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外滩画报:美国广播公司相隔30年的上海记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10:57 外滩画报

  1973年秋天,美国广播公司两名记者跨越太平洋的隔绝,带来了镜头和话筒。一部纪录片将他们和一群华师大师生、一个上海三口之家联系在一起。

  2004年春天,当年的记录者再度重访,30年的时间,改变了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咔嗒”——录像带从卡座中被退了出来,贴纸边缘已经稍稍有些泛黄,上面的拉丁字母依然清晰:ThePeopleofPeople 'sChina(人民中国的人民)。74岁的斯蒂夫·贝尔站起身来,面对1973年以来再次重逢的采访对象,遗憾地摇了摇头。

  这天是2004年5月30日,距离1973年那个秋天,已相隔30年,这并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差一点他就认不出眼前的这些面孔了,虽然他们曾经清晰地在录像带和他的回忆里出现,但时间让他有时觉得这些只是黑白的蒙太奇而已。

  翻译向在座的老人们解释,录像带要转制成DVD才能观看。

  “没关系,我们再等等。”说话的是斯蒂夫纪录片中的中国女工人——徐丽娣,如今已是10岁男孩的奶奶了,“既然已经等了30年了,再多等一会儿,又有什么关系?”

  上海·1973年秋天

  1972年是一个被载入中美关系史册的年份。2月21日11点25分,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降落在北京机场。一下飞机,尼克松总统就说:“我跨越了浩瀚太平洋的隔绝来与伟大的中国人民握手。”

  1972年对于上海的一些普通老百姓来说,也并非没有意义:这一年,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学院等五所院校合并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33岁的左焕琪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英语教师,继续给工农兵大学生教授英语课;这一年,上海重型机械厂31岁的谢冠华和27岁的徐丽娣带着他们5岁的儿子谢俊,和其他1.3万名工人一道,随工厂搬到了闵行,开始了“农村”生活。

  第二年的秋天,一部纪录片把两个美国人和这些中国人联系在了一起。美国广播公司(简称ABC)驻香港记者站记者特德·科佩尔和斯蒂夫·贝尔踏上中国这片神秘的土地,带来了镜头和话筒。

  中国人民生活状况的大门就这样打开了,第一次较为清晰地呈现在美国媒体的面前。

  穿着同样式灰蓝衣服的

  英语系师生

  左焕琪出生于书香门第,然而之所以成为ABC镜头下中国大学教师的代表,并不是因为她是左宗棠嫡系子孙。1960 年代初,像左焕琪这样的英语系毕业生很少。

  在接到通知后没几天,左焕琪就见到了特德·科佩尔和斯蒂夫·贝尔。虽然家里海外关系很多,然而这是左焕琪第一次见到外国人。

  和她一起接受拍摄的还有从5个英语班里抽调出来的12名英语较好的学生,他们一起组成了一个临时小班,有着甜美声音的包秋是这个班的班长。

  当斯蒂夫·贝尔来到这个英语班时,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怎么穿的都一样?”穿着米色衬衫和同色小喇叭裤的斯蒂夫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些:无论男女,都穿着同样式的灰色和蓝色的服装,而这些在黑白纪录片中更是难以区分。女性不是留着和左焕琪一样的齐耳短发,就是和包秋一样梳着两根麻花辫。

  ABC的镜头跟着这些师生整整一个星期,拍摄他们上课、学农和学工,跟随他们去嘉定的马陆公社摘棉花,拍他们听忆苦思甜报告。

  包秋印象最深的是ABC跟踪拍摄了他们整整一堂课,那是关于秋天的一篇课文。然而最后留在纪录片里的并不是这节课,而是班上男女同学围坐在一起,对着小黑板上的歌词,齐唱《longliveChairmanMao(毛主席万岁 )》。

  “当时的教材非常有限,主要的内容就是学习毛主席语录。”这是英语老师左焕琪的回忆。而在纪录片里,特德·科佩尔和斯蒂夫·贝尔用一句话对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初衷,作出了他们自己的评价:马克思说,外语是人生斗争的工具。

  “一开始,他们总是觉得我们像在演戏,觉得这些都不太真实。”拍摄过程中,斯蒂夫·贝尔总是把左焕琪拉到一边问道:“刚才他们(学生们)说的是不是真的?”直到拍摄结束,美国记者依然觉得纳闷,为什么他们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这份隔膜是被贝多芬打破的。那是采访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斯蒂夫·贝尔问到,你平时喜欢听什么音乐,左焕琪不假思索地回答:古典音乐。是什么古典音乐?斯蒂夫·贝尔似乎不相信这个回答而追问,左焕琪说:我喜欢听贝多芬。

  最后,左焕琪告诉斯蒂夫·贝尔:“虽然我们穿的都差不多,有时回答问题也很接近,然而并不代表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这个回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和左焕琪一样,斯蒂夫·贝尔也考虑再三,才把自己的观点放进纪录片中:

