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长三角专刊专题 > 正文

长三角地区面临化工危机 五宗罪威胁路上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14:47 长三角专刊

  ·又是液氯泄漏!4月12日,江苏无锡一化工企业液氯泄漏。短短的14天内,在浙江、上海以及江苏,连续发生数起涉及化学品的安全事故,这是巧合还是有必然相关的背景

  ·这是一个绕不过的大化工时代。在产业配套的专业物流体系、环境保护,以及法律制度保障、市场监督管理、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我们是否已经做好足够准备——大化工时代,长三角系上“安全带”了吗

  物流企业南迁背后的市场诱惑

  很多时候,人们是从企业的嗅觉来判断市场走向的。

  就好像此刻,站在亚洲第一高、中国最昂贵租金的商务大厦——浦东金茂大厦的18层楼上,很多人猜测:以化工贸易、物流为主要业务,作为拥有国内最大的液体化学品船务公司的中化国际,它在2001年6月毅然将其总部从北京迁至上海,当然绝不会只是为了欣赏窗外的陆家嘴中央绿地风景。

  “我们是冲着长三角广阔的化工品物流市场来的。”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跃新毫不掩饰对这块“蛋糕”的渴望。

  长三角拥有两大国家级化学工业区,分别是地处杭州湾北部、距上海市区50公里的上海化学工业区,以及位于长江北岸、距南京市区30公里的南京化学工业园。

  前者是“十五”期间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目前已有英国石油化工、德国巴斯夫、美国亨斯迈等跨国公司及苏伊士集团、荷兰孚宝、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等世界著名公用工程公司落户;后者主要发展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生命医药、新型化工材料六大领域的系列产品,目前在建的4个项目总投资超过30亿美元。该园区周边,还分布着金陵石化、南京化工,以及我国最大的合成纤维原料生产基地、世界第四大聚酯生产商——中国石化集团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如果把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区、中国精细化学工业江苏泰兴园区,以及位于浙江省上虞市的杭州湾精细化工区、宁波石化工业园等算在内,在长三角,从南京到上海的长江两岸,从上海到宁波的沿海地带,就集中了近10个大型化学工业区。

  这样的市场诱惑,加上长三角的制造业高地,中化国际自是难以坐视。

  “大进大出”的新长三角产业诉求

  那么,长三角为什么“不约而同”地要发展化工产业?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化工产业开始结构调整,传统化工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最早是中东、南美地区,近10年来,向市场和资源较为丰富的亚洲地区转移速度加快。

  一份统计数据表明,1998年—2005年,全球预计新增乙烯生产能力约2500万吨,其中,50%以上集中在亚洲和中东地区。

  “无论是从全球产业转移机遇,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还是长三角区域所占的产业基础、水陆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长三角承接全球重化工产业转移是必然趋势。”潘跃新的观点具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这也是长三角地区一次主动出击。

  无论是江苏沿江开发战略,还是浙江杭州湾开发战略,都把石化产业作为首选。江苏沿江6个市区、15个沿江县(市),几乎每个市都有化工园,并将化工产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有人戏称,“长江三角洲有望成为化工园区三角洲”。

  “粗略估计,化工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达10%。”江苏省南通市经贸委行管一处处长王明珠说:“根据规划,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将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南通是全国15个精细化工基地之一,也是全国惟一的国家火炬计划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沿江产业的特点是大进大出、大投入。根据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规律,我们沿江产业重点放在装备制造业,包括汽车、船舶、机械装备、机电等等,第二是化工,第三是冶金,这个产业带,称为沿江基础产业带。”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钱志新曾经向记者这样概括江苏沿江开发产业规划。

  对化工产业的这种认识以及大举推动,甚至使周边欠发达地区也被卷入了一个大化工产业发展的浪潮。

  就在“3·29”事故发生地江苏淮安市西郊,2003年3月,一个规划面积达8平方公里的盐化学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工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永源坦言:“不少是苏南企业配套项目。”目前,有3家企业进驻,总投资达10亿元的华尔润公司项目,是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全国最大的浮法玻璃企业华尔润集团的原料基地。

  城市安全之困

  环保投入能够不再“纸上谈兵”吗

  4月6日,参与淮安“3·29”事故处理的环保人员最后撤离事故现场,同时对外证实,尽管,因为液氯泄漏事故导致当地麦子、油菜大面积枯黄,但是,因为该地区土壤本身对酸性物质具有缓冲性,事故对周边农田土壤的影响不明显。

  但是,人们并不能因此放心。事实上,在此事故发生前后,有两份关于长三角土壤与近海生态环境的报告出台,报告中所透露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足以抵消“3·29”事故环境监测报告所带来的那点小小安慰。

  2004年秋季,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表明,在土壤肥沃的长三角地区,包括南京的土壤质量正呈毒性,其中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的污染已初步显现,一些地区的土壤标本中检测出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达100多种。一位研究员指出,此结果与该地区化工产业发展有直接关系。

  而2005年4月,一份江苏、浙江、上海2004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则表明,两省一市近岸海域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面积分别增加6540平方公里和8520平方公里,合计比两个上海面积还大。有关专家认为,沿江、沿海而建的化工、医药、染料等重污染企业常将有毒废水直接排入江海,是导致近海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使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是大化工时代无法回避的问题。”江苏省环境监察局局长凌静说。

