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我们到底怎样追求公平与和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1日09:19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佘可 日前,在以“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为主题的2005学术前沿论坛上,首都理论界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是:我们到底怎样追求公平与和谐? 充满活力和创造的公平与和谐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出现的一系列矛盾问题中,社会公平和正义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然而,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封建的安贫乐道的乡土社会,而是一个体现公平和正义的现代社会。那么,今天我们到底怎样追求公平与和谐呢? 北京大学的夏文斌先生认为:提出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绝不意味着要求各个社会群体和每个人都在平均主义的背景下循规蹈矩,社会不能有任何的差距和不平衡。事实上,我们追求的公平与和谐,是在发展中充满活力和创造的公平与和谐,而只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与和谐,才能激发各个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以及每个人的创造活力,这两者是内在统一、相互联系的。 为此,他提出:第一,要尊重每个人在市场竞争和社会发展中的平等权利。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所不同,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消解社会成员所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均衡,更不意味着可以忽略一些弱势群体的存在。离开历史合力的整体均衡,剥夺一部分人应有的公平权利和义务,必然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第二,要建立公平的社会整合体制和机制,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冲突。社会活力的激发,离不开对不同利益群体正当利益诉求的满足。建构公平的社会整合机制,最充分地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其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改革发展成果,这是我们制定方针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 第三,以公平竞争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即通过公平竞争创造和激励积极性人格的形成———因为人的创造性不是天生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是在竞争过程中使得主体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进而极大地调动了主体的潜能,并通过竞争实践产生自身的创造性品格。通过公平竞争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各种资源相继进入市场时,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公平竞争规则,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各种手段,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持市场竞争中供求价格的总体均衡,尽可能地避免各种资源的浪费。 有文化和谐才有可持续的社会和谐 为什么我们党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不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外再构建一种特殊的社会样式?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又是什么关系呢? 中国政法大学的李德顺教授指出,每一种社会形态都力求达到一套整体状态,一种文化境界。和谐就是一种文化境界。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包含着一个更深层、更具有普遍性和长远意义的“文化”建设问题。对于我们说来,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和谐。只有造就深层的文化和谐,才能造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 李德顺认为,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个文化体系自身的内容及各种形式、各个环节之间是统一和谐、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裂、冲突和相互抵消的;这一文化体系与它的经济基础、政治导向和生态环境之间也是和谐一致、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离、对立和相互抵消的。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解决。 为此,李德顺在剖析当下出现的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一元与多元”问题时,特别批评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文化自大主义和“把承认多元变成主张多元”的文化自毁主义。 他指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文化自大主义,用拒不承认或幻想取消世界上的多元文化的思维,去搞文化建设,不知道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参照物和对比尺度是什么,就必然导致盲目自负、故步自封、简单化和低标准,甚至失去改革发展的动力;用这种态度去看待世界和多民族文化,不懂得多元文化的主体价值,就会忽视甚至蔑视各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结果不是走向文化霸权主义、专制主义,就是走向文化投降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而“把承认多元变成主张多元”的文化自毁主义,不懂得“多元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的客观现实,却从来不是任何主体的主观追求。因为就文化和价值而言,“多元”只能存在于多个不同主体之间,而不可能是同一个主体的自我选择。世界上任何主体自身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在客观上和主观理性上都只能是一元的,否则就会导致自身的错乱和毁灭。因此,所谓“指导思想多元化”实际是一种“精神自我分裂”式的主张,如果不是出于有意的欺骗和虚伪,就一定是出于对文化与价值的无知,对于任何一个主体都行不通。 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下的文化和谐,我们就必须排除上述两种偏向的干扰,采取“面对外部多元,发展自身一元,用一元引导多元”的立场。一方面要正视国内外文化多样性包括多元性的现实,以客观务实的态度清醒应对,努力扩大自己先进文化的普适性和包容性,增强适应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更要重视主导文化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建设,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凝聚力,提高党的文化执政能力,通过切实的行动及其影响来发挥文化和谐的主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