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在改革成果中审视“改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01:54 东方早报 | |||||||||
作者:陈宏磬 7月底,国务院研究机构称我国医改工作基本不成功,卫生部随即在研究新的医改方案。2005年是改革年,以此“不成功”为契机,审视目前呼声很高,或者正在深化的改革,诸如教改、股改、垄断行业改革、审计……等等,可以发现,这些改革在行动和思路上大多并非站在以前的基础上,而是对过往改革的再改革、再反思。
卫生部的宣言需要极大勇气,背负极大压力,是值得钦佩的。然而“为谁而改”、“为何要改”(其实是一个问题)固然重要,却是个旧问题。上次改革失败在哪?人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为何失败却乏人问津,如何保证不重蹈覆辙?难道保证就够了?不是卫生部一家能够回答的问题,远远不是。 社会各界花费太多的精力来论证改革的前提与目标,但是一到操作层面,就显得无备无能,漏洞百出。这样的教训不可谓少。所以笔者以为,当前更需要审视改革本身,关注“体制的体制”建设。 首先,卫生等部门面临着一个改革主体问题,即谁来策动改革,谁来监管改革。以其他垄断行业改革经验为例,电信运营商和监管机构两者之间人员多有流动,利益多有牵涉。在改革进程中,如何厘清两者的责、权、利?分不清的结果就是越改越复杂。加之其他部门和利益方的介入,非但没有扯断其脐带,反而形成多娘争亲、多头管理。结果平静下来,发现各方的“改革”目的,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原因,就是谁是改革主体这一关键问题不清楚。 再比如,多方呈请证监会严守服务职能,退出管带职能。此类呼吁其他领域也处处可见。问题是立法司法缺位情况下,行政退位,难道能指望当前的道德自律吗?这便是谁来监管改革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谁来衡量改革成败。改革成败不是数学判断题,描述者必须、必然站在一定立场上。就像垄断行业改革一样,一方说痛一方说还没感觉,一方说负担不起一方说还没收回成本的情况,谁说了算?总不能像医改这样,到了宣布“不成功”的时候才来叫停,此时各种巨大的成本已经浪费。 谈到成本,自然要说说“股民”的权益问题。无论改革还是其他行为,没有事情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即使白送,还有机会成本一说———有意无意忽视机会成本也是改革另一大顽症。谁来承担该成本,能否负担得起,其回报如何、如何回报,分配的合理性,是个决定改革进程命运的关键问题,而不是可以走走看看、犹犹豫豫、遮遮掩掩的小事。 观医改、教改等,就是被这个最为突显的问题所否定。取之于民而不用之于民的后果自然是越来越难取,良性循环就此被打断。 根本地,成本分配和利益分配原则时刻考验着我们尚未同步进化的道德观、法理和经济规律认识,决定继续前行的可能性。 此外,还要说一说改革中形成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会轻易出让其既得利益,特别是当他们成为游戏规则制定者时,博弈演变为猫戏鼠的悬殊对抗。此时只有快刀斩乱麻,重塑体制,否则积重难返。 医改中的医生、医院和药厂、中间商,教改中的教授和学校都是既得利益者,今后的每一步改革几乎都会与这些利益获得者进行利益博弈。医生为何不能胡乱走穴,教授为何不能胡乱接单,这些都不违法,甚至对其本单位有利。假如某家企业单方面制定约束,自然人员流失,难以为继。赠易取难,收入升易降难,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如何以立法或行政手段让获益者真正、及时、等量反哺民众,是高深、艰巨甚至痛苦的问题。再想想看,医院大肆扩张时买下的价值亿计的设备,学校置下的地产,谁来埋单?目前情况是,套用一句话,我赚你,但这与你无关。 是故,如果不能提出有力有理的全局措施,笔者仍然不看好新医改。 基于这种考虑,笔者不赞成选择改革操作方法时,不加区分地事事分步走的思维定式。须知,每一步改革都容易产生灰色的利益关系和获益者,他们就是下一步拖的泥带的水,是导致改革步步为营却一步一陷的核心原因。我们看到太多的措施、号令瞻前顾后,不能一次到位,每次进步都面临着巨大的阵痛、惯性和迁移成本,进三步退两步,还得侧移一步半,甚至绕个圈回去。 在此提出几个相关问题,或许也是老问题,但从来没有得到过应有的重视,远远不够。 此外,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变化的“不可逆性”,充分认识变革的成本构成和机会成本,由此才能树立正确的“什么是改革”和“如何改革”的理解,而不必囿于“为何改革”。 因为九成的问题出在操作和冲突,当前手段、专业、内审、决断才是改革要务,切记主动变被动、南辕北辙的教训,不希望出现再一次承认失败。只有明确几个“体制的体制”命题,否则将又是一次善意初始的错误重复。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