  要解决这个问题,将化工企业集聚,统一规划,集中控污是个好办法。上海化学工业区就通过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借助先进的处理及转化技术,建立起化工区企业层面、园区层面、区域层面的“三圈”循环经济体系。按照国内传统的石油化工生产工艺测算,化工区一期将每天产生工业废水15万吨,而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一期地块内项目的废水总量只有每天1.5万吨,仅为原规划量的10%。

  不过,如此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需要大投入,据有关资料,上海化学工业区每平方米土地的环保投入达500元。

  这样的投入在汪永源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江苏淮安盐化学工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永源坦言,虽然,园区规划有日处理量为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但是,由于资金没到位,目前尚未建设。“现在,园区企业的污水通过管道汇集到市区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汪永源说。

  将化工企业赶到园区“圈养”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共识,但如何保证“圈养”的环保投入,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化学工业园的环保投入,显然是一个新问题。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够专业吗

  此次“3·29”事故发生后,地方政府的应急反应算得上“快”——接到报警后不过数分钟,110就出现在现场;1小时后,市区几家主要医院已开通伤员急救绿色通道;第二天,南京、上海专家就迅速赶至现场,参与医疗、防化等事故抢险。

  但是,面对危险性极强的化学品泄漏事故,城市应急体系除了“快”,还要更专业,否则非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据“3·29”事故的官方新闻通报,被收治住院的350多名中毒患者中,有36位是救援人员,包括5位公安干警和6位武警官兵。这些救援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但他们缺乏专业的救治知识,更缺乏必要的自我防护设备,救人者也成了被救者。

  3月31日晚,事故处理人员连夜对装有液氯的槽罐进行防渗漏处理。现场仍然充满刺鼻气味,操作人员虽然说站在上风口,但都没有进行防毒防护,有人甚至连口罩也没戴。

  在当地医院,同样缺乏具有专业处理急性化学中毒性疾病的专业科室和专业人员。“氯气中毒后是否有后遗症?我还真的不太了解。”高新怀说,他是“3·29”事故受伤人员救治的主力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的副主治医师,也是该院,他说,南京和上海方面的医疗专家的到来,给他这样第一次接触氯气中毒的医生吃了颗定心丸。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不健全,不独淮安市一家。即使在北京地区的综合医院中,也极少设处理急性中毒的专业科室,缺少药品、防护器械储备。而在政府部门,所谓应急救援体系多是普适的安全事故救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像这样的事故救援,应该是专业的防化救援队伍,从车辆、设备、操作规范等等,都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才能从根本上节约救援时间,将伤亡降到最低。”

  在化工产业管理上,跨省、跨地区能精诚合作吗

  赔偿是“3·29”事件中最为关注的焦点,而因事故所涉车辆均为山东籍,赔偿问题就变得尤为敏感和复杂。

  “淮安已按交通事故处理的赔付标准,将有关资金垫付到位,但是,不能对外界透露具体的赔付金额和赔付标准。”淮安当地的一位官员说。在淮安市采访的3天时间里,记者听到关于赔付的最多的观点是——涉及两省协调,难着呢!

  其实,在大化工时代,需要跨省、跨地区精诚合作的,还不仅仅是类似的化工品跨地区运输事故,还有化工产业的管理。

  比如化学品运输企业的监管。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各地化工物流运输企业也应运而生,对化工物流企业,国家有一套规范管理制度。但具体到各城市,对制度的掌握尺度就大为不同。一些地方管理者认为,只要这些危险品运输企业不在自己所辖地盘上出事,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像“3·29”事故中,如果肇事的山东籍车辆在经过江苏收费站时,路政管理人员能严格检查,或许这一恶性事故就可能避免。

  “一些地方为了避免节日期间在辖区内出安全事故,采取禁止危险品运输车上辖区内高速公路的措施,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给危险品运输增添了不安全因素。”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说,“因为,在人车混杂的一级公路,或乡间小道上,危险品运输需面对更复杂的路况,出事的几率更大。”

  社会安全意识那根弦绷得够紧吗

  4月1日,记者随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一行来到“3·29”事故现场,查看受灾村庄的善后工作。

  时值下午2点,正是一天中光照最强的时间。尽管,现场的污染源——肇事槽罐车已在当天上午被撤离现场。但是,阳光蒸晒下,被毒气熏黄的麦田、油菜田升腾起一股强烈的异味。很显然,在这个受灾核心区,空气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记者下意识地用湿纸巾捂住鼻子,却招来异样的目光。看看周围,除了在村后对中毒死亡家畜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的工作人员戴着口罩之外,所有现场工作人员,也都无任何防护。可以看出,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对化学品中毒危害都还是认识盲区,安全防护意识也都比较淡薄。

  相当多的人,包括记者在内,也是通过此次事故认识“液氯”的。如果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多一些了解的信息渠道,如果“3·29”事故受灾区域的村民,此前接受过相关的信息,或许,伤亡就不会那么惨重。

  全民安全意识的确立是建立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的。任何一个将化工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规划发展的城市,其市民都有对产业和企业安全状况了解的知情权。遗憾的是,在许多地方政府的意识里,化工产业发展是经济问题,而非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其项目选择、企业选址,无须经过公众表决,更不要说在公众间开展与此相关的安全知识宣传了。人民日报记者 郝 洪 王伟健 吴 焰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长三角专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