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不安分的田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6:48 时代人物周报

  “从春节到上个礼拜,一个多月的时间,有8家公司在找公关经理,7个猎头找我,其中一个猎头跟我说了两个(职 位)。”

  在嘉里中心地下一层的一家茶坊里,田耕一边喝着饮料,一边悠然地燃上一支烟,笑得像个小弥勒佛。

  他身穿皮夹克和米色长裤,发梢染成金色。

  不安分的“新闻官”

  田耕给人的印象是年轻、阳光,说话条理清晰,滔滔不绝。

  “我毕业十年换了六家公司。没有一家是自己去应聘的,前两家是朋友介绍的,后四家全是猎头来找的。”他说话时 ,样子很得意。

  1995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新闻系、担任过学校公关协会会长的田耕,第一个工作是一家广告公司,旋即转 入国际医疗中心, “一干就是三年”,直到1998年朋友介绍他去爱立信公司,他称那是他“真正走上正途”。

  “当时爱立信只有两个人叫‘官’,一个是首席执行官,一个是媒介新闻官,我就是后一个官。所有对外的本地新闻 稿件,我看之后就可以发布。”田耕开玩笑说,“我在爱立信保持了一个记录:两年中媒体只有一、两次提到我的名字。那时 我觉得做公关的风险很大,说得越少,自身就越安全。”

  在爱立信“当官”期间,正值网络热潮时期,全民兴办互联网。田耕对互联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买了软件,并申 请了一个域名,并花了一万多块钱去社科院参加了网络经济方面的一个培训班,2000年开始自己做起了网站,还兼做动漫 ,白天上班,晚上常常折腾到凌晨两、三点钟。

  不久,他从爱立信跳到脉搏网。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他又被朋友介绍进了一家做电讯系统集成的公司,成为那家 公司的第九名员工。

  他在这家公司做公关经理,一个人写新闻稿、约记者、订会场、安排发布会或媒体专访,甚至一个人操办了一个展览 会。“他们给的工资比网站都高,月薪接近两万元,这也是吸引我的原因。”

  这家公司,是他惟一一次因裁员而离开的公司。“当时美国电讯市场不景气,公司的四个供应商倒闭了三个。”但让 他感到欣慰的是,他是这家公司全球七个分公司中最后一个被裁的公关经理,“是跟我们人事经理一起走的”。

  正好赶上柯达公司招人,田耕就投了简历。“两个月没有人理我,后来猎头找我,就成了。”他大笑。

  六次面试

  “我进柯达面试了六次。”田耕说,第一次是面对猎头;第二次是柯达的人事经理;第三次是中国首席代表,“也是 我们这个部门现在的老板”;第四次是这个部门所有的七、八个人,“我第一次感觉到柯达的风格不一样,它讲求一种团队合 作,手下人投票,愿意不愿意让我来,有意思吧?”第五次是柯达大中华区主席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叶莺,“她见我一次后不 太放心,又见了一次。当时有两个很好的人选,另一个比我更资深,她看中我的素质和发展能力。”

  2002年3月进入柯达做公关主管,两年后升为负责全国的企业公关经理,田耕的“仕途”非常顺利,仅在200 4年,他就一连升了四级。

  平息“不建工会”危机

  十年磨一剑。如今,田耕已经能够坦然面对一个公关经理所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在柯达的三年, “柯达反对建立 工会”的危机是他遭遇的仅有的一次比较大的危机事件。

  2004年,媒体盯住了两家“反对在公司里建立工会”的跨国公司,第一家是沃尔玛,第二家就是柯达。

  “我抱着《工会法》反反复复看了十多遍,经与老板商议,马上发表声明:第一,工会是员工自愿成立的组织,柯达 从未反对过建立工会,如果员工愿意建立,柯达一定支持,并按照法律规定给予一定的帮助。第二,按工会法规定,代表资方 的管理层不能去组建工会。”其结果就是,“采访我的记者都接受我的观点”,最后就不了了之。”

  此前,还有一家广州的媒体“说柯达如何垄断”,说是国家工商总局的一个反垄断报告上写的,田耕说那纯粹是子虚 乌有。“我通过特殊渠道看到了那个报告,根本就没有点名说柯达垄断。我就给他们讲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什么叫垄断?消费 者只能以一个价格没有选择地去买一个东西才是垄断。柯达的市场占有率高不假,乐凯最终跟柯达合作也不假,但那是消费者 自主选择的结果。”

  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天,田耕刚刚跟公司领导谈完他的职业发展。“我给管理层两个信息:第一,我在这里很开心; 第二,我希望在这个职位做下去,把公关做得更深入。”

  田耕说,他现在最想干的是三件事,“第一,把工作做得更好,以更多的创意更强的传达力帮助柯达从一个传统的胶 片公司形象转化为数字化公司形象;第二,把队伍带好;第三,去做培训。”

  他说,他已答应去给一个新闻发言人班做公关培训,“已经写了40万字的公关心得体会”。这是他正在潜心研究的 关于公关评估的课题的一部分,“这是行业内一直未解决的问题,毕竟自己是科班出身,工作之余喜欢研究点学术”。

  一会儿,他还要去什刹海找个环境好的地儿,一边吃饭喝茶,一边与新招的属下和柯达广州来的同事座谈交流,他说 这是“带队伍”。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