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行政力量不宜过多干预学术评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9日00:11 新京报 | |||||||||
作者: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术发展、知识创造的制度环境,我们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长城被指剽窃一案,武汉大学行政部门已介入调查。这起学
这起事件最可圈点之处,是似乎应当感到理亏的周长城底气十足,他特别强调这不是单纯的学术之争,而涉及权力之争、利益分配。似乎涉及权力、利益,对方“争权夺利”是不道德的,自己就占据了道德上的有利地位,学术道德争端就不那么重要了。可见,他的底气同样来自行政大于学术的逻辑,这的确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思维。但我更关注的是这一事件所暴露的高校学术民主问题。 围绕周案显然存在着“权力之争”,一些教师不满意周出任副院长和打算担任系主任,这些意见已经公开表达。应当明确认识,围绕基层领导班子调整,知识分子希望为自己争取一个好的学术环境,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和介入干部选拔过程,是教师正当、合法的民主权利,不存在“争权夺利”、是否道德的问题。也许,真正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干部考察和选拔是否尊从和体现民意,是否有相应的制度和程序选拔出得人心、有能力的干部。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几位法学权威的集体“出走”,同样有学院领导干部调整的背景。或许,可以把此类事件视为高校“参与危机”的信号。博导出走之类的事件虽属个别,但由于用人不当造成对人才和学术的伤害却相当普遍,已经开始影响高校学术生态、学术水平。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它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以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活动为中心的;但高校对知识分子和知识生产的管理仍处于前现代化的状态。 新公布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任务。高等学校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而不是永无休止地盖大楼、建新校园。高等学校不是行政机关,高等学校以研究高深学问、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其管理的对象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管理的目标是产生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大师。因此,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革目前过分行政化、官本位的管理制度,实行以教授为中心的“学术本位”的管理。由官本位到学术本位,是当年蔡元培改造北京大学的核心内容,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则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特征。综观历史和世界,教育、人才、学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不同制度文明的竞争。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术发展、知识创造的制度环境,我们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 自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首先在学院一级实行教授委员会制度以来,这一制度已为不少高校采用实行。 首先在大学的学院进行“学术本位”的制度改革,是极具建设性和操作性的。但这一改革仍需深化。例如,建议在教授委员会制度下,可以考虑首先取消学院一级的行政级别,院长由全体教授民主选举产生,并成为一种轮流担任的服务岗位。这也是世界各国大学的通例。 教授委员会制度向下的延伸,是建立教研室、学科组层面的学术民主,实行有教师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向上的拓展,是探索建立学校一级政事分离、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改革,实现“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等的理想。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