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大道:精神之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14:02 新闻晨报 | |||||||||
复旦的路很多,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当属这条有“南京路”别称的光华大道。从复旦人的精神图腾——校训,一直走到自由思想的汇聚地——曾经的中央海报栏,这条路不仅贯穿了地理上的复旦,把老复旦从西向东延伸,更是复旦人的精神归宿。我们从这里走过,留下一路的树影斑驳,岁月经年,路上的风景一直在变,但这条复旦的“精神之路”将永存…… 斑驳的南京路
文/刘鸣筝(98级校友) 现在的光华大道,原来名叫“南京路”。 复旦的前辈们有他们自己的南京路,在那里,他们奔波、请愿、点篝火;我们也有我们的南京路,在那里,我们骑车、唱歌、醉酒…… 我心中的南京路,始终不离“斑驳”二字。 初到复旦那个秋天,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枝叶打在南京路上,斑斑点点,一路的温暖,一路的灿烂。那时起,我开始记得,复旦园的这条主干道,有斑驳的春夏秋冬。 我在复旦一点点地成长。深秋近冬时,南京路两旁法国梧桐的叶子渐渐变黄,飘落满地。这一地的黄叶,也是斑驳的,学子们踏着这沙沙作响的叶子上下求索,谱写秋的萧索,秋的成熟。一代又一代的复旦人,都是在复旦有了秋的收获再走向远方、寻求新一季的繁华。 春夏之季,法国梧桐逐渐枝繁叶茂,遮阴蔽日、欣欣向荣,树下笑语欢言,一路的青春与快乐。我作别复旦时的南京路,就是这时的样子,她和我,都怀揣着一样的梦想,迎接新的人,或新的人生。 南京路上,有许多往事。五·八事件时,我们行进在南京路,慷慨激昂,一颗赤子心,一腔热血,记录着我们无悔的青春;谢希德校长辞世时,路两旁的法国梧桐上,系着的一串串洁白的纸鹤,书写着复旦人的凝重;南京路旁的升旗草坪,举行过教师们的集体婚礼。白发苍苍的老人纪念他们的金婚,风华正茂的青年喜结连理,复旦的精神由此传承;南京路旁的三教,无数的学者、政要、企业家及其他成功人士出入过这里,留下他们的精彩,带走我们的掌声;南京路尽头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无声的庄严,让每一个复旦人铭记于心。 在复旦读书的时候,我最喜欢去南京路上散步。无论什么样的挫折、萎靡、得意、喧嚣占据着我的心灵,只要我的脚步踏上这条安静的大道,就一切都归于平静。花木森森,和风习习,擦肩而过的人都有着朝气蓬勃的面孔,那脸上,都分明写着阳光与虔诚。无论是热闹的中午,还是国庆节的黄金假期,南京路旁的教学楼里,都永远有人在刻苦攻读,不由我不汗颜,不由我再有丝毫杂念,不由我不奋发向上。 晚上下课或自修完回东区的宿舍,我总会经过南京路。晚风轻轻,人声寂寂,偶尔会有晚樱、栀子花、夹竹桃的香气飘散,真正感觉书香沁人、宠辱皆忘…… 多少年,南京路送往迎来,看复旦人不停变换他们的笑脸。南京路默默记下每个人的快乐与忧伤,记下他们一点一滴的成长。然而她始终不曾繁华起来,不曾沧桑起来,只是缓缓走过自己斑驳的路。 南京路的斑驳,不是寂寞,不是凋敝,是静谧,是安详,是成熟,是稳重,是无声处的多彩。 南京路,那雪白的千纸鹤 ●悼念谢希德校长 雪白的横幅拉在南京路上,无数只千纸鹤在风中飞舞,这是2000年的春天。 终于知道了什么叫“风范”。真正伟大的,也就是真正让人感动的。它是从心底发出的最真的声音。98级物理系的同学们,自发组织了对谢希德校长的悼念活动。 [物理系同学如是说] “谢希德老师平易近人,从来不会对不同地位的人有不同态度。最后一次见她是毕业前,她曾几次到系里询问我的情况,她总是鼓励我,说考试成绩不是主要的,她还对我的家人说我在复旦读得不错,电脑很好,还参与搞业余电台、电工项目等。” “刚听说先生仙逝,不禁怅然。在复旦读了四年,听了无数关于谢先生的传说。我只是一名本科生,只见过先生寥寥数面,不过由于机缘巧合,我曾到过先生的家。当时一进先生家的门,看见一个大沙发,先生正戴着眼镜读文献,边上有个小女孩在玩耍。沙发对面的桌上,正中间有一幅很大的曹天钦先生(谢老的丈夫)遗像。曹先生的去世是谢老晚年最悲伤的事。先生的书房很大,一面墙那么大的书架占据了房间的三分之一,硕大的书桌摆在书房正中,桌上地下也散乱地堆满了书……” “谢老很慈祥,遗像在复旦的主页贴出时,我一见之下竟流出了泪。这是没有由来的……我对谢老的功勋也一无所知,只是觉得,又有一位和蔼的老人去世了。” ●送别苏步青校长 送走谢希德校长3年后,同样是春天,悬挂在南京路两旁梧桐树上的串串纸鹤,诉说着对另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的思念。 苏老走了,在2003年3月17日的16时45分,平静,安详。苏老生前所在的数学系却不能平静,深切的悼念潮水般涌出。 [纪录:数学系同学们的千纸鹤] 2003年3月17日晚上10时,本部十号宿舍里,数学系02级的男生们还在叠纸鹤。男生们的手并不灵巧,有些同学之前也没有学过,但是每个人的神情都是那么的庄重与专注。 当有的同学从网上得知苏老过世的消息后,立刻通过短消息告知别的同学。消息愈传愈广,每个年级、每个寝室、每位同学都参与了叠纸鹤的行动。大家都非常积极,不会的同学也学着折,虽然折得不太好看,但大家都亲手做了,表达自己的心意。大部分同学到凌晨一点才睡,有些同学几乎一夜没睡。” 晚上11点的时候同学们开始将挽联和几千只纸鹤挂上了光华大道。