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天才赖斯能否拨响外交竖琴令人期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09:30 外滩画报 | ||||||||
外滩记者洪立/报道 11月15日,当选连任不到半个月的布什政府公布了第二批辞职的内阁部长名单。有趣的是,这一批的四个人都属于少数群体:首位黑人教育部长佩吉、首位女性农业部长维尼曼、内阁中惟一阿拉伯裔、能源部长亚伯拉罕;其中名气最大的,自然是首位黑人国务卿科林·鲍威尔。
鲍威尔将军的悲剧 “我认为在过去四年中,鲍威尔的政治生涯是受损了而不是提升了。”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原克林顿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主任查尔斯·库普岑断言。 “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为雕琢政策尽了力。但将来人们可能只记得他被迫支持伊拉克战争、向全世界解释开战的理由这些事——到头来却发现,他的论点所依据的都是虚假情报。”库普岑说。 四年的国务卿任期的确是鲍威尔显赫一生的败笔;他是个成功的将军,却是个失败的外交官。尽管一位共和党参议员对他的评价是:“他离开国务院时,仍然是当今美国最受敬重、最受信任、最受欢迎的人物。他一直是布什政府中那个镇定、稳重、平和的声音,人们将非常怀念他的存在。” 这位在纽约蓝领聚居区布朗克斯长大的牙买加移民的儿子戎马大半生,从军35年,一路晋升到四星上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国的最高军职。 经历过越战的惨痛教训,他总结出一个“鲍威尔准则”(PowellDoctrine):决不轻易派军队赴海外作战。如果非派兵不可,必须先满足几大条件:一、可以看清国家利益之所在,并获得公众和盟友的支持;二、事先制定好脱身方案;三、必须集中压倒性的优势兵力。这些正符合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真谛。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他为老布什总统广结盟友,连阿拉伯国家也出兵参战。伊军一被逐出科威特,他便主张停止进攻,以免导致反伊联盟的瓦解。2002年夏天,他又力谏小布什总统不要攻打伊拉克,否则他将成为“2500万伊拉克人的骄傲主人”,要对他们的一切问题负责。 尽管他在国内外深受敬重,但在布什的新保守主义内阁中,他的声音却异常孤单。一种奇特的现象出现了:文官出身的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极力主战,不惜“单干”和“先发制人”;武将出身的国务卿鲍威尔倒成了主张争取盟国的温和派。无奈对方的势力更强大,更符合总统的心意,因此“常胜将军”鲍威尔在内阁几乎每辩必输,在伊朗、朝核、中东等问题上都是如此。 不过,失意的鲍威尔不改“忠勇”的士兵天性,没有将自己与总统的分歧公开化,反而受命向联合国游说,留下了2003 年2月5日在安理会“证明”伊拉克已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耻辱记录,“晚节”遂告不保。正如自由派黑人众议员查尔斯 ·兰吉尔所说:“鲍威尔是个军人——不在乎为谁效力,只懂得立正敬礼。” 尽管从将军到外交官的转型不成功,鲍威尔仍取得了一些有限的成就:劝说布什将伊拉克问题先提交联合国,争取让安理会通过警告伊拉克如不接受核查、将面临“严重后果”的1441号决议;使布什成为第一个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美国总统,并注意到非洲的艾滋病和贫困问题。 有人分析说,鲍威尔外交生涯不成功的原因除了与布什观点不合拍外,他还缺少像基辛格那样在中东穿梭斡旋的外交热情。 鲍威尔的悲剧在于,他或许应该像在八年前(1996年)拒绝出马为两党竞选总统的邀请那样,在四年前不该接受布什的任命。因为事君之道,光凭赤胆忠心和威望毕竟不够,如果和白宫主人想法不一致,作为首席外交官的他就难有作为。这位上将原本成功的“美国之路”,在最后一个岔口走偏了。 67岁的鲍威尔未必真的想就此草草收场,尽管他多次声明只干一任,而且向夫人作过保证。在12日提交的辞呈中,他说要“回去过私人生活”,但当有记者问起今后打算干什么时,他的回答是:“我还不知道。”阿拉法特的去世为他在中东创造新建树提供了契机,无奈布什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要“收复”一直与白宫若即若离的国务院。 赖斯博士的难题 被布什选中接替鲍威尔的康多莉扎·赖斯也是另一个成功的美国传奇,不过她走的是“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与鲍威尔肤色相同的赖斯,1954年出生在种族隔离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不过她天资聪颖,加上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因此自小就出类拔萃。 她的钢琴水准足够举办演奏会;15岁上丹佛大学,从音乐系转到政治系后,仍在19岁拿到学士学位;26岁成为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军控中心研究员;30多岁时成为老布什总统的苏联事务顾问;1993年当上斯坦福最年轻的、也是第一位女性兼非白人教务长。 