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张红蕊:“弃官为民”当劳模何以得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02:48 山西晚报

  [新闻回放]据《华商晨报》8月4日报道:不久前,辽宁朝阳市建平县24人被评为“朝阳市2006年劳动模范”。据记者调查,被评为劳模的24人中,多人存在身份不一致现象,几位“农民”的真实身份是乡党委书记。为了获评“劳模”,乡党委书记竟然不惜“弃官为民”!与其说这是他们个人名誉观的迷惘和异化,更凸显了当前我国劳模评审机制的尴尬和错位。

  真正意义上的劳模,是王进喜、时传祥和焦裕禄之类的人,做出了突出贡献,却享
受着与普通人毫无二样的待遇。也许正因为这一点,他们的事迹才能感动和震撼人民的心灵。

  当然,在市场化的今天,清贫并非评选劳模的必然要件。那些能够带领民众走向富裕的官员,那些能给国家文化事业添光加彩的明星大腕们也能够享受劳模称号,同样是时代的进步。但关键问题是,劳模不仅仅是个荣誉称号,现实中,职位升迁等等,甚至就连小孩上学都可以凭劳模这个荣誉,获得特别的优待和关照。辽宁朝阳的这些乡党委书记“自降身阶”地“混”劳模,谁说不会是被其潜在利益迷失了荣誉观?

  此外,在劳模评选过程中的“文本主义”,也是不少人能够蒙混过关的根源所在。在各地的劳模评选程序中,从基层的资格审核到最终的资格审定,都无一例外地遵照下面申报来的事迹材料为参考和评测主要依据。即使是打着核对和查访的幌子下去了,也往往被某些地方官员用“美酒佳肴”收买。最终的结果只有一种: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那些造假者开通“绿灯”。

  显然,除了用道德谴责和行政处罚来整饬那些以权谋私、钻营政策漏洞者外,更为重要的是要保障整个劳模评选链条上的公开和透明,并落实好群众的检举和投诉渠道。否则,“假劳模”、“假先进”难保不会继续上演。

  □张红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