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庞大人口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众多人口生计的源头则在于就业。据估计,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左右。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安国之策。

立法背景

未来五年将有千万就业缺口

    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十一五”时期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而按照年均7.5%的经济增长速度计算,五年内只能增加4000万个就业岗位。五年间新增1000万的就业缺口,再加上现有的严酷现实,就业压力拷问高增长的中国经济。[详细内容]

各种歧视让求职者望职兴叹

    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地位普遍不对称是不争的事实。用人单位在非全日制学历、性别、身高、年龄、外貌、地域、户籍,甚至酒量、属相、血型、姓氏等与工作岗位无关的项目上设置了多重就业门槛。从乙肝歧视到性别歧视,从学历歧视到籍贯歧视,诸如此类,让不少应试者望职兴叹。[详细内容]

积极就业政策终获立法支持

    针对求职者在就业问题上的困境,首次提请审议人大常委会的就业促进法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失业预警制度,预防、调节和控制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同时,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民族、种族、性别、宗教等因素歧视劳动者。从2002年起实行的积极就业政策,终于在这个春天拥有了法律上的“名分”。[详细内容]

求职群体

大学生:象牙塔外寻觅理性出路

进入21世纪,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突然发现,找工作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与此同时,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而2005年达到了338万,是2001年的3倍。而到了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6万人。如何应对就业压力是天之骄子们面临的严峻考验。[详细内容]

1、考研热:学历不再是求职杀手锏

现实:3年前,很多本科生因为就业压力选择了考研,但是硕士学位到手后,不少人发现自己的境遇没有丝毫改变。来自广东省教育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10日,广东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4.37%,甚至低于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研究生,这个曾是社会精英的代名词也在慢慢发生变化。[详细内容]


分析:2007年全国考研报名为128.2万人,同比增长0.5%。而在过去数年里,增长率几乎一直维持在20%以上。考研人数增长明显放缓,考研热正在降温。现实提醒人们,青年人就业不应是华山一条道,技能性教育、职业教育也许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详细内容]

2、考公务员:就业难的一个尴尬侧影

现实:据人事部统计,2006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约有36.5万人参加,人数比上年增加47%,北京市参加考试的人数就达5.6万。10282个岗位平均每个有35人竞争,个别岗位竞争者超过2000人,竞争难度超过高考和考研。时过一年之后,公务员招录考试参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招考录取比提高到了42:1。[详细内容]


分析:由于目前整体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再加上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已经“抓狂”,外企、国企和公务员“一个都不能少”,其实这也是规避风险的理性选择,谁愿意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呢?公务员热或许只是一场“虚火”,是就业难的一个尴尬侧影。[详细内容]

3、去西部:政策鼓励开拓广阔天地

现实:在许多外地找工大学生的意识中,京沪穗深这样的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而发展较缓慢的西部则不在择业考虑范围之内。这无疑加剧了职业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成了北京大学生们普遍的就业心态。[详细内容]


对策:政策的鼓励使大学生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减少了许多挣扎。随着助学贷款代偿机制正式启动,中央部属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和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3年以上(含3年),其在学校期间申请的助学贷款将由中央财政代为偿还。同时,各地均为学子去西部发展制定了优惠政策。[详细内容]

4、下基层:大学生村官踩出一条路

现实:一名刚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哈佛生踌躇满志地拿着毕业证跨出校门,顺手打了一辆的士车。的士司机看他春风得意的样子问了一句:“先生有什么喜事吗?”这位毕业生略带傲慢地说:“我是哈佛的,刚毕业了!”的士司机面无表情地说:“哦,我也是哈佛毕业的,85级!”这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搁到如今的大学生身上,恐怕很多人都笑不出来。[详细内容]


对策: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我国将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农村基层从事2至3年的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其中,招募大学生当村官就是这一计划的组成部分。用利益机制为驱动,无疑是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高招。但是,大学生当村官是否“大材小用”?农村是由熟悉情况但文化知识欠缺的本地人来治理好呢,还是交由文化层次较高但远离基层的大学生治理好?随之而来的疑问仍需现实作答。[详细内容]

下岗工人:家庭支柱重回求职大军

    在以千万计的求职大军中,大学生这个天之骄子群体之后,还存在着更为庞大的城市失业群体。这部分人员大多上有老、下有小,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了端起一份饭碗,他们往往要担起更难以承受之重。

现实:随着下岗向失业并轨的推进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到2003年时,中国大龄下岗失业人员超过300万人,其中大部分需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其中不少人的自身能力又难以适应,这部分人成为就业的特别困难群体。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抽样调查,失业周期最长的几乎全部是大龄人员。[详细内容]


对策: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成为近年来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到2006年第三季度,全国就超额完成了城镇新增就业全年900万人的目标。而如果说民生的源头在就业,那么就业的源头就在于创业。如何从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是解决大部分求职者“饭碗”的关键。[详细内容]

农民工:繁华都市中寻求一席之地

    年关刚过,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再次踏上返城打工之路。据估算,中国外出农民工的数量超过1.5亿。在上亿农民工为中国大大小小城市建设出力出汗的同时,对他们权益的保障也成为了社会稳定的基石。

现实:从90年代的民工潮开始,春节前后的农民工大迁徙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一个独特景观,帮农民工追讨欠薪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年前工作主题。虽然绝大多数农民工还没有真正享受到“市民”待遇,但城市的工作机会多,生活环境好等因素还是对农民工充满了吸引力,近六成的农民工表示希望留在城市生活。[详细内容]


对策:一纸户籍,再加上城乡受教育程度的差距,让城乡劳动者的就业更多只具备形式上的平等。要想实现就业促进法草案提出的城乡劳动者就业平等,须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社会保障等福利政策平等,只有在这些配套措施上予以跟进,方能求得就业平等的渐进式推动。[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