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有多少时评是靠不住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15:57 观察与思考

  -浙江杭州 徐迅雷

  一般说来,悲悯同情弱者总是没错的,但我以为,虚幻、虚妄、虚火上升的“同情”“悲悯”是廉价的、没有效果的 、缺乏意义的。

  有多少疑似正确、疑似正义的新闻与“零距离”跟进的时评是靠不住的?反正一年有
多少“假新闻”或是“准假新闻 ”发生,就有倍量“伪时评”发生。“伪时评”往往更加迷惑人,能让众多时评大腕和众多时评大报迷失方向。而最近一条“ 华北油田职工抢着离婚为上岗”的新闻引发的“全国时评一片红”,篇篇充满了“义愤”之气、“正义”之气、“尊严”之气 ,还真是不多见。

  听听这些呼唤“最后自尊”的“大义凛然”之语句吧:“为了一个饭碗,不得不痛苦地选择了离婚”、“‘失去尊严 ’的举动,正是为了捍卫一种起码的生存尊严,一种免于挨饿受冷的底线尊严”……这是什么跟什么啊!时评家们为什么就有 意忽视原报道中“有不少夫妻手拉手,亲亲热热地去办离婚手续,就像去超市购物”这样的话呢?这个信息点不是很清楚吗, 这实际是假离婚,上岗后第二天就可以去重新登记结婚的“过家家”式离婚!往“失去尊严”上扯,这个时评的立意是高,实 在是高,但高到云霄里去,也真的就虚无缥缈了。

  下岗后,有的职工顺利完成转型了,有的会将当初的一次性补偿款用光赔光而陷入困境;所以“再就业”就成了摆在 个人、企业、政府面前的大事。华北油田其实就是在这样一个形态下进行帮助职工再就业。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家 庭里双职工都想重新上岗,这回“先安排一个名额”,另一位“今后再说”,那是很正常的思路,因为你家一对都各喝了一碗 “稀饭”,那么桶里的稀饭就少了两碗,这意味着就有另外一个“单身和尚”将没有稀饭喝。

  问题是—仅仅是,在操作再就业的具体要求、具体规定时,华北油田有关管理人员疏忽了一个时间上的设限,那就是 对“双职工因离婚变成单职工”的时间限定。疏忽的结果就成了所谓的“政策空子”,导致了双职工突击办理假离婚的状况。 有后续报道说:华北油田已紧急通知,“8月5日以后的离婚证视为无效”。

  可是,时评家们立马就将其上升到最高的高度、下潜到最深的深度了。《“凭离婚证上岗”是“羞辱性制度”》就是 个典型的“高度”评论,用上了疑似新鲜名词“羞辱性制度”和“制度性羞辱”,而“疑似新鲜名词”正是时下的时评家与时 评编辑最喜欢的。在“制度性羞辱”获得“普遍确认”之后,不少时评家呼吁“对工人现实处境予以悲悯同情”,呼吁“让尊 严不再成为必要的生存成本”。一般说来,悲悯同情弱者总是没错的,但我以为,虚幻、虚妄、虚火上升的“同情”“悲悯” 是廉价的、没有效果的、缺乏意义的。

  这问题背后的根子在于两方面:一是时评家大抵是变得越来越浮躁了,见到一个“奇特”的社会新闻,不多转几下脑 筋就乐不可支地立马开笔;二是原刊报道的信息选取与披露不完整,经过时评催化之后,最终将“单身职工可以再上岗”演绎 成了“只有离婚了才能上岗”的似是而非形态。这里的根源是记者与媒体的一个新闻观念的失衡—在如今社会新闻都要力求主 流化而避免低俗的时代,他们将一个严肃的主流新闻“社会化”,弄成了一条“引起轰动”的“社会新闻”,还为“包括中央 电视台在内的近百家媒体纷纷对此事予以关注和评论”而沾沾自喜。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