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春晚是被解构的“权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14:11 金羊网-羊城晚报

  □林如敏

  赵本山吃了一盘韭菜炒鸡蛋,使全国各地的娱乐媒体,连续几天都散发着韭菜的味道。先是说赵大叔耍大牌,排练中途闹脾气离去,跟央视叫板;后来又澄清说赵之所以来而复去,是因为他因了节目的需要,吃了个韭菜炒鸡蛋,导致过敏。一盘韭菜炒鸡蛋,闹了个鸡犬不宁,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赵大叔名气够大,另一方面也因为这韭菜鸡蛋,不合时地出
现在春节晚会这个平台上。

  韭菜的气味不仅不能裹住春晚的尴尬,反而使之更为凸显:在空前式微的同时依然引人关注———年年挨骂年年办,年年开骂年年看。但与其说春晚是一个韶华尽失的老妪,莫如说它更像一个风韵犹存的寡妇,依然有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围着她评头论足。有些人因其“不贞”而不屑一顾,有些欲“一夜风流”而不能,有些人猛流馋涎,有些人大吐口水……

  希望时光倒流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几亿人为同一台晚会而激动、而夜不能寐显然是不可能了。这是春晚的失落,却是时代多元化的进步。只是春晚自己给自己上了一道紧箍咒,今年有报道说上春晚的节目标准多达几十条,冯巩感叹“没想到上今年的春晚这么难”。春晚的本质诉求是娱乐,但春晚的娱乐始终戴着“教化”的脚镣,于是其舞姿常显得蹩脚滑稽。在

青春期已逝、
更年期
渐近的无情现实下,春晚还是不愿意放下身段,还想用几十年如一日的模式承担起与十三亿人口同乐的重任,不能不显出几分弱夫挑重担的窘相。

  春晚曾经是“一夜成名”的梦工厂,有不少人因为春晚上的一首歌、一个节目而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但是,近些年,已很少再会有这样的奇迹,更多的一夜成名的故事移植到了网络上,这是春晚“霸主”地位摇摇欲坠的一个明证,更不消说现在还有许多地方台有意识地把自家春晚做大做强,其可看性往往并不逊于央视春晚。而每年的春节晚会,都有一些节目被涮下来的演员,向公众曝光一些“春晚成了名利场”、“权钱交易内幕重重”之类的爆炸性新闻。这些内幕说显然比节目本身更吸引观众的眼球。权威的倒塌通常能给大众予快感,看到权威被“解构”,在很多人那里,这远比看一台晚会要精彩得多。这也是央视“权威”不再之后的悲哀所在。

  今年,小品演员黄宏公开表示春晚应该暂停,引发了一场争论。其实,办与不办,着实都无关要旨。作为一种惯性,如果一定要办,人们倒宁愿春晚就像赵本山所吃的韭菜炒鸡蛋一样,是一道家常小菜,而不必动辄摆出满汉全席的架势,如此,于人于己,皆善莫大焉。

  顺便说一句,不必搬出陈红饰演的那个预言家满神,我就可以为今年的春晚给出一个预言:收视不低,骂声一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