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 他有种艺术家气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6:32 钱江晚报

  “我现在已经站在离地球3.6万公里以外的地方,可这远远不够,我应该站在离地球48万公里的地方。”

  瘦瘦高高的刘竹生,笑容里总有一种智者的谦和。刘竹生的名字,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一种企盼:像挺拔的竹子一样顶天立地地生活。老人的企盼,在这位火箭总设计师的身上早已得到了实现。

  66岁的刘竹生,出生于抗战时期日伪统治下的东北。那时,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6个孩子,高粱米、大白菜是刘竹生家里的当家饭菜,孩子们过生日时收到的最大“贺礼”是一个鸡蛋。

  上小学五年级时,母亲因肺结核永远地离他而去;上初三时,父亲从家乡哈尔滨远赴甘肃兰州支援边疆,一去便是数年。家里就只剩下没有文化的姥姥和6个尚未成人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命运,小竹生记忆中最深刻的是再难的情况下父亲也要让孩子念书的固执。

  高中毕业时,刘竹生喜爱美术胜过喜爱工科。但是,贫困的家境容不得他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去北京的路费他掏不起,昂贵的颜料费他也付不起。于是,只好就近报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他先是选择了精密仪器系,后又改考

化工系。

  1959年,因化工系“膨胀”,刘竹生服从安排去了数理系读力学专业。念着念着,哈工大又成立了导弹工程系。

  刘竹生从所学的力学专业转到这个系。就这样,命运之神带着他几经辗转,他进了航天的大门。并且一干就是40年。

  有人问:“这期间,你对工作就没有过厌烦和流露过腻的情绪?有过‘跳槽’的想法吗?”刘竹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确实没有。”他说,“三个梦”是支撑着自己一辈子要干航天事业的动力。他告诉记者,一个梦出自于原始的、朴素的,甚至是幻想的思想情感。小时候,常听嫦娥奔月的故事,于是有了飞天之梦。第二个梦是工作以后感到宇宙奥秘无穷,越研究它就越欲罢不能,这便是自己的航天梦。上了一些岁数后,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都有所思考,遂把工作当成一种刺激,这便是自己的强国梦。

  他是我国运载火箭捆绑分离技术的开拓者,他攻克的助推捆绑分离技术,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捆绑技术的空白,使我国进入了世界捆绑运载火箭的先进行列。该项技术在后续的多种火箭中得到推广使用,为提高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实现载人航天奠定了基础。

  1997年,刘竹生挑起发射飞船的长二F火箭总设计师的重担。

  2000年12月31日,神舟二号发射的前十天,长二F火箭被一个意想不到的误动作“撞了一下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刘总心里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已年过六旬的他顾不上安全和其他,一口气爬上11层平台,直奔他心爱的“宝贝”,又从上自下逐层地查看火箭的受伤情况,真是“完了”,心里凉透了!因为从最坏处想,修复火箭要拉回北京的生产总装厂,如果这样,发射的时间必将会大大推迟。这个难以想象而且无法接受的事实,无情地摆在了他的面前,他怎能不心痛。

  在专家“会诊”后,火箭的修复被确定为在原地进行,原计划1月6日发射的时间调整到1月10日,这个调整意味着给火箭修复的时间是4天,4天之内必须使火箭处于正常的发射状态。

  新世纪中国航天的第一飞就是意义重大的神舟二号的发射。当决定做出后,领导让竹生表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按新计划发射。”

  在这4天里,白天刘竹生和其他几位副总亲临现场指挥处理工作,晚上组织讨论和反复研究有关的技术问题、确定技术方案、组织编写和审查评审报告,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为了确定火箭的碰撞过程和变形,夜深了,他还要驱车前往现场,在各层工作平台间跑上跑下,对火箭与平台的间隙反复测量、计算,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经过4天夜以继日的工作,一份50余页的《碰撞后火箭受损结果分析及处理措施》报告呈现在领导和各级专家的面前,他们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4天后,奇迹真的出现了——

  火箭重展芳容,按时耸立在了发射塔架旁。

  2001年1月10日,当长征二号F火箭成功地完成发射神舟二号飞船的使命时,平时话语不多的刘竹生,捅捅身边人的胳膊,冷不丁冒出一句:“你们看看,什么叫金牌火箭?”

  接着是神舟三号、四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争气的“神箭”没有出现一丁点儿故障。发射神舟五号和六号载人飞船,又是靠刘竹生设计的火箭稳稳地托举到太空。

  作为一名总设计师,能看到自己亲手铸造的神箭扶摇直上、冲破九霄,能亲身感受到自己心爱的产品在星空下弹挟雷霆、喷薄而起,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最大慰藉。

  当然了,他还有不知足的地方。“我现在已经站在离地球3.6万公里以外的地方,可这远远不够,我应该站在离地球48万公里的地方。我这辈子最不甘心的,就是没有将我们亲手设计的火箭打到月球上去……”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