今年8月,赖斯被《福布斯》列为全球百强女人榜榜首。 赖斯也是老布什传给儿子的人才之一。对美式足球的共同酷爱和“保守主义本能”使两人一拍即合,她为布什“补习 ”外交功课,布什当选后便任命她为首位女性非洲裔国家安全顾问,她还成为戴维营总统度假村的常客。 赖斯雄心勃勃,干劲十足,作风强硬,被认为是布什上台初期单边主义基调和“9·11”后先发制人战略的制定者之一。在“9·11”袭击后的艰难关头和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期间,她都坚定地站在布什身边。赖斯在美国国内也一直很受欢迎。 她有一句名言:“实力很重要,但美国的外交政策不能缺少道德内涵,美国人也不会接受这种缺失。欧洲人嘲笑这一点,说我们太天真。但我们不是欧洲人,我们是美国人,我们有不同的原则。”(2003年2月) 据说赖斯更感兴趣的是国防部长一职,可惜拉姆斯菲尔德不肯退下。接掌国务院后,赖斯将面临不少外交挑战,正如鲍威尔在宣布辞职的记者会上总结的:继续进行全球反恐战争,巩固在阿富汗的进展,打败伊拉克的反叛武装;利用阿拉法特去世带来的机会争取中东和平等等。 库普岑表示:“鲍威尔的离去可能使布什政府的政治重心向右偏移,在手段上更趋保守、强硬。不过,现实主义将迫使本届政府与别国合作,尤其是在伊拉克、伊朗和朝鲜问题的处理上。 “我预计美国的外交政策仍将以延续性为主。鲍威尔或许是个中间派,但他的观点并不占主导地位。伊拉克是可能发生变化的领域之一,明年1月新一届政府就职后,可能会逐渐缩减驻伊美军数量,因为这场冲突在国内得不到支持,而且使军队在资源上变得十分紧张。” 库普岑对赖斯的评价是:“赖斯是布什最亲近的助手兼好友。布什很看重手下人的忠诚度,而他眼中的赖斯就是个极其忠诚的人。赖斯是个保守主义实用派而不是理论派,在新保守派切尼和拉姆斯菲尔德的压力下,我预计她会站到强硬派的一边,因为不太可能有温和派的声音可以结盟。” 常务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肯定会与好友鲍威尔共同进退,而负责军控和安全的副国务卿博尔顿可能会被赖斯提拔为副手。此人主张对伊朗和朝鲜采取强硬姿态,为此和鲍威尔发生过冲突。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务院上下虽然惋惜老部长的离去,对赖斯的到来还是相当欢迎,大概是因为她还不算太保守,不仅懂行,而且是总统的亲信,能够“上达天听”,可望结束国务院坐冷板凳的窘境。 也有人不太乐观。《Slate》网站指出:“作为一名政策建议协调人,赖斯是历史上最糟的国安顾问之一。每次她为此卷入官场战争时,总是发现自己抵挡不住切尼和拉姆斯菲尔德的火力。 布什总统的“白宫集权制” 据BBC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杜鲁门总统1947年设立的,相当于外交、安全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由总统兼任主席,商讨、协调对外政策。自成立之日起,它就注定要和职能相似的国务院发生矛盾。 国安委是总统的幕僚机构,首要目的是服务于总统的政治需要;而国务院是正规的名门大部,与国会联系更密切,国务卿在所有部长中地位最高。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增设了国家安全顾问一职。 尼克松手下的国安顾问基辛格使这一职务的权力扩张到空前的地步,国务院则被挤到了一边。他和尼克松自行作出秘密访华、轰炸柬埔寨等决定,当时的国务卿罗杰斯一直被蒙在鼓里,最后忿然辞官,使得基辛格身兼两职。 在卡特政府中,也是国务卿万斯因斗不过国安顾问布热津斯基而辞职。 这一外交安全“双轨制”今后不太可能有重大改变,因为当总统的都希望有不止一个外交建议来源,以便增加自己的选择权。 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分析,内阁大调整将进一步集中布什的决策权。连任后的总统通常已经不再有需要谋求政治平衡的压力,一般倾向于任命自己的忠实者。这会使政府的决策过程更加高效和谐,但同时也减少了不同声音的存在。 “美国内阁作为意见交锋论坛的重要性近几十年中下降了,政府决策越来越集中于白宫。这种现象有其必要性,因为现代世界的决策速度和复杂性都大大提高。如今内阁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执行,而不是决策。这是2000年布鲁金斯学会一次专家研讨会得出的结论。” 但也有媒体质疑说,在鲍威尔这个内阁中惟一的异见者消失之后,布什将听到一片支持声,再也没有人会向总统指出 “你错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局面。 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退役少将潘振强曾在斯坦福大学做过研究(当时赖斯还不是教务长),他对记者表示:“赖斯接替鲍威尔有利于布什贯彻他的外交意图。她对亚太不大熟悉,没有亲哪一方的情结,对中国不见得不利。今后美国的外交政策会不会变得更加保守、强硬?我认为未必如此。个人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更多的要取决于大形势。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美国都需要联合国和盟友的合作。”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