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专题 > 正文

守望校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14:31 新闻晨报

  走进母校的校门,第一眼看见的,就是那双手背立、昂首遥望的毛主席雕像。

  除了寒暑两个假期外,每天清晨,或者每天傍晚,总有熙熙攘攘的学子背着书包,或骑车、或走路从他面前、从他后面穿过,奔向图书馆,奔向教室,或是实验室,然后再回到食堂,回到宿舍。

  1967年8月4日,是这座雕像落成的日子。40年了,经历了多少风雨,经历了多少变迁,它依然静静伫立在那里,随着岁月的流逝,政治光环渐淡,从一个被崇拜的领袖伟人,变成一位睿智的长者,一位校园的守望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在主席雕像的身旁,转换着不同的身影,上演着迥异的剧本,却都讲述着相同的成长的故事……

  学生自己建起的毛主席像

  作为时代见证的毛主席雕像,曾在全国林立,如今却只余寥寥几座,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成为了一代人化解不开的情结,那是一种现在的年轻一代无法理解、也无从理解的那一代年轻人的情感。在当初负责建造雕像的喻蘅教授和化学系陶凤岗教授的眼中,雕塑记载的便是他们青春勃发的岁月,而那时候,他们都还是一群学生。

  1967年5月,当北京

清华大学竖起第一座毛主席雕像后,竖像风潮便如星火燎原,燃遍全国。全国各地、各高校无不闻风跟进。
复旦
大学也不例外——毛主席雕像要做,还要最快、最好地做出来。陶凤岗教授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他笑称是“一群血气方刚的‘门外汉’造出大型毛主席雕塑”。而从策划到竣工还不到3个月时间。

  题字从“四个伟大”到“毛泽东”

  雕像完成后,当时便在底座上镶上一块汉白玉,上刻林彪手书“四个伟大”——“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伟大的导师”。

  文革结束,复旦仅仅刮掉了林彪“四个伟大”的题字,而保留下了这一作品。

  十多年后,1988年,有老师提议应在底座上刻上“毛泽东”3个字。但谁来执笔呢?负责修缮的后勤处同志找到了当时刚留校工作不久,如今已是艺术系副教授的晏海林。提起当年题字之事,晏海林有些激动,他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因“字好”而被挑选出来,委以重任,在校园大型毛主席雕像上题字,可算得上是莫大的信任和光荣。

  “试过几种字体后,我最后选择颜体。其实当时也没有想得太多,只是想,字应当写得沉着厚重些。”于是,他气定神闲,一挥而就。随后便被镌刻其上,直至如今。

  又是一个清晨来临,主席像周围到处都是朗读英语的学子的身影;又是一个黄昏临近,这里又成了学生情侣约会的好去处。我们还不时在上午或下午看到一个或一群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在雕像前摄影留念。

  双手背立的原因

  综观全国各地毛主席雕像,基本上是头戴军帽,高举右手,寓意“主席挥手,我前进”。而唯独我校是身着军装、双手背立,莫非此中另有深义?参与设计的陶凤岗笑言:“其实原因很简单——技术不过关。”因为我校一无建筑系,二无精通工艺雕塑技术之人,如何做出雕像便成为棘手的难题。

  5月初,官松山、喻蘅、陶凤岗等人前往北京“取经”,随后便在上海油画雕塑创作社的协助下,开始雕像原型的创作。若要做成举手状,需要设计出可以承载手臂重量的臂膀,这是连拥有知名建筑系的高校都头痛的难题,于是喻蘅等人采取迂回战术,巧妙设计成背手状,既解决了这一难题,又无损领袖风采,反显得别出心裁。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