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京报:坚守城市个性需要公众参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05:43 新京报

  《新京报》日前刊登了周国平先生一篇名为《城市化不能千城一面》的文章,读过之后,笔者在感慨先生评论之一针见血的同时,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笔者以为,如果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那么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也许就应该是点睛之笔。

  观诸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的现实,一些为政者在其任期之内因追求政绩而导致规划动机倾向功利化,“领导一换,规划重来”的现象并不少见。许多地方的城市规划成为政府“
创造”政治口号,炫耀领导思路的手段,诸多城市不顾自身在国家或区域之中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差异性,“一腔热忱”地追逐“时尚”,全国各地建设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金融商贸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的热潮澎湃汹涌。但是,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消灭了一个城市的个性,差不多就等于是消灭了这个城市的记忆”,这种在城市定位上存在的规划泡沫,不仅无法真正体现城市特色,反而可能与城市发展的长远预期背道而驰。

  当前,尽管我国的

城市规划已经摆脱了单纯由政府关门制订的局限,诸如“以人为本”、“法定图纸”、“经营城市”等现代规划理念也已渐入人心,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却仍然只是在局部范围和特定层次上有一些尝试,在制度与实践的整体上尚未全面推行。可以说,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无论在广度、深度上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如果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上去探寻公众的足迹,我们会发现,“公众”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活跃在历史中的一个个鲜活的身影,正是由其点燃的建设家园的激情构建了城市存在的本质意义。作为城市变迁的目击者、推动者,公众无疑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拥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并承担着无法推卸的责任。尽管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精英掌控城市规划的现实也许永远不可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日渐庞大且冷若冰霜的水泥丛林也许正将公众之间原本紧密连结的精神网络剥蚀隔离,但守望着那田园式的梦想,为了维护切肤之痛的利益,公众正在不断地从自发走向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当中来。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如果将李商隐的这两句诗用于理解现代城市的发展史,可以说道尽了其中的沧桑之感。但无论建立一个真正科学公正的“城市规划大众参与模式”的路途如何漫长,也无论在大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实际进程中有多少迷途踯躅、蹉跌颠踬,正视公众参与的主动性都始终应该是城市规划思考的逻辑起点。因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不仅是对大众之市民身份的尊重认可,有助于培育其对城市的高度认同,也是城市规划功能实现的实质保证,有助于提高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和规划实施的有效性,从而最终实现对城市传统风格和人文个性的坚守。

  □王波(北京学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