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葛剑雄:国际大都市需要什么样的气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02:34 东方早报

  5月初我去拉萨。十年后重访这座世界屋脊上的阳光城,发现不仅建筑和街道更漂亮,整座城市也更清洁了。市中心的大昭寺前和八廓街上熙熙攘攘,游人如云,围着大昭寺转经的僧人与信众成群结队,但秩序井然,环境整洁,连地面也光洁如新,与我在1987年和1996年这两次的感觉不可同日而语。我问一位值勤警官:“你们是用什么办法保持环境整洁的?”他指着一位在不停走动的环卫工人说:“有几位工人随时保洁。”“有没有采用罚款等办法。”他显得有些惊奇,摇着头说:“没有。好像没
有必要。”我走近那位环卫工人,见她提着的垃圾筐中并没有捡到什么,看来这样的措施的确已经足够了。

  这当然是以拉萨和西藏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基础的,也是当地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由此想到了我们上海。近年来凡是到过上海的中外人士,无不为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而惊叹。那些经常来上海的人,也能亲身感受“一年一个样”的飞速发展和巨大进步。就是一直被视为城市顽症的某些不良现象,如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守秩序、乱穿马路、大声喧哗等,也在逐渐减少。最近开展的“百万市民学礼仪”活动和“整治行人交通陋习”的行动,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上海正在作出的努力。前者是立新,后者是除旧,同样重要,并都已取得初步成绩。杜莎夫人蜡像馆开放以来,游客数量比预料的多,但原来担心个别游客中会出现的陋习却没有发生。六年前被盗的城市雕塑“打电话少女”,在市民期盼中原地重立,备受关爱。如果我们留意身边的人和事,还可以发现不少看来细微却能显示精神文明的迹象。城市文明的新风尚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却在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

  以往人们往往将某些不文明现象的出现以及某些陋习长期无法消除,归咎于外来移民和流动人口,而不是从城市本身或本地居民身上找原因。的确,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经常保持着数百万流动人口,新移民还在源源不断地迁入,其中自然有素质不高的人,也免不了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存在。但世界上哪一个国际大都市不是如此?而且从流动人口和移民的数量、来源、占总人口的比例看,上海目前并不算高,今后还会更高。就是与国内其他大城市相比,北京、深圳、广州等地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座国际大都市的文明水准,不仅表现在本地居民的整体素质上,还应该体现在对外来移民和流动人口的影响,既包括对他们的管理和引导,也包括吸收他们之中的先进成分。我在

意大利那不勒斯时,曾遇见一位德国游客,面对当地人乱穿马路,机动车乱闯红灯的乱象,他愤愤不平。我问他:“德国有这种情况吗?”他说:“简直不可思议。要是在德国,我肯定会追上去将他们拉回来。”在德国,我虽然没有看到德国人将乱穿马路的外国游客(实际上也没有)拉回去的事,但严格的交通规则和民众自觉的纪律性,使绝大多数外来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入乡随俗。在英国剑桥,一天早上我骑车穿过一片绿地中的小路,发现一位老人在不停地向我挥手,我赶快停车询问,才知道这里已过了专用自行车道,只能供步行或推车通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是朱是墨,还得靠城市本身。

  另一种误解是,认为文明素质低主要是文化程度低或经济条件差的人所导致。但最近在交通整治时,因乱穿马路又妨碍交警执行公务因而被行政拘留的,恰恰是一位拥有硕士学位的海归白领。而在高级

写字楼附近的路口,乱穿马路的现象并不比普通居民楼前的路口少些,显然与文化程度或经济条件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照理说,遵纪守法应该是每个公民都具备的基本素质,但由于“文革”等特殊历史背景,却使这一代人中不少人缺损了,并且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有些人在国外时受到种种约束,不自觉地做到了,回国后却放松了,或者“入乡随俗”,故态复萌。所以不管什么人,无论你文化程度多高,经济条件多好,该补课的就得补课。

  记得刚在上海推行“一米线”的时候,我曾在虹桥机场见到一群年轻教师对一米线熟视无睹,为此我在《文汇报》写过一篇短文。如今,当我在机场等公共场所再经过一米线时,再也见不到这种现象。在一米线后等着的或许正有当年我见到的那群年轻教师,但他们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偶然还会见到紧跟前面越过一米线的人,或者是一时疏忽,或者的确还不知道一米线的规定,但只要友善地提醒一下,就会含着歉意退回,或者学会遵守。所以尽管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持之以恒,积渐所至,金石可成。

  据报道,重树的打电话少女雕像内设有报警装置,虽然外表看不出来。警方还警告:“谁不信,不妨试一下。”我完全理解警方的苦心,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否则这位可爱的少女或许又难逃粉身碎骨卖得几百元钱的命运。但我希望这不过是一个“空城计”,只是为了震慑犯罪分子,或者预设的装置永远不必使用。我更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可爱的雕像,却连“空城计”都不必用。到那时,上海才称得上是一座文明的国际大都市,

上海人才够得上文明的居民。

作者: 葛剑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