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里门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14:31 新闻晨报 | |||||||||
复旦“开门”办学一百年,校门也历经三次变迁。1921年所建的老校门典雅庄重,飞檐翘角式的牌坊建制,梁上高昂着鲤鱼石雕,即使是新修复也透出一份古朴,它和复旦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共同承载了那份厚重的历史。1952年建成的国权路校门和 1965年建的新校门则采用了现代建筑风格,红砖白墙,线条简约。然而不论校门的式样和位置有何变化,这门里门外的故事却是说不尽的。向往进门的人、门里面的人、出了
[门里] 复旦一家人 “从小我就认复旦为母校,因为没有复旦,就没有我这个人。” 正在华盛顿—西雅图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吴捷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03届的毕业生。虽然身在海外,吴捷回忆起母校的一点一滴仍然充满着留恋,因为这里不仅承载了她自己的梦,也承载了她父母的梦。可以说,复旦是她一家三口心中永远的情结。 吴捷的父母是复旦75级国政系的同班同学。文革末年正是百废待兴的年代,复旦从全国招生,由各地推荐优秀人才,其中就包括了她的父母,一个来自上海,一个来自成都。在复旦园里,他们相识、相恋,连毕业论文也是两人合作完成的。毕业后两人被分配在北京的同一个单位,成立了家庭,拥有了爱情的结晶,那就是吴捷。 挽救了父母那批被时代耽误的人 “我父母总说他们是同时代人中的幸运儿,有这么难得的机会上了大学,虽然那时全国大学还没有正式招生,是工农兵学员,但教学质量还算不错,挽救了一批被时代耽误的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吴捷父母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和母校情怀从未消逝。他们珍藏着在大学期间用的印有复旦大学校名的杯子、镇纸、笔记本和讲义,还有同学送的毕业纪念礼物。当年的黑白照片中还包括了复旦的毛主席像、理科图书馆、日本研究中心、物理楼等等,这些都曾让幼年的吴捷憧憬不已。 放弃保送北大,让复旦梦延续 因为父母的影响,吴捷从小就对复旦有一种奇妙的血缘感情。高三时,吴捷获得了北大社会学系的保送资格,而且北大就在她家边上,但是为了心中的复旦梦,也为了延续父母心中的复旦梦,她放弃了这个机会,报考了复旦,并如愿以偿。 “我第一次见到复旦的大门是晚上,看到黑白照片变成了彩色的眼前之景,看到灯火辉煌中校门上的几个大字,我感到多年的梦想成了现实。” “大一时我爸第一次来学校看我,很感慨地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某一天拉着自己孩子的手,一同走在复旦校园里。现在终于成真了。” 如今,离开复旦已有两年了,吴捷回想起当年自己在二、三教自修到很晚还舍不得走,最终和一帮同学被校工“轰”出教室的情形,至今还留有些许感动和留恋。 [门里] 校园调查之复旦精神 -独善其身,精致灵巧,内涵丰富-现实与踏实的精神,行为低调-学术自由,思想活跃,文化多元-平民气质,生活气息,草根精神-自信优雅-与上海精神一致,模糊的海派文化-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宽容的精神-求实创新的精神-自由而无用的精神 [门外] 高三学生调查报告 初夏。 一年一度的高考咨询会上,复旦的咨询台前总是人头攒动,复旦的招生老师总是口干舌燥,高三的弟弟妹妹焦虑或自信的脸庞上分明写着对复旦园执着的向往。 问题一:为什么要考复旦? 回答一:复旦是全国的著名学府,文理医工商俱强。 回答二:复旦的软件、师资、教育质量最好。 回答三:学校地处偏僻,适合静心做学问。 回答四:复旦人文氛围好。 回答五:复旦的名字很好听。 …… 问题二:有没有信心呢?回答一:当然啦!回答二:复旦,舍我其谁?回答三:志在必得!回答四:12年的努力还不够吗?回答五:信心?300%吧。……问题三:万一考试失利怎么办?回答一:明年再考啊,我一定要上复旦!回答二:努力+动力=没有万一,我肯定能考上! 回答三:万一没考上,我会努力考插班生、研究生,来到复旦。 …… 盛夏,书桌前,每一个不眠的夜晚;考场上,挥汗如雨,为了心中的梦想。 夏末,美丽的复旦园,握着手中的录取通知书,心底默念:“复旦,我如期赴约了……” [门外] 擦肩而过的复旦 文/琴心兰2分之差,我与我的复旦失之交臂。于是,我悄悄地来到了复旦校园。 怀旧,使我一到复旦就喜欢上了那里校本部青砖红瓦的宿舍楼。那是1950年代建成的。所有的楼都只有三层,大门的把手被多少代的人摸得发出凝重的古铜色的光泽,仿佛一转就是转进了一个时代。上了年纪的楼房大抵都是如此:夏天的时候阴森森的凉爽,冬天的时候又暖洋洋,栖身窗帘后就有被母亲子宫保护着的感觉。 坐在教学楼窗前的位子上自习,常常会有风把楼前樱花树上的粉白花瓣吹到打开的书页上。而二教到理科图书馆前的那一条林阴道则让我有漫步在海德公园里的感觉———树干枝枝纠结,是苍老的灰褐色;树叶竞相飘扬,却是最有生命力的苍翠。 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的人都有相似的愿望:总想去那里感受一下人文气息的熏陶,乐此不疲。失利了也没关系,我会更牢记这份向往,加倍努力的。 复旦,4年后,等着我! 情结,一生挥之不去 文/2old毕业了,发现自己有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复旦情结”的情绪。最初的最初,我特别喜欢回忆在复旦的点点滴滴,一直想回到学校,想去买件校名服,想去3108听讲座,想去国年路上逛地摊,想去草坪坐坐,想去周围的小店———要从莉莲蛋挞吃到阿康烧烤,从清润的甜品吃到闪耀时光的冰淇淋,从一茶一座到“3:05”,从川妹子到夏朵,当然还要带点牛奶棚的糕点和南区的刘二板栗回来。 终于,我回学校了,在秋末冬初。草坪枯黄了,光华大道铺满了落叶,校园安静平和,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变,我仿佛只是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醒后依然生活在复旦的校园,亲切而自然。 抛下外面的喧嚣和尘土,我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就当自己是复旦的一部分吧。我没有资本回到学校附近开一家自己喜欢的小店,没有实力做记者去张扬学校的精神和生活,甚至也没有胆量去经营一份自己的事业拼搏出一片天地,我只是安静地将自己淹没在芸芸众生中,但是我有权利让自己回归复旦,让自己融化在校园当中,静静享受片刻的满足。彼时彼刻,我的情结跟复旦合为一体,分不出彼此。 我想,这情结是让我一生都挥之不去的! 校友如是说 陈天桥:1993年提前一年从复旦经济系毕业,1999年创办盛大网络,5年后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成为中国首富。32岁的陈天桥重新回到复旦校园,站在上海论坛的演讲席上,动情地说,不管他是什么身份,最重要的身份还是“复旦毕业生”。 王长田: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总裁,1984-1988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我刚上学时得了肺结核,校方并没有让我退学,而让我留在上海治病,我非常感激复旦。从复旦出来的人都能把生活安排得很好,有小情调,注意礼貌、细节。他们精细、敬业,是职业型的人才,最适合做白领、职业经理之类。复旦的特点与上海这座城市有关,我认为,在对自我、个性的尊重这一方面,复旦是要高于别的学校的。我在复旦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当书画协会会长、写诗……当时的状态,很单纯,也很投入,现在想来,可以这么说,我一辈子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大学度过的。”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