打带跑”(即拎着一只包去创业,见势不好随时跑),一路来到大陆。由于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欢迎,厂子顺利地建了起来。

  那一年,还有一位名叫汪美华的女子,也与先生一起来到大陆。她把3个孩子“打包”带过来了。“亲友说,万一出现1949年的兵荒马乱怎么办?我说:好吧,我们5口人到哪儿都要在一起,免得被生生骨肉分离、两岸相望。”至今回想,汪美华的调侃中还隐含一丝悲情。

  喜欢溯源寻根、熟悉台湾历史的张秀琬,常常在问:“能不能把问题简单化,经济就是经济?”

  “我的情感困惑几时消除?”

  和张秀琬一样,另一位台商也常常心生困惑。

  他叫王国达,力国企业董事长。12年前,当他决定移师大陆时,很认真地与儿子谈话:“从族谱上看,我们家族在台湾已是第8代了,从现在起,原乡人的血又流回了祖家。”

  他觉得,自己是“回家”了。

  不过,刚过来时,还是有一些细节提醒着他:你和这个家的其他兄弟姐妹,还是有些不一样。王国达至今对10年前的一件小事记忆犹新:他驾车违反了交规,被“公安”———虽然到大陆这么久,他还是习惯把交警统称为“公安”———拦了下来,请他出示驾驶证,一看是台湾的,很客气:“对不起,这个驾照不能适用。”王国达当时也抬上了杠:浙江驾照你们认吗?北京驾照能在这里开吗?对方也很礼貌:也许以后一样,但现在还不行,得去换证。虽然换证也不麻烦,但这个细节让王国达觉得陷入“情感困惑”。

  几乎每位早期来大陆的台商都遭遇过类似困惑。在机场入关,持台胞证的人走的是“境外人士通道”;早些年,去参观博物馆还得遵循“外宾价”。

  现在不一样了。3年前刚与老公来到大陆的黄慧华,听到“前辈”们的这些故事,已有些不解:“我们可没这么多顾虑。”

  可以想像,当连战与宋楚瑜来上海倾听台商的呼声,王国达那句“我非常震动”,显是肺腑之言。“希望这样的认同与推进,让我们这一代遭遇的情感纠葛不再发生。”

  创业,到大陆寻找“第二春”

  5月3日。上海东方滨江大酒店宴会厅。

  在上海台商协会会长叶惠德主持下,大陆各地台商协会负责人设宴欢迎连战。连战发表了题为《经济双赢、互惠互利》的演讲:“今天,两岸的经贸关系,由台湾的角度来看,已经不是一个像早期那种‘输血’、‘救护’那种的关系,实际上今天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抢市场、抢商机、抢出路的一个重要的当口。”

  “我有幸经历了两个经济起飞期”

  亲耳听到一位来自台湾的政党主席公开称赞台商在大陆经济建设中“与有功焉,与有荣焉”,听到两岸应建立“共同市场”的表述,此前对岛内关于台商“输血论”的批判已听得有些麻木的邱创盛,心情一振。

  台育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专为到大陆投资的台商提供信息、管理服务,其董事长邱创盛断定大陆孕育着巨大商机,特别是长三角一带,正踏上经济起飞的快车。他认为,这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似曾相识。

  “我们这代人非常有幸,能够先后经历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起飞。”邱的这句话,在每一个四五十岁的台湾商人口中,都常常被提及。上世纪90年代到大陆发展的台商,轨迹如出一辙:台湾起步打基础,抢抓大陆机遇谋求“第二春”。

  大陆的机会在哪里?一个最小的细节就可以证明:在大陆,雇佣一名工人,工资不到台湾的110,建厂费用也只有台湾的13———仅此一项,就可大大降低经营成本。

  王国达则从广九列车上的蛇皮袋中有了“发现”。他第一次从香港乘坐广九列车入深圳,在火车上看见许多西装革履者,提着装满了文件与资料的大包小袋。王很奇怪:常见从深圳带蔬菜回香港、从香港买电器回大陆打“价格差”的,可带这么多文件干啥?原来,香港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成本很高,许多企业宁愿入关去找收费低、服务好的专业人士。

  “这就是成本落差、利润空间啊。”现在,这样的落差正在缩小,但依然存在。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长三角专刊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