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丫山
6月5日上午8时许,成都市9路公交车在川陕立交桥下桥处发生自燃。据四川省安监局当日上午介绍,该事故初步核实有24人遇难,受伤人数不详,但成都军区总医院宣传负责人张虎军介绍,该医院共接收伤员44名。附近目击者称,公交车从冒烟到起火有几分钟的时间,公交车司机从车上跑出后仍在积极参与救援。(6月5日《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
作为成都市民,作为一名曾乘坐过9路公交的乘客,当我从电视、网络视频上看到那来自9路公交的惨烈大火和滚滚浓烟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我禁不住问自己: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悲剧吗?怎么会让我的心如此颤抖,忍不住落泪。电视上、视频中,那些目睹了悲剧发生的路人,他们在述说悲剧发生的过程时,都是心有余悸的。通过视频,我甚至听到了来自公交车内的凄惨呼救声、呻吟声。这简直就是一场充满噩梦的悲剧啊,让人不忍触睹!
作为成都市民,作为一名曾乘坐过9路公交的乘客,在此我不禁要问,从公交车冒烟到起火有几分钟时间,在公交车如此狭小的空间里,为什么乘客就没能全部逃出来?加上司机的那道门,9路公交一共有3道门,在长达几分钟时间内,乘客完全可以通过3道门逃生。更何况,9路公交有近20道窗玻璃,这些砸碎即可逃生的通道,为什么也没能让24名乘客逃出来?
作为成都市民,作为一名曾乘坐过9路公交的乘客,我太了解它的“挤”。为了多拉乘客,提高运营效率,司机几乎都是操起嗓门喊乘客往里面挤。那么狭小的一个车间,竟然塞了近70人。在这人头攒动的空间里,出现意外要想瞬间就逃离车厢,那是非常困难的。而为了多争抢客源,多创经济效益,9路公交开得还很快。这种“快”,注定公交司机只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驾驶当中,而对其车身可能发生的意外和灾难,包括起火自然,是没法顾及和及时发现的。也正因为快,加速了车内空气的流动,这为火苗迅速蔓延并吞噬乘客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作为成都市民,作为一名曾乘坐过9路公交的乘客,我还很了解它“逃生工具”的配备情况。比如说“救命锤”,这个国外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物件,对于成都公交而言,只有新车以及部分较为高档的车才配置有。而那些没有“救命锤”的公交车,不是天生就没有,而是有些“救命锤”丢失了或者司机担心“救命锤”再次丢失而将其收到工具箱内“保存”了。事发9路公交到底有没有配置“救命锤”,这实在有必要查一查,因为当大火燃到车玻璃处时,竟有窗玻璃还是完整无缺的。
面对这些本不该出现的一幕幕和一个个细节,我终于明白了在长达几分钟的时间里,24名乘客为何没能逃出来,为何会有那么多乘客受伤。
“公交优先”,这个口号在我国已城市喊了多年,但很遗憾,许多公交公司往往是“公交企业利益优先”,而不是“公交乘客利益优先”。为了谋取最大经济利益,公交公司通常对公交司机都采取了市场化管理手段。诸如公交车的发班和回站时间、每公里耗油量、每趟载客人数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并直接与这些司机的经济效益挂钩,延时抵达或者载客量太小等,月底考核时司机个人业绩就会受到影响,由此产生的工资收入等,也必然受到影响。为了业绩好点,工资高点,在日常工作中,公交司机通常都会争分夺秒地“抢路、抢客、抢时间”,自然而然就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几率。
当然,促使这些矛盾真正出现的根源还在于,地方政府部门在公共交通方面的投入有限。我们知道,真正的“公交优先”是指政府在综合交通政策上给予公共交通发展的优先地位,主要是财政和税收的支持和优惠;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把公共交通的建设、管理放在优先位置,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扶持,使公交能以畅通的道路、良好的车况、纵横密集的线网站点,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然而,当前许多地方政府在公共交通方面的财政投入却是严重不足,有的城市,甚至将政府该承担的公共责任转嫁给了公交企业,完全忽略了公交事业的公益性。这一定程度上,在倒逼一些公交企业唯利是图,进而为事故和悲剧的发生酿下了隐患。
由此看来,要解决公交频频出事的顽疾,从根源上避免悲剧发生,除了要加强对公交公司的日常管理、监督以及让公交公司建立起健全的科学的司机奖惩考核机制和约束机制外,还要政府建立起健全的科学的公共交通理念,必须让公交事业回归公益性。为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公共交通的各项投入,确保公交公司在公益性的基础上正常、有序地运行,从而远离“公交特权”意识,远离唯利是图的经营理念。如此,和谐交通,文明城市,才会真正向我们走来。