大约是天公也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悲伤,早早地把飘了一天的雨收了。静静的夜里,只有无声的行动,默默表达着人们的哀思。“纪念苏步青先生”、“苏老先生千古”、“我们永远怀念您”,雪白的挽联和千纸鹤在夜风里飘荡,仿佛也在应和着人们的哀伤…… 校训与校训墙 在复旦校园的南京路尽头,有一面镌刻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墙。校训墙由大理石贴面砌成,魏碑字体,凝重而不失洒脱。 复旦校训来自老校长李登辉(1873-1947)。1915年,适逢复旦建校10周年,李登辉校长参照美国名校制度,为复旦规定了校训、校标(徽)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就是在此时由国文部教师挑选的,暗合李校长母校耶鲁大学注重培养学生严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自由精神的特色。 复旦校训源于《论语·子张》节,原文是:“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此句和《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互为发挥,讲的是儒家增进学业,修养人格的功夫。将其选择为复旦的校训,说明复旦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坚守。一直到现在,人们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意义。今人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就说:“……博学不一定有用,博学要笃志,有一个中心,意志坚定,建立人品,那么知识渊博,有如一颗好的种子,意志的坚定是肥料,培养出花和果来。”“近思有两个意义,一个是思想要有中心,一个是不要想得太虚玄太高远,要切近的其实的思想。” 台湾复旦中学首任校长温崇信对复旦的老校训也曾有一番精彩的解读,他认为“博学是从各方面广博地去学习,以开拓知识的范围,笃志是向远处大处立志向,立了志向,就要坚定不移,切问是切切实实地问,近思是由近及远地想。”他勉励学子“在科学突飞猛进的今日世界,研究学识的步骤,必须由通才而转向专才”,将复旦老校训的精神在宝岛发扬光大。 南京路尽头的这块校训墙建于1995年复旦90周年校庆,5月27日揭幕仪式后,物理学家李政道发表了即兴演讲。他寄语复旦学生,学习要有创见,不能只学着回答问题,还要学会怎么“问”问题。当时的校长杨福家也强调要使学生有更多的问题问出来,关键在于教育者要明白,“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待被点燃的火种”。 每个时代的南京路都有着她独特的风景,上世纪80年代,整齐的黑板报折射着大学生们的思想和激情;新世纪,飘扬的宣传彩旗、各样标题的横幅,则又透出新一代大学生的机敏与朝气。不论风景怎样,看风景的人们自会懂得她的妙处。 [人物访谈] 南京路上的黑板报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南京路上最盛的风景就是黑板报,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中期。当时南京路两边设置了橱窗式黑板报,由各院系负责出版,登载同学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时政、花絮、杂评等,设计精美,内容丰富,质量颇高。 1984年,里根访问复旦时,国政系的板报中出现了一张粉笔画的里根肖像,出自一位擅长书画的女生之手。据说,她的粉笔肖像画可达摄影水准,以致当年众多来复旦采访的西方记者纷纷把镜头聚焦于这幅极为酷似的里根肖像。 王德峰 78级 黑板报上的消息来源大都是同学们自己。它针对校园中的生活和现象,是为数不多的反映学生生活的园地,还可以展现同学们的才华。优秀的黑板报内容都是很精细的,图文并茂,我就很喜欢看,中饭的时候,端着饭碗,一块一块地看,后来几届的黑板报还有用颜料画的画。 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所以较多议论改革的,形式很多样,杂文、诗歌、议论、批判,起到一个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的作用。又因为那个时候大学生还比较少,所以很多内容讨论大学生与社会的关系,责任感强,很有书生意气。 许德民 79级 当时复旦大学最有影响的学生活动就是各系都派代表队参加的“赛诗会”和黑板报比赛,每个院系都有一块大黑板,到比赛的那一天,在南京路(光华大道)上排成一排,那是非常好看的。经济系的学长“很厉害”,有的能写出漂亮文章,有的能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得像油画一样,在大家齐心协力下,我们系连续三届获得黑板报比赛第一名。当时校园文化的共同性比现在大多了,每个系对其在学校中与其他系的比较很是关心。 