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微博可有力促进信息公开 “谣言倒逼真相”危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0:10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频道开辟“网媒大家谈”栏目,特别邀请半岛网副主编修相科(微博)作为嘉宾主持,定期专访在网络媒体一线工作人员以及网络媒体研究者,就网媒的现状和趋势等问题进行交流。以下为第16期访谈实录

  网媒大家谈第十七期:“谣言倒逼真相”是危险的

  嘉宾:郑智斌(微博) 南昌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

  【导读】南昌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郑智斌为我们分析了微博这种应用受到热捧的原因,在他看来虽然微博正越来越成为一个大平台的概念,但是在微博内部正在逐渐形成无数的小圈子。至于微博中存在的“用谣言倒逼真相”说法,郑智斌认为这是危险的,他认为需要的不是生产谣言去倒逼,而是推动信息公开、质疑和对话。另外,对于海量信息的选择问题上,郑智斌说:由于微博所有行为都是用户的自我授权,于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微博就将呈现什么样的世界给你。

  微博满足了人的“口腔欲”

  修相科:微博可以称作是目前互联网最热门的应用之一,且发展速度奇快。这种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为何会得到大家的如此热捧?

  郑智斌:产品技术上的原因(微型易操作、傻瓜化、开放性等)不多讲,人与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1、微博满足了“人总是要说话”的基本需要,即微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尹德所说的“口腔欲”。玩微博,就是用文字说话,用文字“凑热闹”;

  2、微博满足了环境监测、人际关系、解闷消愁、寻求社会映证(即人的自我认同)等多种综合的社会性传播需求。此外,它充分的自我授权(注册即可)的使用、自由的话语空间(用户个人信息把关)、高度的互动参与特征,更令传统媒体无法企及;

  3、微博在国内的兴盛及其“媒体化”的特征,也反映了传统社会与大众媒体的不足。一方面,当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公共危机事件频频,使人们有了自由交流、讨论与应对的需要,因此必然先满足对于相关信息的渴求;而大众媒体(或者说是媒体的管理者)在互动性、信息公开、新闻真实性,乃至言论自由度、媒介信用等方面的严重不足,也使微博有了腾挪的广阔空间。

  微博开放空间内有大量小圈子

  修相科:“非注册用户不能看”,微博不像论坛和博客,即便是未注册的用户也可以查看。其实这是有悖于互联网的开放精神的。可以说微博从相对封闭的平台发展起来的,而如今逐渐走向开放的大平台概念。微博为何走的是这样一条路?

  郑智斌:自由、开放、互动、共享,是互联网的元精神。微博的这种发展既符合互联网世界本身的逻辑,也吻合当今全球开放的一体化、多元化发展的大潮。

  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不断与日常现实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相对接或重合,不断介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其更加开放似乎也是必然。

  此外还要看到,微博作为技术平台虽然是开放、共享的,但在其所结构的关系空间的内部,则仍然是有群落或部落的、阶层的,比如V用户、微群等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圈子大量存在。

  微博可有力促进信息公开

  修相科:微博已经从个人化的信息平台,逐渐发展成公共信息集合地。这对推动信息公开和信息透明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郑智斌:1、微博社区本身就是信息公开、透明的一种表现反映,是由公民个体共同推动的、继博客等自媒体之后的互联网“内容开放运动”――人人贡献内容。它是独立存在的,与传统媒体受政府管制的传播格局完全不同。

  2、微博世界也是一个“自媒体集群”,它是正在发展、壮大中的民间传播力量,势必作为一种影响力日益重要的“他者”,倒逼比较封闭、保守的传统主流媒体及其管理者改变传统的传播思维、策略、路径与管理模式等,它们大的方向是努力走向公开、透明和相对自由,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层面的信息公开与透明。

  3、同时,传统媒体及其职业工作者也不断进入微博,有利于信息公开。他们与自媒体群之间相互影响、促进,也必然推动政府、组织的信息公开。

  “谣言倒逼真相”是危险的

  修相科:在微博中存在一种“用谣言倒逼真相”的说法。就是先发出一条信息,信息未经核实,并且为了吸引网友的注意力,这条信息往往是耸人听闻的。在得到普遍关注之后,给相关部门和当事人形成舆论压力,逼迫他们出来说明真相。你认为这种理论在现实中可行吗?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郑智斌:首先,任何社会中都不可能避免谣言,“谣言是一种反权力”。但是“谣言”不等于一般的“不实信息”,“造谣”也与传谣不同。

  我明确反对造谣——(1)主动、故意地造假,(2)或完全放任不顾行为后果地造假或传谣。所以,任何用户必须谨慎发帖,珍视手中的发言权,倡导对可疑信息等主动求证后再转发,或不转发。

  其次,必须看到微博谣言的另一种情形——个人通常难以获取必要或足够信息、或无法求证事实背后更多证实信息,可能出于无意、愤怒,甚至娱乐化在客观上转发了谣言。这是可以理解的,难以求全。

  第三,基于第一点,“用谣言倒逼真相”就是主动、主观地造谣,而无论其目的如何。这既不可取,失去了自媒体的自律和传播道德要求;又是非常危险的;这等于承认人人可以主动生产谣言(故意造谣)。其后果是,如果人人以自以为正确的目的而去造谣倒逼真相,微博将成为谣言大行其道、失去信息信用的自由天下。那样,真相的表达也将被认为是不可信的。

