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我们那个时代抄是可耻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16:48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张鹭

  在20世纪80年代,抄袭是一个道德底线,绝对不会发生抄袭者在读者的支持下拒不道歉的事情

  “由于‘文革’期间的书籍缺乏,20世纪80年代的作家身上普遍有一种紧迫感,他们的阅读心态是那种补课式的,恨不得将失去的时光在短期内如数补回来。”时隔多年,作家陈村仍对80年代作家对于知识的焦灼记忆犹新。

  这样高频率的阅读和吸收,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尴尬,就是作家们可能没法分清哪些是自己的原创,那些是别人的东西。陈村回忆说,作家刘心武曾在小说里写过一句诗“江湖夜雨十年灯”,没有注明出处,他是在梦里想到这句诗的,后来才知道是黄庭坚的诗。作为那个时代的过来者,《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肖复兴认为这样的现象可以理解,因为在文学语言被中断了这么长时间的情况下,作家们需要靠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来找到创作的感觉。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发展,与作家们对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罗伯·格里耶、贝克特的借鉴有直接的关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抄袭是被容忍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说,“在80年代,如果发生抄袭事件,刊物会刊登读者的揭发信,同时发《编者附语》谴责,并声明将追索稿酬;若是书籍抄袭,大概那书就得下架了吧。不过我印象中那时候还没有书籍抄袭的事情发生。”

  陈村说,“在80年代,抄袭是一个道德底线,如果出现了抄袭现象,不光社会舆论会指责,作者自己也会很自觉地在刊物上作检讨,绝对不会发生抄袭者在读者的支持下拒不道歉的事情。”

  这种传统即使在90年代也被很好地遵守。肖复兴在90年代曾担任《小说选刊》的编辑,1997年,他编发了作家叶蔚林的小说《秋夜难忘》,随后这篇小说被指出是抄袭自作家尹世林的作品《遍地萤火》。事情被媒体报道后,叶蔚林很自觉地向尹世林公开道歉,承认自己的《秋夜难忘》套用了尹世林的《遍地萤火》的内容、细节、人物。叶蔚林还退还了《秋夜难忘》的2000元稿酬,补偿给尹世林。

  肖复兴也认为,那时候人们更多是以伦理的层面处理抄袭问题,“也可能法制意识淡薄吧,很少有人选择对簿公堂,都觉得作者的声誉扫地就已经是很大的惩罚了”。

  在相关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当时对抄袭的认定异乎寻常地一致。陈村记得当时作协的内部刊物里刊登过一些条例,内容涉及到抄袭的认定,但他自己不怎么关注。陈建功也回忆说,“我曾做过一次专家组成员,参与过一部作品的鉴定。记得有过一个条文,一部作品有百分之多少是一样的,就可认定是抄袭”。

  但在没有专家组介入的情况下,更多被使用的认定标准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一个作品如果被指出是抄袭之作,作家们都会凭借自己的个人经验来做出判断,这种判断的结果会逐渐形成一种公共舆论。一旦被这种公共舆论认定确实属于抄袭后,大家都会比较服气,抄袭者自己也会很痛快地承认。

  肖复兴认为,在作家们法律意识浓厚的今天,却使原本很明了的抄袭事实还要通过打官司才能认定,这种现象与80年代的情况几乎是个悖论。“当然,运用法律的权威来裁定当然是法制意识强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文学伦理在底线上的退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