改革开放刚开始,我觉得我们还在求索的年代中,大家都有非常有意思的想法,特别是求索各种不同的理念,比如怎么能够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章清 82级 那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由黑板报、墙报向纸质媒体过渡———1984年开始就有各种校园刊物了;沿袭中学时代的黑板报传统,是当时校园里独特的文化景观。而且是团组织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由系团总支负责,四个年级一起做,主题多样,定期出报,参加全校评比,内容、思想、美工、形式都很重要,院系间还会进行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甚至辩论。 我们历史系较多讨论的是近现代的历史学进展以及学术运动、青年和社会的关系、责任之类,好像还引用过李大钊的《青春》…… 常规形式是同一主题下每个系负责若干块,我们班毕业的时候包下的是校门口的橱窗,名为“我们”,回顾了我们班在大学四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举行的活动、校园生活。当然现在毕业留念的方式更多了,文集、光盘,那个时候的形式都是很朴素的。 袁新 82级 1980年代的学生生活比较单调,表达方式也比较单一,学生社团只有诗社、剧社、沙龙,而回过头看1980年代却是一个思想的年代,讨论人生观,思想性内容较多。 当时,我们哲学系的黑板报常常讨论人性论、人的全面发展,也对当时的哲学状况、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反思。1985年,哲学系研究生还举行过系列讲座,甚至可以开到相辉堂,影响非常大。 印象最深的就是1986年毕业的时候,我们班包下了整条南京路,举办了一个名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大型黑板报,引起了全校轰动。 我们班还有墙报,叫“壕梁”,出处是《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壕梁之上”,意思是我们要做壕梁之上的智者。 [历史复原] 印象中的中央海报栏 光华大道的另一个尽头曾经是中央海报栏,随着校园的重新规划,这个被誉为“最能体现复旦精神的地方”已经灰飞烟灭。 印象中的海报栏,高2米左右,分立在中央食堂前的道路两边,几乎一直延伸至11宿舍和12宿舍之间的一个圆形花坛。每边又分成两块,共四块可以张贴的墙壁。一般都会请个儿高一些的人,能将海报尽量贴在靠上的位置,这样不会被别人覆盖掉。通常大家喜欢贴在靠近食堂的那两块上,可能看的人多一点吧。 中央海报栏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通往食堂的必经之路上,从侧面体现了复旦精神:午饭时间一到,全校师生在本部食堂大聚餐,中央海报栏瞬间变得拥挤非常,堪称复旦脑细胞密度最高的时段,不可谓不博学。风刀雨剑,斩不断海报栏前人声鼎沸,不可谓不笃志。那里是除了机房遇到熟人概率最大的地方,一片打招呼声,此谓切问。低头看传单,抬头看海报,左顾右盼,此谓近思。 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后期,受时代限制,信息渠道远不如今天畅通,校园内的所有重要的民间文体信息都在这里发布,造就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海报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 鼎盛时期的海报栏囊括以下诸多内容: -录像电影播放指南 当天晚上或者明天晚上播放什么录像,在哪儿,多少钱等等。这类海报一般只保存1天,就会被覆盖或撕掉。 -讲座指南 一般也是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晚上的讲座,地点大多都是著名的3108。这类海报基本会被保存到讲座结束后的第二天。 -各类社团活动 广而告之演讲比赛、社团招新……各种宣传海报争相登场,因其色彩鲜艳图样丰富称得上海报栏中最吸引眼球的内容。 -舞会信息 当年舞会可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各个系都会对大一新生组织几次扫除舞盲的活动,有时甚至还包括了校外的舞讯。 -寻物启事 篇幅不大,被覆盖率极高。 -售物信息 包括各类外文书、二手的东西、方便面、应急灯、光盘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每到毕业离校之际,各式书摊纷纷出现在海报栏周围,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就这样传承给了下一代复旦人。 -“大字报” 1999年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那一周的中央海报栏就曾贴满了同学们抗议言论,更有校园报纸的记者们在此分发号外,为抗议行动声援。 -啦啦队通知 校内各大体育联赛进行时,往往会有一些啦啦队海报贴在这里,号召本系学生一起去加油。 -倡议书 情辞之恳切往往催人泪下,张贴时间也由此得以比其他海报更长些。 -家教信息 大学生们重要的自力更生之道。 -报栏 不少男生会端着饭碗围着看《新民晚报·体育版》。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