  这是一种“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不破不立,只破难立。事实上,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本质上远离了言论自由的精髓——有责任的自由。此外,用谣言倒逼真相并不能一定达到逼出真相的目的,反而可能因造谣而违法,比如诽谤;也可能破坏相关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例如隐私权等。

  最后,没有核实的信息,其本身与“信息”的本义(增加对未知的确定性)也背道而驰。若大家都可以自以为是的高尚目标造谣,微博自身也将寿终正寝。

  综上所述,造谣与求真、“对话”、协商的现代公民精神背道而驰。对于真相,需要的不是生产谣言去倒逼,而是推动信息公开、质疑和对话。

  微博的自我纠正机制不可过于乐观

  修相科:有人注意到,微博传播有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的机制,比如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条信息往往是模糊的,但是把大体事件摆了出来,这就像是提出了一个议题,后面的传播过程中会有其他人不断的完善信息的内容和事件的细节;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不实信息,而掌握更全面信息的人则会纠正这些不实信息。如果要对这个自发的机制进行控制,如何才能让披露完整真相的过程少走弯路?

  郑智斌:如上所述,谣言不等于一般的“不实信息”。对于一个复杂的事件,其本身发展阶段不同、信息公开程度不同、掌握到的事实信息多少不一,期间都可能产生不实信息——碎片化的描述,信源增多、信息增加,使事件或真相最终得以全部显现,这是微博事件传播的基本状态,与上述造谣不同。正是在这个事件内容不断被描述、呈现的过程中,一些错误的、失实虚假的信息得以被纠正。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形。

  我本人对这种自我纠正与完善持谨慎态度,不可过于乐观。

  一是这种纠正的效率、效果都取决于个人的意愿、自律与道德观。这些素质在用户方面各有不同。事实上,在微博上许多错误、谣言总是生产(包括转发)者多于纠正者,虚假失实、谣言总是多次重复出现。

  二是过分强调自我纠错,可能弱化用户的传播责任与法律意识,甚至为造谣者、炒作者或谋求其他私利者提供了“美丽的借口”。

  要少走弯路,可以:一是事件的当事人、组织自身要加强信息公开,及时提供必要信息、真相;二是涉及公共事务领域的,政府、有关组织、主流媒体及其官方微博要加强信息公开,做到反应及时、充分透明,在第一时间提供全面准确信息;三是开展微博辟谣,包括网站官方的辟谣ID。网站本身从技术上可加强对用户信用的认证与控制,对造谣、故意传谣者进行合适的处罚。

  正确关注才能获得有效信息

  修相科:微博平台在达到一定发展程度的时候,会带来大量的信息流,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无效信息堆积,有效信息被淹没的现象,这个问题有办法解决吗?如何让信息更有效地到达个人?

  郑智斌:微博客比“六度分隔”理论更进一步,它不仅提供“熟人的熟人”关系,更挖掘了职业、兴趣、爱好等对关系的结构作用。

  所以,由于微博所有行为都是用户的自我授权,于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微博就将呈现什么样的世界给你。

  如此,要让有效信息有效地找到人,找对人,可以:

  1、从用户角度,可以自行解决一部分。比如“正确的关注”——关注符合自己爱好、兴趣的人;“有效的制定”——设置好说明档、关注的话题,对粉丝准确地分组,加入合适的群等;“主动的搜索”等。因此,可以“让用户自己找到用户(及信息)”,如在主动功能方面适当加强,推出更多DIY。

  2、从网站角度,目前个人认为已经做得不错了,包括议题设置、排行榜、推荐关注等。

  修相科:无效信息和垃圾信息充斥,加大了个人对微博信息接收地成本,这种情况一方面是需要网站做出改变,另一方面网友也要提高甄别信息的技巧,那种方式更有效?

  郑智斌:网站和用户都需要改变,改变得好都是有效的,无法比较两者高下了。但是,技术只是提供一种可能,而唯有用户才能实现这种可能。

  所以,用户自身的能力更为基本、且重要。比如他们需要提升关注质量,提高信息的搜索、定制、甄别、理解、鉴赏等技能,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提高发帖质量而不是数量。

  如果自媒体的人人都有较强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个人数字形象”意识,微博将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界。

  网媒大家谈往期回顾:

  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编辑主管邱士民:网络媒体要注重提高权威性

  奥一网副总编辑杨红辉:地方网站应加强网民粘性

  东方网财经资讯中心副总监:地方网媒背靠政府面向市场

  长江网新闻中心负责人宋涛:微博只有商业网站才有可能做起来

  e法网总监盘剑 :行业网站发展要突出专业性

  传媒专家宋守山:网媒公信力取决于自身努力营造

  媒体被指高危行业 专家称媒体人须加强人格锻炼

  深圳大学传播系副主任孙海峰:网络生态的多样化比权威化更有意义

  地方网媒发展误区:过分依赖母体媒体

  地方新闻网站处于劣势地位 需谨防抱金饭碗饿死

  自媒体时代须在第一时间辟谣

  网媒大家谈:传统媒体对版权保护越来越重视

  网媒大家谈:网络广告转变理念很重要

  网媒大家谈:作家害怕网络侵权更倾向纸质出版

  视频网站洗牌年底见分晓 3-5家视频网站可存活

  地方网站将上市作为目标系误区 应联合做经营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分享到:

相关专题 网媒大家谈

更多关于 微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