  镜头里的上海是黑白色的,由于年代久远,画面略有些曝光的感觉,好像1973年秋天的阳光格外的明媚。穿着相似的中国人民骑着自行车齐刷刷地过马路;清晨,中小学生和各个单位的职工伴随着音乐用同一种姿势做着广播体操;解放军迈着同一的步伐,整齐划一地向前进……

  画外音这样说道:中国人民穿的颜色很单调,而他们的实际生活和想法并不是那么单调,他们有和一般人一样的乐趣,和一般人一样的追求。

  17平方米里的三口之家

  1973年的上海重型机械厂有1.3万工人,在上海可谓首屈一指。九月的一个星期六,上海重型机械厂的工人徐丽娣听到了敲门声,美国电视台要来拍摄工人家庭的任务就落在了他们一家的头上。

  两天后,当ABC的采访车卷着尘土开进上海重型机械厂职工生活区时,谢冠华和徐丽娣的家里已经收拾干净,为了不至于显得太寒酸,他们咬了咬牙花了90元买了一架红灯牌收音机作为家里惟一的电器。当时他们一个月的工资是42.5 元。徐丽娣穿上了结婚时的天蓝色羊毛开衫。

  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一下车,就受到了谢冠华和徐丽娣6岁的儿子谢俊的热烈欢迎,他牵着两位记者伯伯的手,兴高采烈地带他们进入家里17平方米的小屋。

  和谐的开端被一些小麻烦给打断了,当美国记者提出要使用洗手间时,徐丽娣不可能把藏在床底下的马桶端出来,附近的简易厕所也有碍面子,最后翻译带着人开车足足去了半个小时才回来。

  在随后一个星期里,斯蒂夫带着9名拍摄人员,从清晨到日暮,开着轿车跟着夫妇两人的自行车到处走,先把谢俊送去厂里的幼儿园,然后再去工厂上班。

  谢冠华是炼钢炉的炉长,当时重型机械厂的炼钢设备算是上海一流的,在纪录片里红红的炉火映着谢冠华和其他工人的脸,显得朝气蓬勃。徐丽娣则负责开行车,斯蒂夫·贝尔试图爬上行车,亲自驾驶体验一下行车工人的工作,可是,他的大肚子无论如何都挤不进小小的座位。

  “他们都是友好的、工作努力的、思想单纯的工人。”在纪录片里,斯蒂夫对着话筒这样评价眼前的这对工人夫妇。

  如果斯蒂夫·贝尔没有提到缝纫机的话,徐丽娣似乎没有什么遗憾了,要是有的话也许就是缝纫机这一桩了。

  “你们什么时候买缝纫机呢?”斯蒂夫戳到了徐的痛处。

  “快了,快了……”徐丽娣觉着脸颊发烫,一旁的工作人员赶忙表示可争取到一张缝纫机票,在1973年的秋天,一张限量供应的缝纫机票何其珍贵!然而最后这张票还是没有争取到……

  傍晚时,斯蒂夫·贝尔要求看看谢冠华一家的晚饭情况。徐丽娣从食堂找来了十棵小白菜、两只鸡蛋、两个番茄和一只冻鸡,麻利地升起了煤球炉,炒出了四菜一汤。美国记者看到煤球炉发出的高高火焰都惊讶地询问这是什么东西,而对于丰盛的晚餐,他们表示有所怀疑。

  “你们家里要有一个女儿就更好啦!”临走时,斯蒂夫对谢冠华说。没想到,这还真成了现实。一年后,女儿谢斐出生,同时搬进家的还有一台无敌牌缝纫机。

  上海·2004年春天

  1999年,斯蒂夫·贝尔已经是波尔州立大学的教授了,当他给同事们放映《人民中国的人民》时,一个中国来的同事突然叫了一声:“我认识她!”他认出了包秋,他们曾是同学。

  “突然我觉得可以再来这里,拍一部纪录片,看看这些朋友们现在都怎么样了!”就这样,斯蒂夫·贝尔开始了漫长的寻找纪录片中当事人的旅程,此时他已是满头白发了。

  然而寻找是艰难的,华师大已经由上海师范大学改回了原来的名字,而上海重型机械厂的员工也只剩下2000多人。

  经过多方努力,5年之后,远在美国的左焕琪和包秋等人回到了母校,他们和谢冠华一家满心期待着相隔30年后,第一次看到这部纪录片。

  2004年5月,《人民中国的人民》被装进斯蒂夫·贝尔的行李箱里,回到了它诞生的城市。和这部纪录片一起来的,还有21箱拍摄器材。

  斯蒂夫站在外滩边静静地看着黄浦江流淌,30年前他把摄像机架在这里,拍摄了黄浦江两岸的情景,如今变化太大了。他依稀记得当初自己穿着条纹的衬衫,打着领带,而现在他穿着的是中山领竖条衬衫。

  “那时是我第一次来上海,我印象中这里人民的生活是黑白、单调、缺乏活力的,那时的现代建筑很少,可现在完全不同了……”在斯蒂夫·贝尔的面前正是高楼林立的陆家嘴,这是他感到不可思议的事。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100张
网友偷拍国产新车谍照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